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经济学人
中国经济学人,市场经济的坚定代言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计量经济圈  ·  AI又获诺奖, ... ·  2 天前  
专注业绩潜伏  ·  业绩大超预期! ·  4 天前  
专注业绩潜伏  ·  业绩大超预期! ·  4 天前  
吴晓波频道  ·  十八线小县城,豪赌十一假期 ·  1 周前  
陶博士2006  ·  241004 大候选股名单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经济学人

江南愤青:一年前关于中国证券市场改革的文章

中国经济学人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5-04 19:58

正文


作者: 江南愤青

来源:扯淡堂(rzycblfg)

中国经济学人已获转载授权


文章写于2016年6月


当时想的第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股市注册制肯定推不起来这个问题其实我谈过好多次,注册制在我国不是一个行政问题,其实是个历史遗留问题,事实上,要推注册制在中国来说是非常容易的事情,中国有世界上最强悍的行政组织效率,一旦政府决定要做什么事情的时候,效率绝对世界上说第一,没人敢说第二,这个就是现实,连去年难度这么大的排雷去杠杆,一个半月就把股市的杠杆给去了,绝对世界第一了,这样的效率,要推注册制,还不分分钟的事情啊,但是问题在于你推了注册制目的是什么呢?


我有一次在法国巴黎银行的小型会议上,很多人跟我说,真羡慕中国的股市,有那么充沛的流动性,一天的交易额足够他们一年交易了,我说,有啥好羡慕的,中国的股市本质上其实看上去很强的流动性,但是实质是没有流动性的一点都没有,他们很奇怪,我说,你试着让中国股市退市几只股票看看,你试着让中国的股价跟香港来几个一分钱的股票试试看。那时候你就知道中国的股市有没有流动性了。如果那么做了,我可以保证,中国股民,一个不剩全部跑光,来个狗屁的流动性。


中国股市为什么那么多韭菜的存在?为什么那么多散户敢勇敢的踏入死地?为什么呢?因为中国的股市本质就是个信贷市场,他是带有刚性兑付的信贷市场。极强的刚性兑付的,中国股市不会退市,不会跌到几分钱,而且越垃圾的股票,越会有爆炒的可能,导致中国散户进入这个市场,无后顾之忧啊。压根不用怕啊,真跌了,其实只要死扛就行了,几年后,又是他妈的一条好汉,就是这种周而复始的现实案例,最终就让它们肆无忌惮的敢参与这个市场啊,因为压根不用担心最坏的情况发生,这种保底的存在,使得哪怕你在这个市场总是亏得倾家荡产,但是还是敢毅然进入。因为不断的过去的历史会告诉他们,这个市场不是他们能力不行,而是因为运气不好,心态不好,沉不住气,如果当初老子不割,不乱操作,不干什么,不干什么,老子就牛逼大了,于是死了还愿意借钱近来不断的玩。就是这种自我意淫式的精神病式的支撑,使得A股经常能产生出源源不断的韭菜供给给大佬们享受。人们辛辛苦苦的去别的地方赚钱,舍不得给自己吃好的,穿好的,买好的,都到这里来赌博,孝敬给别人。这个就是现实。



一旦市场打破这种所谓的刚性,真的有股票退市,有股票会跌到几分钱的时候,股民就会害怕,就根本不敢进入。这个是非常现实的情况的。我这样的人,相对专业的牛逼人物了吧(有点吹嘘了,别介意啊),我在美股和港股,都不太敢碰,都玩的很小心,为什么啊。我靠,我怕啊,一个晚上跌个百分之九十,怎么能不怕啊。我都怕的市场,散户怎么敢进来啊。所以,成熟的市场,散户就是不断的退出的结果,因为他们最后发现,自己是真的没能力玩。这个时候,专业机构才能形成。散户扎堆的市场最终的结果就是倒闭机构都变成散户思维。压根无法坚持所谓的价值判断,大家都一起赌呗。你在这个市场要做价值投资,那就做好天天被打脸的准备吧。


