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基因测试是个偶然行为。
在一次和家庭医生的聊天中,我提到了贫血对后代可能产生的影响,家庭医生沉思了一会儿,
建议我和老胡一起去做一个基因测试,看看
我的
地贫
有多大概率会影响到宝宝。
基因测试的德语叫做genetische Untersuchungsergebnis
。
做这个是免费的,前提是家庭医生开一个“转院单”。
当时我们看了一下,离开我们最近的是Tübingen。
不过需要等很长时间才能有Termin,后来家庭医生给我们去打了个招呼,让我们在回国之前排上了。
不得不说,德国的基因测试真的服务太好了。偌大的几间诊室,只有我和老胡两个人。我没想到,竟然有一次真的见识到了医生比病患还多。
我当时以为就像往常看医生一样只用一小时,所以我就请了一小时的假,
但最后我们却用了整整三个小时!
我就记得最后一小时,我们一边听医生说,我一边从兜里拿出工作手机,在Teams里面回复同事消息。老胡也低估了就诊时间,错过了一场还算挺重要的会议。
那也许大家就好奇了,为什么要那么长时间呢?
因为这不是一次简单的抽血,而是一堂生物课。
首先,医生
拿出好几张A4纸,给我讲解这次基因测试的目的,原理以及过程。
我就记得,偌大的白纸上,赫然印着XY染色体,让我感觉一下穿越回了初中的生物课。
看医生一向要做笔记的老胡,刚拿出笔和纸记了几行,就被医生阻止了。仿佛当年的生物老师,她勒令老胡放下纸笔,专心听讲,还不忘叮嘱我们说:“
我发誓,你们会收到一份详细到毛骨悚然的就诊报告。因此,你们不用记任何笔记。
”
医生讲完今天要注意的点之后,开始了诊断。她让我们每个人都要详细地把家谱报给她,比方说我有几个兄弟姐妹,我的父母从事什么工作,有什么身体疾病。祖父母们从事什么工作,如果过世的话是因为什么疾病,等等。
我就记得,她用圆圈代表女性,方块代表男性,仔仔细细地把我家所有亲戚都盘问了一遍。
让我一度如坐针转,感觉毫无隐私可言。
就这样,医生用铅笔在纸上画了一棵非常枝繁叶茂的家族树,我看了下表,整个过程持续了整整45分钟。
接着,轮到老胡了。老胡的一个兄弟姐妹有较严重的疾病,他花了很长时间描述病理,还需要回家后补上医学报告。
正当我怀疑是否有必要如此详细的时候,几个医生碰了一下头,按照我们的情况研究了下我们需要抽什么血,需要检查什么指标。
最后,就是抽血环节了。
因为当天不会出报告,事实上,这份报告,我们等了足足三个月。
我们抽完血之后,就可以走了。
最终的纸质版检查报告是8页。
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
Verdachtsdiagnose
疑似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