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A股备忘录
我们每天为专业投资者提供市场最新动态、部委政策、行业研究、事件型主题投资策略,捕捉热点机会。我们的读者包括各大机构大佬、买卖方分析师、公私募基金经理、各路游资等专业投资者!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证监会发布  ·  李强主持国务院第十二次专题学习 ·  3 天前  
交易员策略  ·  DeepSeek还能上车的就这只!! ·  昨天  
爱股君2020  ·  今晚,强势逼空了! ·  2 天前  
唐史主任司马迁  ·  最近做大厂还是比较顺的,除了坚持【中美竞争是 ... ·  3 天前  
唐史主任司马迁  ·  上午A股给AI+机器人选的应用——眼镜+娃娃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A股备忘录

榜样的力量:卡扎菲弃核,人生从此圆满!

A股备忘录  · 公众号  · 股市  · 2017-09-18 19:53

正文

我们每天为专业投资者提供市场最新动态、部委政策、行业研究、事件型主题投资策略,捕捉热点机会。我们的读者包括各大机构大佬、买卖方分析师、公私募基金经理、各路游资等专业投资者!


第一章:榜样的力量:卡扎菲弃核,人生从此圆满!


卡扎菲,萨达姆,霍梅尼,金正日,江湖人称四大恶人,至于江湖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话语权。


小布什,布莱尔,李明博,小泉纯一郎就是四大善人。


江湖岁月刀光剑影,恶人又换了一茬。为什么总会有“恶人”,因为武林盟主需要统一斗争方向,以便对小弟发号施令,一统江湖。


世人皆说金正恩如何如何,却很少提及当年比他更猛更狂的卡扎菲,对于金正恩来说,卡扎菲就是一个榜样,一个血淋淋的榜样。



卡扎菲证明一个真理: 在放弃实力的情况下跟美国妥协,等于自杀。


朝鲜核问题,伊朗核问题轮流成为国际焦点,利比亚核问题则已结束。卡扎菲在内外联手忽悠之下,相信了西方国家,相信了契约精神,相信弃核能让幸福像花儿开放,最终被人在屁股上狠狠插了一刀,拖尸游街,谱写了完美人生。


朝鲜核问题愈演愈烈,无论中国,俄罗斯如何调解,都没有成效,最根本原因是朝美无法建立互信。


说穿了就是朝鲜不信任美国,在强弱明显的格局下,一个出尔反尔的强者,如何能令弱者相信?


金正日生前跟少主说过:儿啊,一定要练成神功,爹差点着了魔教的道……凑近点,存折密码是……儿啊,练归练,不要太过份,儿啊,你人呢?


金正恩听完密码就揣着存折跑开了。


美国骗卡扎菲这一套,在朝鲜不灵了。


利比亚核问题由来与结束,可以从另一个侧面让我们更好的了解朝鲜核问题,多个角度看问题总不是坏事。


利比亚核武简史


利比亚在70年代之前还是一个非洲部族社会,没有现代国家观念,东部昔兰尼加山区一直跟卡扎菲不睦,控制这里的是伊斯兰战斗团,奉行教法统治。只要卡扎菲能给他们输送利益,还是能保持统一。


1969年9月1日,卡扎菲上校政变成功,开启长达42年统治时代,从权力结构上来说,行政和立法都交给了人民议会,但真正权力在革命委员会。


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后,油价暴涨,利比亚大赚特赚,有钱,社会就安稳,生活水平也不错,但卡扎菲国际上没有安全感。


既怕美国,又怕苏联,于是拥核自保就成了卡扎菲的梦想。但利比亚工业水平还达不到发展核武器的水平,他就想去买颗现成的原子弹。


七十年代初,卡扎菲团队核心成员革委会副主席贾卢德少校(当过总理)来到北京,见到周恩来总理,并提出要购买原子弹。


这件事网上传得比较广,不是很到位。


中利两国是1978年建交,贾卢德1970,1971年多次来中国想说服中国领导人同意卖颗原子弹给利比亚,除了开出两亿美元以上价码外,还有建交,赶走台湾等意愿。


按道理,像利比亚二号人物来华,在无外交关系情况下不会很顺利,更别说谈具体什么交易,那为什么贾卢德能来北京谈这事?


