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鱼羊史记
「鱼羊」意为「鲜」,鱼羊秘史,访远古之鲜,揭万世之秘。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鱼羊史记

汉景帝宴请周亚夫,故意不给筷子,周亚夫冷哼一声:"陛下,臣不吃了。"谁料,这一根筷子却葬送了周亚夫的命

鱼羊史记  · 公众号  · 历史  · 2025-04-03 08: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你好呀,我是掌史嬷嬷。


长安城的秋日,风卷着落叶在廷尉府门前打着旋儿。


牢房里,曾经威风凛凛的丞相周亚夫,如今蓬头垢面,双手被铁链锁住。


廷尉冷笑着问他:“君侯,你私藏甲兵,意欲何为?”周亚夫咬牙道:“那些不过是陪葬的冥器,如何谋反?”


廷尉一拍桌案,厉声道:“地上不反,难道你死后还要在地下造反不成?!”


周亚夫怔住了,随即惨然一笑。他终于明白皇帝,是铁了心要他死。


周亚夫出身将门,父亲周勃是汉朝开国功臣,曾助刘邦平定诸吕之乱。


他自幼习武,熟读兵法,治军严整,连汉文帝都对他赞不绝口。


那一年,文帝亲临细柳营犒军,守营士兵竟拦驾喝道:“军中只听将军令,不奉天子诏!”


文帝非但不怒,反而赞叹:“这才是真正的将军!”后来,文帝临终前,拉着景帝的手叮嘱:“若天下有变,周亚夫可堪大用。”


景帝即位后,谨遵父命,提拔周亚夫为车骑将军。


公元前154年,吴王刘濞联合楚、赵等六国,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名,举兵叛乱。


叛军势大,朝廷震动,景帝惊慌失措,甚至杀了晁错以求和,可叛军依旧不退。


危急关头,景帝想起了周亚夫。


周亚夫临危受命,率军迎敌。


他深知叛军粮草不足,便采取“围而不攻”之策,任由梁王刘武在睢阳苦苦支撑,自己则派精锐骑兵绕道敌后,一举截断叛军粮道。


吴楚联军断粮,军心涣散,最终溃败。


仅仅三个月,七国之乱平定。


此战之后,周亚夫声望达到顶峰,被封太尉,不久又升任丞相,位列三公。


景帝对他言听计从,凡军国大事,必先问其意见。


然而,周亚夫性格刚烈,不懂变通,很快在朝堂上树敌无数。


第一件事:反对废太子


景帝宠爱栗姬,立其子刘荣为太子。


后来栗姬失宠,景帝欲废刘荣,改立刘彻(即后来的汉武帝)。


周亚夫坚决反对,认为“太子无过,不可轻废”。景帝虽最终废了刘荣,但心中已对周亚夫不满。


第二件事:得罪窦太后


窦太后想封皇后之兄王信为侯,景帝不愿,便让周亚夫出面阻拦。


周亚夫直言:“高祖有约,‘非刘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王信无功,岂能封侯?”窦太后大怒,从此记恨在心。


第三件事:阻挠封赏匈奴降将


匈奴 五位将领投降汉朝,景帝想封他们为侯以安抚人心。


周亚夫却道:“这些人背主求荣,若封侯,岂非鼓励叛国?”景帝不听,执意封赏。


周亚夫愤而辞职 ,景 帝顺水 推舟,免 了他的相位。


几年后,景帝气消,想起周亚夫的功劳,便召他入宫赴宴,想试探他是否收敛了脾气。


宴席上,景帝故意只给周亚夫端上一大块肉,却不给筷子和切肉的餐具。


周亚夫见状,脸色阴沉,转头对侍从喝道:“拿餐具来!”景帝冷笑:“朕故意不给,你还不明白?”


周亚夫强压怒火,起身道:“陛下,臣不吃了。”可刚一起身,竟不等皇帝发话,直接拂袖而去!


景帝望着他的背影,冷冷道:“如此桀骜,太子将来如何驾驭?”


不久,周亚夫的儿子偷偷买了五百副铠甲、盾牌,准备用作父亲的陪葬品。


这本是贵族丧葬习俗,但当时私藏甲兵是重罪。


偏偏周亚夫的儿子拖欠工匠工钱,工匠一怒之下告发:“周家私藏兵器,意图谋反!”


景帝正愁没借口除掉周亚夫,立刻下令逮捕。


廷尉审问时,周亚夫据理力争:“那些是陪葬冥器,如何谋反?”


廷尉讥讽道:“你活着不反,难道死后还要在地下造反?!”


周亚夫仰天长叹,终于明白,皇帝早已容不下他。


狱中,周亚夫拒绝进食。


五日后,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将军,呕血而亡。


消息传出,长安百姓无不唏嘘。


· 完 ·


/ 推荐阅读 /

那夜,16宫女为何要勒死嘉靖?


野史不敢写,正史不愿记


本期封面图:


发现更多精彩故事

请点击下方卡片 【关注掌史嬷嬷】


点亮 ,让历史不再是个秘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