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一个人的历史
热爱历史,热爱写作,用心灵的文字激荡内心的力量,每个人都是历史的组成部分,也是历史的见证人! 终身学习者 内容传播者 知识分享者 持续行动者 喜马拉雅-灵魂的声线: http://xima.tv/GXF3HV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上下五千年故事  ·  司马懿后代被追杀殆尽,全国诛杀司马氏,司马家 ... ·  3 天前  
朝文社  ·  十天撞六架,马斯克最好别坐飞机了 ·  2 天前  
济南时报  ·  济南有重要发现,多张现场照片传出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一个人的历史

读《史记》历书第四—科学从古有之,形式不同罢了

一个人的历史  · 简书  · 历史  · 2018-01-18 21:51

正文

提到科学这个词,可能大家会把它和古代完全隔绝起来,古代有科学吗?很多人都是疑惑的。如果说古代有哲学大家不会反对,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从万经之首的易经,到诸子百家的学说,无处不渗透着哲学的思想,璀璨夺目的智慧,不朽之言的丰碑。下面一个问题,哲学是科学吗?哲学研究的是事物的本源,而科学是通过现象来总结规律,但哲学是科学研究的根基。

图片发自简书App

历书本身也是随着时代的演变而不断的变化的,最开始的时候,历书被称为“通书”,封建王朝时,历书是由朝廷颁布的,因此历书又被人们称为“黄历”。历书本来的作用就是天文历法,对于我国研究天文学有巨大的作用。

司马迁说上古神农氏之前太遥远了,就不去探究了。到了黄帝的时候,观测星象确定历法,明确五行的顺序,确立阴阳此消彼长的关系,按照天地运行的规律做事,才有了天下大治四海升平。从古至今,造历法都是帝王一项重要的工作,历代帝王对此都十分重视。

图片发自简书App

夏朝以元月当做正月,殷朝以十二月为正月,周朝以十一月为正月。三个朝代的历法循环运作周而复始,当天下大治的时候,就不会乱了次序,当天下大乱的时候,诸侯们就不会按照历法行事。周幽王之后,周室衰弱,春秋时代就没有多少人再去再研究历法了,这方面的人才大量的流失到了各个诸侯国。后来到了战国时期,天下为大争之世,诸侯之间正忙着争强斗狠,称霸天下,进而行灭国之路,因此就没有人去研究历法,只有邹衍作为阴阳家的代表人物,推行阴阳五行学说,强调五行阴阳相生相克之理,对诸侯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秦国消灭东方六国,统一天下之后,因为战事不断,也没有时间去研究历法,但他们认为自己是五行中的水德,因此在五色中选择了黑色,这就是提到大秦时,我们印象中的令人心生敬畏的黑旗。

到了汉高祖刘邦一统天下之后,认为大汉能取代秦也是因为水德的祥瑞,这点还得到了通晓历法的丞相张苍的认同,于是从高祖刘邦到吕后一直延用了秦法的历法和服侍的颜色。

到了孝文帝的时候,有鲁人公孙臣上书孝文帝,论述五德终始的理论,说明汉朝不是水德而是土德,因此应该改变历法和服饰的颜色,这样就会有黄龙做为祥瑞出现。孝文帝把这件事交给了精通律历的丞相张苍办理,张苍自己不赞同公孙臣的看法,就把这件事情搁置起来不予理睬。结果不久之后在成纪地区,出现了祥瑞黄龙,为此张苍感到十分惭愧,因此引咎辞职,就没有人继续著书立说阐述水德或者土德的问题了。后来又出现了一个号称懂得五行阴阳和历法的能人,但不久就被证明是个骗子,因此在孝文帝时候关于更改汉朝历法的事情就只能不了了之了。

到了汉武帝的时候,我记得最熟悉的一句话是“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因此有很多人说汉武帝是穷兵黩武,其实一个皇帝的成功不仅是武功,更会有文治,这就是所谓的文治武功。是汉武帝的武功过于突出,大家忽视了他的文治。在历法方面,汉武帝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向上追溯了黄帝时创立的历法,认为那是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顺天应时的产物,但是因年代久远,已经不可追寻,而为了让大汉保持长久的兴盛和稳定,他命人研究历法,修正了二十四节气的名称,与实际的天象相符,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就变得有序而端正了,这就是所谓的顺应天命,治于当世利于民情,通过这件事,我看到了另外一个汉武帝,懂科学的汉武帝不为过,文治武功的汉武帝在中国的历法发展史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