专栏名称: 株洲晚报
为市民服务、为百姓说话。新闻报料:0731-28829110。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株洲晚报

正大量上市,有人吃完上吐下泻!紧急提醒

株洲晚报  · 公众号  · 科技自媒体  · 2025-03-19 15:27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介绍了草莓在种植过程中的安全性,同时解答了有关草莓瘟及诺如病毒感染的问题,给出了清洗草莓的正确方法和诺如病毒的预防措施。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草莓种植过程中的安全性

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植物科学系主任连红莉研究员指出,草莓在种植过程中不会使用农药,因为使用农药得不偿失,而且花期打药会影响草莓品质和蜜蜂的授粉。

关键观点2: 草莓食用安全问题及建议

有网友认为一吃草莓就生病,主要原因是草莓在采摘、包装、运输过程中可能被污染。建议清洗草莓后再食用,并注意食用者本身的卫生习惯。

关键观点3: 诺如病毒的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诺如病毒主要通过粪口传播和气溶胶传播,高发期为每年的10月到次年3月。预防措施包括加强通风换气,保持社交距离,远离呕吐物和污染物,以及及时洗手。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最近,正是吃草莓的季节
然而,有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上表示
家人吃了草莓之后被“放倒”了
不仅上吐下泻还发烧
“有一种病叫‘草莓瘟’”

经核查
“草莓带有诺如病毒”
“近期的草莓不宜食用”
这些说法都违背了农业常识
严重误导他人
图片


吃草莓感染诺如病毒?


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植物科学系主任、草莓团队负责人连红莉研究员指出,在种植草莓过程中, 从草莓开花到果实成熟,不会使用农药,因为使用农药得不偿失。 花期打药会对草莓果实品质造成较大影响;开花后,如果打农药,会造成蜜蜂死亡,影响授粉和结果。

那么,为什么有网友觉得“一吃草莓就生病”呢?主要因为 草莓在采摘、包装、运输等过程中可能被污染。 此外,一些非当地产的草莓如果储存不当,也有微量细菌繁殖的风险。鉴于这些不可控因素, 建议清洗草莓后再食用。

还有,食用者本身的卫生习惯也可能影响健康。以诺如病毒为例,虽然主要传播方式是粪口传播,但并非部分网民望文生义后猜测“草莓使用粪肥,所以有诺如病毒”——要知道,很多草莓种植基地压根不适用粪肥;而 食用者感染诺如病毒,很可能是在吃草莓前就接触过污染物,没清洁双手就吃了草莓,导致“病从口入”。



草莓怎么洗最干净?

其实,包括草莓在内的大部分水果,都不适合不经清洗就直接吃。这不是因为这些水果本身含有病毒或细菌,而是因为它们在到达消费者餐桌前,需经过多个环节,各个环节都可能遇到微生物污染。

注意这3点:

1. 用流动的水

最好放到带有网眼的容器中,用自来水不断冲洗,因为草莓表皮很娇弱,所以水流要细,流动的水可避免农药等污物渗入草莓中。

2. 别摘草莓蒂

洗草莓的时候不要摘掉草莓蒂!摘掉了草莓蒂后再浸泡的草莓,农残相对来说更高一些;而不摘掉草莓蒂的农残相对较少。

3. 不用洗涤剂

不建议用洗涤剂洗草莓,因为其残留物的安全性尚未评估,其有效性尚未经过测试或标准化。



诺如病毒仍在高发期

据了解, 每年的10月到次年3月为诺如病毒感染高发期 感染者会出现 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 等症状。

在社交平台上, 不少网友也表示自己感染了诺如病毒。

图片

2月22日,艺人张峻豪发文称:自己因为感染诺如病毒,昏迷了一阵子。

图片

诺如病毒通常通过 粪口传播 ,常见方式包括接触污染物以及摄入被污染的食物和水等。然而, 气溶胶传播方式却常被忽略,这些气溶胶主要在感染者剧烈呕吐或水冲马桶粪便时产生。

想要预防诺如病毒气溶胶传播,需要 加强通风换气,在人员密集场所保持社交距离,远离呕吐物和污染物, 接触到吐泻物或疑似污染物后,立即使用洗手液或肥皂洗手至少20秒,并用流水冲洗。

来源:南方日报、国家应急广播、新晚报、上观新闻、健康时报、东南早报等

编辑:罗春娇
二审:俞强年
三审:高晓燕

图片 1. 娜妹聊天丨什么?株洲的三月下雪了?
2. 说真的,别再用饮料瓶装东西了!
3. 查封!关停!各地多部门连夜查处3·15曝光问题

图片

图片


图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