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毛利午餐最近内心非常焦虑,表面如常,但每天早上5点醒来,看着空空的文档,经常写了几行字,又从头再来。
味道不对,简直就像小时候隔壁家从早到晚不停敲敲打打的铜匠师,弄来弄去,不知疲倦。说实话,打从心底里笑话他一万遍不止,到底,那么一块破铜烂铁的东西能琢磨出个什么新鲜花样来?整天对着那样的玩意到底有什么意思?
现在,我也过着这样的生活。但,我还是无法体味到他反复敲敲打打的乐趣所在,就是不对路,或许,不适合吃这碗饭吧?
这样的犹豫,每隔两三年都会从心里泛起一次。
每一次都想,要不要去改行呢?你看谁谁谁,不都改行了吗?
我认识一位当下风头正劲、才貌双全的80年后美女CEO,原来也是作家,后来就变成了电视节目嘉宾,影视策划,再后来摇身一变成功转型为某投资过亿的创业公司ceo。
凭什么啊?毕竟我不靠才华还能靠脸吃饭呢,长的没我好看,没我有才华,没我身材好。
脑袋不断补给的都是“职场小妖精优雅体面的穿梭在各种时尚Patty的画面。
话说回来,每次别人听说我只靠写字吃饭,好多年都是按字数算钱按篇收费,都会很惊讶,一般我的同行们,都是从编辑起家,挂个闲职,写出点成绩才顺理成章做自由撰稿人。
我二十二岁时,就是自由职业,过了十年,碰到同样二十二岁的女生,跑来问:真的可以靠写字当饭吃吗?她发了一篇十万字的小说给我,意思要我做个评判,天赋如何,够不够撑一辈子只做写字一件事?
写作,和铜匠制灯一样,没那么简单,天赋也没那么重要,懂得享受孤独比耐得住寂寞更重要。
当然,作为一个写作匠,“选择”就像你对灯的需要,“坚持”就像家对灯的挑剔,这是一个狂热狮子上升的巨蟹的形象比喻。
高中时候有个师姐,在当时出名的一本中学生杂志上,做过好几次封面,里面有她写的小说,散文,写得这么好的人,大学毕业后据说做了名规规矩矩的白领,没再从事任何跟写作相关的行业。十年前我写专栏时,一起冒出来的人,后来都渐渐消散得差不多,好多写过的杂志都已经倒闭。
都说现在的人不爱读书了,也不爱看一篇篇长长的文字,你得写短点,时髦点,加点网络术语,这样就会吸引到年轻人。一般碰到这样提醒我的人,我内心总想掏出一把刀,直接捅死他。喂喂,那你去看那些轻飘飘的时髦话不就得了?对方还总是语重心长说:为了你好嘛。
不仅不想写短,相反我想写更长,写了很多短专栏后,我发现能完整表达一个人到底想讲什么的,只有小说,一部完整的小说。读完你或者百分百地讨厌,或者百分百喜欢。
很多东西,一开始刚呈现雏形的时候,你并不能确定喜欢不喜欢。即便是你案头一盏灯,你随随便便从大卖场买回来,放在桌上当台灯,一开始你不觉得这盏灯有什么问题,过了一段时间,才发现它对你没有任何意义。
时间越久,越发现粗糙的东西,不管是文字还是灯,最多一两年,看着哪哪儿都不顺眼,哪哪儿都不对劲,换掉、换掉,必须马上换掉心情才能舒坦起来。
全铜台灯,就同经过几年时间推敲打磨的长篇,怎么看怎么舒服,还真是,好的东西经的起时间的打磨,经典不过时。
这个世界上会写字的人太多了,时不时平地冒出来一颗新星,写得所有人耳目一新。
没办法,还是要写下去。我写作的标准很简单,如果这件事,我自己都写得哈哈大笑,我相信有人一定看得很轻松愉快,如果那件事,写到我也鼻头一酸,那么肯定也有人能感受到触动我的温柔。
菲茨杰拉德这样的天才作家,写出的作品足以让一个时代疯狂,很多人以为他是个酗酒滥饮狂放不羁的拖延症作家,但有个细节让我很动容,修改《夜色温柔》时,他自己爬梳了整部小说,看哪些措辞他自己曾经用过,那么必须改动。
编辑麦克斯.珀金斯不理解,看不出有什么理由作家不能偶尔重复自己写过的东西,海明威就这么干过。菲茨杰拉德回复:他(海明威)或许可以忍受那一行文字中有个小错,可我不能忍受,而且毕竟最后得由我断定,在这些情况中怎么做是最合适的。最后,他强调,这完全是一个爱惜自己的问题。
所有的匠人大师在他们的手下或者笔下之所以能诞生为世人疯狂的经典佳作,是因为他们比普通人更懂得与自己对话,铜匠师曾说:我其实在与自己对话,做出来的东西都是来自我内心的声音,我这辈子注定要敲敲打打一生,因为我想做出心里的那盏灯。
是的,同样的,读者并不是傻瓜,看到雷同内容时,有人不以为意,只是因为宽容,但这些错一再重复时,终有一天会决定,好吧,他终于变成了他唾弃的陈词滥调。
写作者最大的不同,是不可能放弃的自尊心,时代再变,人的情感,总是不会变的。
这个职业最大的好处是,活得越老,看的东西越多,经历的越多,可写的越多,它不是一个快速消费行业。
人年轻的时候,连鼻孔都是嚣张的,十年前目中无人觉得谁都没我写得好,十年后想法变了,或许可以写得更好一点,再好一点。
说什么不想干了,全是骗人的,因为这十年,只会做这么一件事。对,我其实什么都试过,写电影大纲,改剧本,节目嘉宾,文案策划,后来发现,自己喜欢做并且终身能持续的事,只有这么一件。
要写小说,写整块的作品,完完全全构筑一个世界,这是我一个写作工匠的坚持。
如果你也梦想这样的坚持,梦想用几十年的时间做一件事,我想郑重介绍另一群工匠,对,正是我前面提到的小时候的隔壁铜匠师一样的铜灯匠,五十年只为做出心里的那盏灯的铜灯匠。月影凯顿,不断地打磨技艺,不断磨掉所有粗糙的边角,打造出一段关于光与影的传奇。
月影,是指月亮的光影,一群铜灯匠人,在五十年前,出于对家乡的思念,取下的名字。一盏灯,不管点在哪里,都会散发出家温暖的光泽。
没有粗糙的将就,不想凑合的人生,从夜晚的灯光开始。
这就是月影凯顿,一群铜灯匠人的梦想打磨之地。
丧鸡汤喜欢说,只要努力坚持梦想,总有一天会知道自己不会成功。
可没坚持个五十年,怎么知道呢?
工匠的心都是相通的,不希望自己被快速消费,希望你欣赏到这种反复打磨的美,也希望你暮然回首,那些被打磨过的文字和光影,始终都会给你一种慰藉。
618大促,月影凯顿天猫店,总有一盏灯为你而留。
匠心筑家-之穿越小时候寻宝 微信扫一扫领取电影票 | 618大促狂欢 直达店铺抢1元=618元红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