为什么会这样啊。谁都看得出来是在股市股票供给不充分,市场管制,使得股票的供给很少,IPO排队导致的结果就是垃圾的股票不需要退市,可以被人借壳,或者退市难度迫于地方压力等等因素难度很大,甚至包括了来自散户投资人的压力,到现在几乎没有股票退市,所以,大量的资金追逐少量的股票,使得整体的市场每个股票都没有价值,毫无价值。无非个别合理一点,个别不合理一点而已。资金都是逐利的,在国外由于都是机构博弈,大家都不是傻瓜,合理的估值体系是存在的,谁都不好骗谁的钱,你看好,我一般也看好,我不看好的,你也不会看好,深怕被对方给骗了。所以中小市值股票业绩不好,流动性就会很差使得没有多少机构敢参与,而在中国恰恰相反,纯粹是资金主动的市场,什么盘子小,什么更好被操作,于是就更容易被爆炒。根子在哪里?在于供给受限之后的刚性兑付市场的存在。最终就是股票成为了赌博桌子上的标的物而已,压根谈不上价值,大家也没想过她的实际价值,纯粹就是赌博的标的物而已。谁他妈的有价值啊。其实从价值角度来看都是垃圾,哪怕跌倒现在,我都觉得对不起这个价格。所以,在中国谈价值投资,我一直就觉得是个笑话。五十步和一百步的关系而已。另外一个角度看,为什么配资在中国大行其道,怎么打压都打不掉,不也是因为我国特有的这个监管制度啊,你跟美国一样,一个晚上跌去十分之九,谁还敢从事配资这个行业呢?



那么问题就来了,谁都看到供给受限是根子的问题,很多人说,我们来个一劳永逸解决问题吧,长痛不如短痛,直接上注册制。于是去年就开始推注册制,这个的确是个办法,但是一旦这个办法用了,那就要做好一个足够的心理准备,中国玩了将近二十五年的市场的游戏规则彻底被改变的时候,股民们是否做好了改变的准备,是否做好了明天开始起不断下跌,股票归零的心理准备?是否做好A股流动性立马衰竭的心理准备。我估计短期内还真没人敢这么做吧?谁都无法承受这种风险的,更何况去年这种背景,所以注册制暂缓是必然的,那是雪上加霜的情况,必然会被叫停。


我一直觉得很奇怪的事情就是很多很简单的道理其实都是常识,为什么没人看的明白,去年股市五千点去杠杆,明摆着就是会引起大崩盘,为什么不慢慢来呢?


但是这里反过来看,注册制度暂缓并不代表注册制不开放,我感觉中国股市的问题,慢慢放开逐步推进注册制是必然的或者学习郭树清时代,悄悄的做,但是不说,通过不断扩容来变相放开注册制,嘴上喊着核准制,实际干注册制的事情。前面说过中国的很多问题都的非市场化带来的很多问题,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必然会市场化,当然,市场化不是万能良药,一个市场化的市场,有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法制化要跟上,一个没有良好有效监管的市场,最终的结果是极为可怕的。所以,在短期内不开放注册制的时间内,我个人感觉证券市场法制化道路会大大提升,法制化包括了完善和执行两个范畴都属于任重道远,在迎接市场化的这段时间内,证监会迎来了新任主席,如果是高瞻远瞩,有效作为,必然会在这段时间内强化执法力度,为未来市场化奠定良好基础。当前重点就显然在两个领域了,打击内幕交易和大股东套现这两个市场毒瘤上了,这两个过去长期占据市场的畸形形象,在今年会得到有效遏制和纠正,所以,很多市值管理型的机构,都会面临很多挑战。我感觉今年监管一定会在打击股市违法违规行为上下重手。


内幕交易这个我们不多提了,这里提提最近一年多特别红火的所谓并购案例,因为我见过一篇文章,写的比我透彻一百倍,我就不单独写了。截取部分文字《最大的腐败:当套现成为一门生意》,供大家参考。前面他的四个部分,我没放上来,从第五部分开始。




并购是应该的吗?



