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豆瓣阅读
豆瓣阅读专注于高质量的数字内容,提供小说、美食、旅行、科幻等不同类型的作品和图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十点读书  ·  中年女人新三宝:成功学、心理学、信玄学 ·  3 天前  
单向街书店  ·  替你试过了!35岁女生不买房不上班的生活 ·  2 天前  
经典短篇阅读小组  ·  梧桐树|丰子恺 ·  4 天前  
经典短篇阅读小组  ·  秋入云山,物情潇洒 ·  4 天前  
经典短篇阅读小组  ·  劝君看取利名场,今古梦茫茫。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豆瓣阅读

康有为引进了德国黑啤?这本评分 9.6 的小书,带你了解大师们的隐秘趣事

豆瓣阅读  · 公众号  · 读书  · 2017-05-05 21:30

正文

徐志摩的博物馆收藏了哪些珍物?丰子恺的家乡石门湾又是怎样的一幅景象?老舍当初为什么不同意赵大年当作家?

对于大师们的隐秘逸事,你是否和阅读君一样好奇不已。那么阅读君今天的推荐就可以帮你答疑解惑了。希望这本名人旧事故事集,可以让你静静地欣赏那些趣事和精致的旧时光。

现在,我们就从康有为与啤酒的渊源聊起吧。

喝啤酒想到康有为

吴正格

慕尼黑啤酒被引进中国,与康有为有关。

康有为

康有为是在 1898 年戊戌变法失败后逃往日本的,从此亡命海外 15 年。期间又游历了意大利、荷兰、瑞典、丹麦、瑞士等 11 国,著成《欧洲十一国游记》,记其欧土见闻,西洋诸国的皇制礼仪、政教国体、工艺制造、民俗风情、名胜古迹等莫不毕载。他自诩为神农,要尝欧土之百草,「考察其性质色味,别其良眓,察其宜否,制以为方,采以为药」;又自膺为庖人,愿烹列国之美食,让「同胞坐食之」。当他游历到德国东南部拜恩州的首府慕尼黑时,对这座盛产啤酒的城市发生了浓厚的兴趣。最为诱引他的,则是蜚声欧美的猫匿,即慕尼黑啤酒。对此,他记道:「猫匿之啤酒名天下,吾饮欧美各国之啤酒矣,皆略有苦味,不宜于喉胃,唯猫匿之啤酒入喉如甘露,沁人心脾,别有趣味。德国人无有不饮啤酒者,其饮啤之玻杯奇大如碗,圆径三四寸,有高八寸而圆径二寸,初视骇人,全欧美所无也。」

那时,国人对啤酒还很陌生。人们习惯饮「南黄北白」,酒盅一般都如牛眼大小,黄酒盅虽然大些,那也大不过茶盅。作为初涉西方餐饮的中国传统文化人,康有为刚一接触这种迥异于中国品味的酒类,见德国人手持大玻璃杯如鲸吸牛饮状,哪儿能不感到愕诧。他自称平生酒不沾唇,但出于考察西方「六艺」,每到一国,餐饮之时免不了要与啤酒「低头不见抬头见」,因其味略苦,也就浅尝辄止。但在慕尼黑品尝到猫匿后,就餐餐必饮于斯,连续半个月下来,竟然难以释怀。此后,他餐时必饮,「不一饮之则喉格格索然」。

那时的慕尼黑,已经有许多古老的大啤酒厂,包括闻名世界的奥古斯汀、哈克尔、霍夫勃劳蒙斯、吕文等。街衢上随处可见巨幅的啤酒广告。慕尼黑人喝啤酒就像中国人喝茶一样,平时家里都存有整箱的啤酒,街头巷尾的啤酒店也比比皆是。康有为也常去那里,喝「慕啤」喝上了瘾。盍兴喝去,又作诗咏之:「啤酒尤传免恨名,创于湃认路易倾。吾曾入饮王酒店,三千人醉饮如鲸。」诗后还有注释:「吾性不饮酒,德食店不饮者多出一擘,故吾饮啤酒尤爱免恨牌,免恨英音读猫匿。此酒创于湃认王,路易德音呼王为倾。有王酒店,吾饮焉,大容三千人,沉湎常满饮者,玻璃杯大如斗。然德人之肥泽由啤酒,醉不害事,亦饮中之佳品也。」其实,此诗反映的是康有为「吾饮焉」过的慕尼黑啤酒节的盛况。

