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平说
罗昌平主编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民日报  ·  【夜读】新年开工第一天,布局你的2025 ·  昨天  
沈阳网  ·  突发!大S徐熙媛离世!年仅48岁! ·  3 天前  
沈阳网  ·  突发!大S徐熙媛离世!年仅48岁!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平说

原来是国破山河在,现在是国在山河破

平说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1-12 14:58

正文


作者|李尚龙 (青年导演、编剧、作家)

来源|龙影部落 (lslmoviegoers) 授权发布


前些日子我出差,坐飞机回北京,坐靠窗的位置睡得迷迷糊糊。醒来后,我睁开眼问朋友,还有多久到北京。 朋友说:“你别问我,你看什么都看不到的时候,就快到了。”


的确,快到北京时,机窗外什么也看不到,我安慰自己,这很正常,不就看不到陆地吗,飞机降下来一点总能看到陆地的。


后来飞机下降了,我下了飞机,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哎,还是看不到。”


然后我继续安慰自己,不就看不到陆地嘛,至少自己还能走在陆地上。


的确,我们都是这么会自我安慰的人。


前几天我写了一篇《我们都在等待第一批死在北京的人》,写完没几天,几家大媒体找我转载,刚转就被删除了。他们找到我,跟我抱怨,说谁叫你写的,我们刚转载被删除了。


我不服气,说:“谁叫你们转载的?不转载不就没事了。”


然后我们面面相觑,笑了。是啊,谁都不说,不转,不传不就好了,这事儿不就没发生了嘛。


的确,在中国,许多事情,不说不就没人知道了。


只是,雾霾这事儿不一样,你不说,我不说,大家都可以装作不知道,可一出门就是看不到五指该怎么办?可每到体检就检查出一堆病怎么办?可每天早上咳嗽怎么办?如果还能装作没有发生,以后得癌症了怎么办?还装做没发生吗?


2008年,美国自行车运动员戴口罩来北京参加奥运会,说戴口罩是因为北京有污染,怕自己得病。


顿时激起了无数人的爱国热情:“你们眼睛瞎了吗?没看到天这么蓝吗?没看到你伸手还能看到五指吗?你见过周围有人咳嗽吗?你看见哪里污染了,还敢戴口罩?就算有,就你戴口罩,你能装作看不见吗?这是对我们伟大民族赤裸裸的侮辱!”


谩骂声中,几位运动员向奥组委交了道歉信,说:“对不起啊,我们脑子进水了,这里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是我们有眼不识泰山,向东道主道歉。”


到了今天呢?


我们不再装作看不见,而发现,我们出门后,真的什么也看不见了。


中国人是最能隐忍的民族,他们总能找到方式来安慰自己。


有人觉得雾霾锻炼了我们民族凝聚力;也有人认为只要心灵美好, 关上窗户 就没有雾霾;其他国家说中国的空气污染指数超标,我们怀疑他们的计算方法有问题。


我很难想象,一个这么大这么强的政府,对于雾霾却无能为力。可是,到底是无能为力,还是不想下决心治理?


我写完那篇文章后,评论里“提醒”我不要被西方反华势力利用,还有人说:“你牛你来治理啊!”


听到这样的评论很郁闷,我不是政府官员,也不负责雾霾管理,我为什么要提供解决方案?我只是平常老百姓,为什么让我提出解决方案呢?如果还需要我提供解决方案,那么官员的存在有何意义?我们上交的税又用来干嘛?柴静提出了可行的解决方案,那为什么不听,还把她的《穹顶之下》删除了呢?


治霾无方,就堵嘴,就好像堵住别人的嘴,雾霾就不见了一样。


我的朋友圈里,许多记者奔赴前线,调查产生雾霾的原因。他们描述当地怎么被污染的,说那里的白兔子都快变成了黑兔子,说那里的人们不停地咳嗽,这些谁不知道呢?谁看不见呢?为什么不去写人们的愤怒和公众不满呢?为什么不去号召大家共同做些努力呢?为什么不去谴责相关负责人呢?


这些记者们在文章后总会感叹一句:“雾霾好严重啊!”然后离开。


是啊,你还能感叹一句然后离开,可是当地的群众呢?人家是要过日子的,他们离开得了吗?


发声的人越来越少,大家都选择沉默、逃离,甚至是移民。我想,我写得也会越来越少。的确,我为什么要发声呢?你不说我不说,这件事情不就皆大欢喜了吗?


身边不少人逃离了北京,2016年,多了一个热词叫“躲霾”,我也是,今年我选择在美国度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