当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并购重组是企业内部发展和外部行业整合的需求,通过减少竞争消耗增加规模效应打通产业链等途径使企业获得新的发展动力,尤其在经济下行竞争加剧甚至出现过剩产能时,并购重组是重新洗牌。


所以,成熟市场上,上市公司发布并购重组公告后,股价很难出现大幅度上涨,而波澜不惊甚至下跌的现象却经常见到因此,成熟市场的并购行为更加理性,以投机和拉高股价套现为目的的行为更少见。


已有海量的文章分析过,中国股票市场的一切怪象,均源自审批制,股票上市被严格管控,而退市通道不畅,财务作假股价操纵层出不穷,上市公司缺少新陈更没有代谢,基本面质量低下导致长期投资回报率偏低,炒作绩差股st股重组股,这导致了股市博弈化的风气愈演愈烈不管是上市公司还是投资者,都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逆向淘汰的过程,适应中国特色擅长热点炒作的游资逐年坐大,深谙资本运作之道跟随市场三五年一变的风口不断讲故事放风筝的上市股东,获得了最轻松的拉高股价套现离场的机会。


所以,并购在中国长歪了,它已经背离了产业整合的初衷,而变成了股价操纵的工具。继2010年《国务院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2013年1月,工信部等12部位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鼓励“汽车、钢铁、水泥、船舶、电解铝、稀土、电子信息、医药、农业”九大行业的并购,鼓励同行业或上下游产业链的并购,这反映了那一时期并购的特征,瞄准产业整合扶持行业龙头为主,或称之为做大做强实业的方向。


2014年3月,发布《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优化企业兼并重组市场环境的意见》,对并购重组市场进一步松绑,在去监管的指导思想下,证监会进一步放松了对多数并购的约束,伴随着牛市的到来,各行业并购重组借壳的案例大干快上,尤其以变相卖壳、跨行业重组、跨界影视传媒互联网等风口行业为主。


从政府在不同时期的指导意见,能清晰的看出当前并购之风盛行是政府乐见其成的,如果当前的上市公司并购大潮将来被证明是有缺陷甚至埋下了地雷,监管层承担有监管失当甚至放纵的责任。



放纵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带来的恶果



有两大积弊:有违社会公平正义,有害实业价值创造。股市承担融资功能,还扮演了财富分配的角色目前A股两市市值超过50万亿,而居民存款余额不过100万亿出头,随着牛市的继续,股票在财富分配中的地位会愈加突出。一个良善的社会,财富应该奖励聪慧、勤劳和价值创造,而非投机倒把和制度套利。不同形式的制度套利在中国社会长期存在,当前尤以全民并购潮为甚。


为何许多失去利润创造能力的上市公司不能退市,为何仅仅通过并购重组讲故事就能股价大涨使原股东享受远比实业更丰厚更快速的获利,为何一家创业公司必须委身并购向上市公司让渡利益才能证券化或者实现融资,为何有那么多资本掮客可以坐享其成。更荒唐的是,为何政府要鼓励这种行为。


以近期的大明星股七喜控股为例:


最近四年利润贡献为负,在4月份的停牌前,主业毫无亮点,依靠一些小打小闹的文娱行业的故事炒作股价。这样的壳公司在停牌前市值也高达40亿,实际控制人身价接近20亿。得益于宏达新材重组告吹,抱得了急于回归A股的分众传媒这个金娃娃。重组后,截止11月20日,实际控制人的身家膨胀到50亿。这数十亿元身家背后,除了提供一个上市公司空壳,并没有为社会创造任何价值。


当然,分众传媒获利更丰,得益于A股优质标的稀缺和炒作之风盛行,从在从美国退市前市值仅165亿,到如今,市值膨涨到接近3000亿,暴涨高达20倍。而参与配套融资的机构,其增发价11.38元至现在涨幅超过4倍。