慕尼黑早在一千年前的巴巴罗萨王朝统治时期已是繁华的小镇。当时爱尔兰僧侣曾在这里传教,人们便称其为「僧侣之地」,德语即读「慕尼黑」。慕尼黑啤酒节则起源于 1810 年 10 月 17 日。康有为来这里时,啤酒节已有 94 年的历史。当年老国王马克斯·约瑟夫为路德维希一世的王子和特丽莎公主新婚燕尔而开设的赛马场,已经扩展为市区,啤酒节活动的场地也被命名为「特丽莎广场」,而康有为「曾入饮王酒店」,其实是一处以帐篷搭建的饮啤之所。据资料记载,大帐篷里摆着红漆桌凳,中央是舞台。乐队演奏爵士乐、华尔兹舞曲或德国民歌,人们或手拉手地边歌边舞,或聚在一起开怀畅饮。穿民族服装的小商贩在场内穿来穿去,高声叫卖「慕啤」和香肠、汉堡包等。这一天,德国人的自我放纵变成了群体公约,变成了连最刻板的人也不反对的特殊机遇,就是醉酒失态者将陌生的女人拥抱亲吻得满脸油腻,也与品德无涉。这种「三千人醉饮如鲸」和恣纵无度的场面,怎能不使康有为大惊小怪,深深感到「慕啤」之魅力呢。

啤酒节

康有为一行是由瑞士辗转于德国境内的,时间是 1904 年 6 月份。他自言「九至柏林,四极其联邦,频贯穿其数十都邑」。可见,他对德国的考察十分细致。他走访过联邦议院,参观过克虏伯制造厂,游览过阿尔卑斯山景和莱茵河。还考察了德国啤酒的产量和德国人饮啤酒的状况:「德人以好啤酒名,制麦酒亦最有名,酒场二万五千,虽酿二千四百万樽,费麦九十六万吨,每吨可造酒二十五樽……平均每人饮二十加仑,天下皆谓德人好酒。」这里,康有为已经注重到德国啤酒之所以能饮誉欧洲,风靡千家万户,原因是「慕啤」造俗,因而厂家颇多,制造工艺先进,并能机械化生产,且有酿酒的科学配方。所以,「慕啤」就成为德国一种重要的人文景观。在康有为看来,「慕啤」现象显示出高度工业化文明,有着德国文化的慕尼黑面孔,已成为象征德国富裕形象的一个耐人寻味的民生符号。

康有为不仅遍饮过欧洲诸国啤酒,也尝过英国威士忌(他写为「尾士竭」)、法国香槟酒等,对法国酒业和香槟酒的产地、产量也都作过考察。他认为酒虽佳美,饮时宜适度,过量饮酒对身体有害,也会破坏社会文明。因而,他多次抨击过欧美诸国酗酒成风的陋习:「今欧人无不好饮者,德、法尤甚,四十余,足多肿,已难工作,五十后无所归,遂入院(医院),以为俗焉。」「吾观欧美人醉酒成风,夜卧于道而哗于市,归殴其妻,而争杀开枪致死者比比,阅报者曰见之不鲜。所经小市大衢,卖酒店相望,竟日作工,所入尽付酒家。而导淫演杀,与酒为缘。若此败风,惟吾国无之,欧美皆然,但法人为尤甚耳。盖吾国酒俗为过去世矣。不知者开口媚欧美人为文明,视入卖酒垆,观其乱状,与我孰为文明哉?」

正因为酗酒无德,会发生种种不良后果,康有为就警示国人,「慕啤」虽佳,饮时亦需自律,不可放纵。并说中国作为礼仪之邦,早在西周初期就有对酗酒治罪的法令,其法令规定甚至可与道光期间惩治吸食鸦片者一样严厉。所以,他呼吁国人要比德人更应该懂得饮酒要有理性和节制的道理。康有为的这番叙述,反映了他对「慕啤」的「爱恨交织」,也反映了他作为近代全球范围内工业化浪潮的早期体验者,在潜意识中对西方物质文明既向往又嫌厌的复杂心态。

「慕啤」何时流行于中国并有了「啤酒」这个 Bier 的德语译音?1915 年(民国四年)初版的《辞源》中,尚无「啤酒」词目。康有为于 1913 年回国,《欧洲十一国游记》后来在中国出版,书中率先使用了「啤酒」一词。以这位在当时中国思想文化界的影响,他的「啤酒」之谓不能不对后来辞书典籍收录「啤酒」词目起到某种媒介的作用。

康有为生前游踪四海,学贯中西,其思想、学识半博而驳杂。他的海外游记中关于食俎的记述往往被人们忽视,而他与「慕啤」的结缘也未被人们注意。然而,作为舶来品的啤酒后来逐渐被国人接受和喜好,在传入的过程中与康有为的游记和他对「慕啤」的嗜好性宣扬都不无关联。他的政治主张不符合国情和时代潮流,但其嗜「慕啤」所引发出来的泡沫,在国内还是能泛起一定的效应的。

 - 本文节选自豆瓣阅读电子书 -  

知味

作者 张逸良

价格:10.80

《知味》是《北京晚报》「知味」副刊 2016 年度文章精选结集,集纳了众多晚报老作者以及部分作家、读者的 70 余篇文章。「知味」副刊自创刊之初便秉持「读百家文,知百家味」的办版思路,力图向读者提供更多高质量、有品味的文字,以期在碎片化的阅读时代,保持文学底色,与您品读身边美好。


↙  点击阅读原文,阅读温情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