七喜控股只是A股若干案例中的一例,其背后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相互勾稽的逻辑,并无特别之处。不厌冗长列举这类交易,是想传达,在类似的并购重组中,股价仅仅在对未来的乐观预期下实现暴涨,财富就“凭空”创造了出来,这就是资本运作在当下中国市场的魔力。他的利润远远高于脚踏实地经营上市公司,更远远高于经营实业。当然,财富不是“凭空”创造的,财富泡沫是审批制造成的股票供给不足人为推高的,由中小投资者击鼓传花并最终落在不幸者和无知者的头上,最终由绝大多数普通投资者买单。


在当前监管无力的大环境下,放纵上市公司跨行业无节制的并购,鼓励了市场不劳而获坑蒙拐骗的歪风邪气,通过股票市场这只无形的手,财富从中小投资者向少数人转移,这种行为和赤裸裸的掠夺没有实质差别。


由于暴利的诱惑,每个当局者出于自利的考量,必将投身其中,并购之风炒作之习盛行,这自然将带来另一个结果,实业精神和价值创造将日益衰微。




拉偏架的市场化只是丛林社会



庄子说,“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这一现象在股票市场演绎得淋漓尽致。

按照刑法和相应司法解释,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以上,即触犯盗窃罪;贪污在五千元以上,即触犯贪污罪(最新刑法修正案删除了数额条款)。


在2013年轰动全国的两次审判中,法庭认定刘志军受贿金额6460余万元,薄熙来受贿金额2044万余元,这些数额在股票市场动辄以亿或十亿为单位的套现中,显得不值一提。


证监会为何放纵各种市场乱象而熟视无睹?


其一,相关IPO、并购重组周围,围绕着太多的利益群体。这一点,已有很多文章批判。


其二,鼓励并购重组能带来短期的市场繁荣。


2014年下半年以来的新一波牛市,各大机构为牛市寻找的几大注脚中,其中之一便是转型并购牛。一只股票不错的重组,往往带来翻倍以上的涨幅,目标公司证券化并获得融资,上市公司原大股东获得股票升值,参与配套融资的机构低价获得增发配额实现浮盈,持股的中小散户,也享受暴涨红利。一只股票的大涨带动市场人气,如果所有股票都并购重组,似乎就带来一轮牛市。当所有参与者都在享受眼前繁荣时,没有多少人追问并购质量、内幕交易、股价操纵、天量减持,也没有多少人关心繁华落幕后虚幻的牛市是否有基本面的支撑。


这是目光短浅、缺乏远见、没有政治担当、无视公平正义的做法。更火上浇油的是,前文提过,自2014鼓励并购重组放松审批约束以来,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现象愈演愈烈。


市场化、去监管,这是一句好话,站在自由主义经济学的立场,政府的一切都最好统统扔掉,市场万能。市场的确有它功能强大自我淘汰的神力,但市场化和自由化应该是有条件的。没有注册制的自由化,却放开并购重组的自由化;放开了并购重组的自由化,却没有建立严刑峻法对违规违法行为进行穷追猛打。残缺的市场化、缺乏制约的市场化,就好比释放了野兽的丛林,允许人和野兽自由搏击。



自由需要肇基在公正之上



自由化和市场化总是相伴出现,政治领域的自由化已经逐渐走下神坛,但经济领域的自由化通过西方经济学稍显严密的推理以及多年浸染,在学界和不少政界至今仍有天然的道义正确性。自由是需要边界的,在什么领域以什么程度通过什么程序实现自由,结果可能天差地别。


回顾过去两年经济领域的施政,对资本单方面开放的国企私有化和土地私有化倡议,在习的主导下被纠偏。归根结底,对资本单方面的自由,将缺乏公正。失去公正的自由,将是一场灾难。公正的自由,意味着多管齐下的自由而不是拉偏架的自由,公正的自由,也必然是法律之下强监管的自由。


而金融领域局部的零敲碎打的缺乏监管的自由还很多,比如P2P互联网金融、全国各地蔓延的各种交易所,自然也包括股票市场。股票市场的乱象,从IPO停停开开、并购借壳纷繁迭起、配资推动杠杆牛市、股灾慌乱救市,反应了监管当局的两个倾向:


一,对于有较大共识需要推行的政策,缺乏政治担当和勇气去推进。比如注册制、强监管,搞了十几年还停留在纸面上。


二,对于越来越复杂、牵涉面越来越广的金融市场,缺乏系统性思维,也缺乏底线思维。比如反复无常的IPO制度、比如毫无章法的救市。


这两个倾向,归根结底是只顾眼前的功利主义,缺乏全局性的从公正出发的政策考量。如今的政策,倾向于保护已上市公司这一群少数派。政策没有道义,政策就没有力量。


监管层无为而治、因循旧规,缺乏对痼疾大刀阔斧的改革精神。事关国运的牛市,是一项漫长的事业,不是短期暴涨功利主义就能实现,牛市需要健康牛,需要不疾不徐牛。牛市需要稳扎稳打而非头痛医头,牛市需要新陈代谢,需要有让一大批垃圾股退市破产的勇气,也要有让一大批新企业直接上市冲垮当前估值体系的勇气,牛市需要公开公平公正,需要将一大批财务作假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的人投入监狱,需要将那些财产来自于不公平来自于坑蒙拐骗的富豪罚得倾家荡产。


我不止在一处表达过,未来一代人的时间里,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一的国家,权力核心结束了关于政治自由化的分歧确立了制度自信,这是中国在发展窗口期不走弯路的最大保证,而今上的励精图治、锐意统揽,正是非常之时所需要的雄主之姿,中国将重回在漫长历史上曾经占据的世界中心之一的位置。


一个国家的崛起还意味着价值观的崛起,价值观中最核心因素应该是公正。只有根植于公正的价值观,才有感召力和生命力。遗憾的是,大国的发展需要与之相称的充满活力而公正的资本市场,A股的制度建设却严重不公。所幸,股灾来了,否则牛市只是少数局内人的财富盛宴,否则未来的大跌只会更具有毁灭性,股灾带来的一地血泊使政府有机会反思,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最近,习主席倡导的供给侧改革引起广泛讨论,经济供给侧的改革是关停破产失业,股票市场也需要启动破釜沉舟的供给侧改革,只有注册制开闸并将反腐推进到资本市场的每一个角落,才能提供源源不断的血液、挤破不合理的估值、杜绝为非作歹实现公正,才能让价值投资逐渐主导市场,才是健康的能涵养国民财富和全球流动资本的超级市场。



Ps.


短期建议:股灾期间,证监会出台禁令大股东6个月不得减持,这项禁令1月初即将到期,套现潮将再次来临。继续全面禁止减持固不可取,对那些毫无基本面支持,不管从市净率、市盈率、市销率还是市占率皆毫无亮点的垃圾股,或者刚刚发布利好借势推高股价的概念股,在注册制开通之前,其减持行为为何不采用IPO融资限价的原则对减持价格进行限制、或对减持所得按比例留存以备股价大跌后转入投资者保护基金?官场和军队反腐在重塑正气和信仰,股票市场也期待这个时刻。


我个人感觉对大股东减持进行任何形式对规定都属于治标不治本都行为,大股东为啥会减持,核心理由就一个啊,他们知道自己的价值远远够不上股价,知道自己都是垃圾,必然最后的结果就是想尽一切办法减持,你怎么都拦不住的,中国的股市因为核准制的存在,大量新起来的好公司都无法上市,而一堆暮气沉沉都老公司都已经是昨日黄花,压根毫无价值的在股市里呆着,而买股票的股民面对一堆垃圾又无法选择,只能买,又同时没有做空的机制,导致股价只能张不能跌,所以老百姓越希望股价涨最后的结果就是股票越泡沫越没有价值,大股东心里很清楚自己不值钱,不减持那就是傻逼,最后呢?最后就是现在一地鸡毛的乱象。最终来看,根本办法还是需要不断增加好股票的供给,当大家面前好坏股票都有的挑选的时候,大量没有价值的股票自然就跌倒本来该有的价值这个时候,你让他减持,他都不会减持,因为没人接啊。这么简单的道理,散户是看不懂呢,还是不想看懂呢?所以只要是一个想有所作为的监管领导必然会在这方面有作为,但是难度也是很大,这个产业链既得利益者甚多,改革要突破深水区,的确面临诸多挑战,我们只能拭目以待。


另外,在回到股市本身,我自己感觉,注册制其实在郭树清时代是做过的一些努力的,我在2011年的时候曾经说过一句话,我当时判断郭树清时代就想解决注册制的问题,他的办法是缓慢推进,怎么做呢?变相扩容来加快市场股票供给,我在2011年的原话是这么说的,“二级市场当下的情况下,还不断的进行扩容,我们的理解是政府有变相的通过扩容来取消发审体系的尝试的可能,从而实现A股的去泡沫化,政府期望通过这种方式来使得二级市场从一直较高的市盈率回归到合理状态,从而降低一二级市场之间的高价差。”


当时还有另外一个情况就是全国各地建设各种地方交易所,什么股权交易市场,股交中心,OTC等等,其实本质都是资金分流,最终我当时得出结论,一方面股票扩容,数量增加,另外一方面资金分流,结果就一定是股市下行,这个结论是必然的。


我记得当时在股市最后一段还写了一段结论,我认为如何才能有大牛市,“其实在放程度更大的层面来看,股市这个问题,我自己觉得还要考虑两个因素,其实,翻看全球股市,股市上行要具备两个很重要的条件,我认为是必要非充分条件,就是必须要有,但是不代表有了就一定涨。一个是经济形式的相对明朗啥意思呢?相对明朗的意思不是说经济形式一定要多好,但是经济形式总不能太差,一个好的经济形式未必一定带来股市的一定上扬我自己理解下来,这其实是个信心方面的问题,在一片哀鸿遍野的情况下,大家做多情绪总是会受到打压的,每天听到负面新闻,很多人还是不愿意进行投资的,喜欢保持流动性,这种心态不单散户才会有,机构也是一样的,所以经济面明朗很重要,当然乐观预期也可以,本质股票是一种预期效应,觉得你好,就会买你的未来,然后就涨了,觉得你不好,就会卖你,你就跌了。


另外一个条件其实是货币的充沛供应这个大家想想都明白了。没有足够的货币是推动不了股市的上行,股市总到最后来说还是靠资金推动起来,尤其在在中国一般情况下认为这个是充分条件,一般货币多了其实必然导致资产价格大幅度上行。但是货币泛滥了在某些情况下,货币充沛其实不一定就能推到出导致资产价格上行的这个结论的。这个前提是经济形式要向上,也就是前面说的第一个条件,所以两者要叠加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催生大行情。美国在次贷危机之后走出一波大牛市,本质跟量化宽松是相关的,中国在2014年的这波大牛市则是跟乐观预期相关,改革催动乐观预期。然后又通过杠杆放大了这种效应。


时间有点晚了,具体就不多说了,希望是我悲观了,也希望我预计的情况永远不要发生。


本文转载自扯淡堂(ID:rzycblfg),若有转载需求,请与扯淡堂联系。


亲爱的读者:推荐同时关注我们的备用微信号“经济学人”,ID:zhongguojingjixueren。(或扫描下方二维码直接关注)

扫码关注▼

另外欢迎大家加入微信群,建立更深度的阅读连接。有意进群者请添加经济学人小助手为好友,再受邀入群。


小助手3▼


* 每晚十点,群内会额外推送2-3篇好文,群友专享~



感谢阅读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如觉侵权,请于后台留言,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处理



ID:economistchina


热文推荐:(关注公众号后回复数字)

回复90☞ 刘鹤公开露面主持的这个会议信息量太大了

回复91☞ 人口数据告诉你为什么东北衰弱而广东崛起 

回复92☞ 赵晓:中国经济的真相及出路

回复93☞ 邱晓华:中国经济的今天和明天 

回复94☞ 中国未来六大悬念

点击“阅读原文”可查看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