因为卡扎菲中间人找得好,他找了埃及总统纳赛尔,整个访问都是纳赛尔亲自帮忙安排的,贾卢德来北京,用的就是埃及护照。


在当时,埃及支持利比亚拥核,包括叙利亚也支持,这三国有过短暂的抱团结伙时期。


不过,对于购买原子弹请求,在周恩来总理眼中是个无稽之谈,直接拒绝掉,再来,再拒绝,没有讨论余地。


卡扎菲郁闷了,抽着雪茄想了很久,死了这条心,又转头去找法国,1976年巴黎也拒绝了。


1978年找印度,结果发现阿三不靠谱,1979年找苏联,也没成功,后来找巴基斯坦,想买点材料先,就是“黄饼”。最后利比亚开始在核材料黑市里买东西。


八十年代初,利比亚才下定决心自己开发核技术,打起“民用”招牌。这一招果然管用,1981年在国际原子能机构同意下,苏联援建了一个核研究反应堆,在九年时间内,利比亚建成了塔卓拉核研究中心,秘密进行核武开发。


这时,利比亚核专家有800名左右,大多由苏联培训。


1990到2003年十三年时间内,利比亚以独立开发和黑市走私交易为手段,在铀浓缩技术上取得突破,并拥有了气体离心机和原子弹设计资料。


2000年开始,利比亚核能力已经达到年产10个核弹的水平,技术上没问题,就差核试验这一步,卡扎菲年纪大了后, 反而顾虑多了起来,很犹豫。


2003年弃核,拥抱了“自由民主”,也迎来了死神。


狂人之路


利比亚地缘政治战略位置极为重要,是美国必夺之地,卡扎菲却是个刺头,独立意识强,领袖欲更强,钱不是问题,他要当非洲老大。


他与美国存在着尖锐的矛盾,1986年,里根下令对利比亚进行轰炸,卡扎菲躲过一劫,但不幸有几个家人遇难。


这时,卡扎菲有两条路可走:

一,认怂,抱美国大腿。


二,报复美国,面临全面制裁。

卡扎菲选择了复仇,1988年12月22日,泛美103航班被炸毁,机上无人幸免,189名美国人丧生,洛克比空难对圣诞节前的美国人带来了一场恶梦


而且卡扎菲在长达10年时间里,拒绝交出两名疑犯迈格拉希和费西迈。


现在舆论场中,只谈空难,很少提及之前的空袭,这种片面引导只能引导出片面情绪。


1992年开始,安理会连续通过731号748号决议,制裁利比亚,联合国禁运给利比亚带了经济压力,1999年4月5日,利比亚向欧洲交出了空难嫌犯。


但卡扎菲的核计划并没有放弃,他还在努力,还在犹豫。


2003年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理由是萨达姆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其实美国敢动手的原因,是确定萨达姆没有核武器。


萨达姆垮台后,卡扎菲终于决心放弃核计划,相信西方承诺,建立互信。12月19日,利比亚政府宣布弃核,弃化武,弃中远程导弹计划。


然后将核武资料和离心机运往美国,以示诚意。拿到资料前美国一直低估了利比亚的核能力和导弹能力,他们认为在短期内利比亚不可能开发和生产核武器。


结果资料到手,美国,英国和国际原子能机构共同研判后,吃了一惊,卡扎菲只是没有核试验而已。据说资料里有中文说明书,然后大家就把这些吃了,还有法文,英文说明书,也吃了,OK,事情就此结束。


利比亚渴望拥核的理由:


一,个人性格中的领袖欲,除了非洲老大,还有阿拉伯世界保护神。


二,官方说是以色列拥核产生的连锁反应。


三,美国军事行动的威胁。


卡扎菲弃核原因:


一,九十年代末,卡扎菲与西方有缓和,特别是英国。


二,萨达姆垮台给卡扎菲带来的心理压力。


三,最主要的是他相信付出总有回报。


卡扎菲灭亡原因:


美国要你死,不是因为你是否拥核,而是不符合美国利益的利比亚政权必须死。


弃核之后,已无护体神功,而且在政治上多元化,想让被西方洗脑的儿子赛义夫接班,结果导致政局动荡,伊斯兰极端势力兴起,部族势力兴起,再加上北约外部打击,最终圆满升天。


卡扎菲与西方的矛盾


利比亚在君主制时期,经济和政治是符合西方利益的,石油产业允许西方公司投资,实行私有化制度。


卡扎菲1969年上台后,最大目标就是追求独立,这与当时国际环境相符合,要真正独立就必须摆脱西方殖民主义对利比亚的经济控制。


卡扎菲以前在台湾的远朋班学习过,那是作为一名国王军队的军官被派遣,中利两国1978年建交还是在卡扎菲时期完成的。


要摆脱西方经济控制,卡扎菲首先将石油公司国有化,并没收了班加西的基督教教友医院。


从意识形态上来说,他是反西方和民族主义者,但利比亚因为历史和地理原因,本身又存在着许多矛盾:

宗教和世俗


阿拉伯民族和利比亚本国利益。


非洲地区的平衡


这么多矛盾,作为卡扎菲是否有能力处理?事实上一样也没搞好。尽管在表面上,卡扎菲独立独行,从不按常理出牌,但是从弃核一事来看,他是个现实主义者,只是上当受骗了。


卡扎菲虽然有现实主义的一面,但总在幻想不切实际的远大目标,比如阿拉伯世界统一,非洲统一。


革命之后,他的偶像是埃及总统纳赛尔,但纳赛尔只追求阿拉伯团结,而不是统一。


为了实现阿拉伯世界统一,就必须推翻中东各君主制国家,而这种想法引起了沙特等国的极度担忧,也触犯了美国根本利益。


另外,在非洲统一幻想中,他想将非洲货币统一,成立一个类似现在亚投行的国际金融机构,更要命的是他想脱离石油-美元-华尔街体系。


在非洲,他以非盟为平台,反对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在苏联存在的情况下,取得了一定成果。


但苏联解体后,卡扎菲这种政策就失去了客观条件,让非洲各国感觉利比亚在四处伸手干涉别国内政。


这种远远超出他个人能力之外的目标,不但引起了美国的杀心,也令曾经跟他站在一起的阿拉伯盟友感到憎恶,如埃及,最后闹到几乎在边境开战。


1977年7月21日,利比亚与埃及终于爆发武装冲突,在阿拉伯世界的极力劝阻下才没有演变成大规模战争。


八十年代,加纳,加篷,冈比亚等非洲国家先后与利比亚断交,最后连卡扎菲的非盟主席国领导人地位也被剥夺。


利比亚成了人见人恨的国家,这跟卡扎菲个性有直接关系,等他意识到不对劲,进行调整时,又从刚愎自用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彻底免煮化,搞三权分立,宪政国家这一套。


周边没有一个朋友,对于小国来说难以生存,这个情况在朝鲜身上也存在,但朝鲜跟利比亚不同。


朝鲜一方面与中俄在地缘政治利益上有极大的重合度,一方面朝鲜比利比亚坚决,连续核爆,快速发展远程导弹。


反而朝鲜避免了“禁飞区”这种狂轰滥炸,束手等死的局面,美国对一个国家采取军事行动,首先要评估自己的受损程度问题。


打南联盟,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亚,美国和北约根本不用考虑这个问题。



利比亚弃核,对世界来说是件好事,但长久看是一件坏事。美国的做法,破坏了强国与弱国之间互信关系,朝鲜不会弃核,伊朗也不会弃核(只是暂时停止)。


弃核导致灭亡,拥核趾高气昂,你让其它国家怎么想? 不会再有国家会向美国交出核计划资料和离心机。


美国签过字的纸,都是一张草纸,《巴黎气候协定》说退就退,谁还敢信?


总之,西方国家不能老是搞电信诈骗集团那种套路,更可怕的是,受骗人没地方报案。


骗子是你,警察也是你,法官也是你。


第二章: 赛义夫.卡扎菲:把全家带向死路的坑爹王


前面写了卡扎菲弃核前后的变化,但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必须单独开一篇,这个人就是卡扎菲的次子赛义夫(少量媒体也称赛义德)。


赛义夫曾一度接近宝座,卡扎菲最后却犹豫起来,犯了选择困难症,试图重点栽培五阿哥穆塔西姆,但已经什么都晚了,叛军在西方军事力量帮助下,直捣黄龙。卡扎菲全家杀的杀,关的关,彻底结束了利比亚一个时代。


卡扎菲对子女的培养


提到卡大佐,2011年之后,百度上满屏惊爆卡扎菲性生活过度,纵欲色魔等标题,至于他们是如何了解到卡扎菲性生活?不重要,重要的是吸引点击,这本身就是战争的一部份----宣传战。


卡大佐有两段婚姻,子女分别为:


长子:穆罕默德,前妻所生,掌控利比亚电信行业,极低调。


次子:赛义夫,留学欧洲,学成归来,满嘴民主自由,为人高调。


三子:萨阿迪,运动员,意甲佩鲁贾队效过力,玩家一个。


四子,汉尼巴尔,掌管海运及石油,性格暴躁,好走极端。


五子, 穆塔西姆,后接管安全部队,是核心权力者。


六子,哈米斯,伏龙芝军事学院毕业,掌管精锐卫队。


七子,赛义夫.阿拉伯。游手好闲,花花公子。


唯一的女儿,艾莎,掌上明珠,往外交掌门方面努力。


从权力传承来,前妻所生的长子首先排除在外,否则其它兄弟会群起而攻之。


最有可能成为王位继承人的是老二和老五,在卡扎菲政权崩溃前,老五的希望更大。


卡扎菲对儿子们的培养并不是一个套路,而是多面发展。老二在奥地利念中学,然后去了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深造,接收全套西方价值观。


老五在埃及受训,真正职业却是个医生,后来在战死之前特别冷静从容,算是条汉子。


对唯一女儿则疼爱有加,但女儿不可能掌权,她只能协助兄弟,改善利比亚国际形象。


这种权力分配结构,在中东,北非极为常见,民主不民主,就看是否符合美国利益?美国的政治家族就比他家干净?


卡扎菲这么多儿子,成器与不成器比例差不多,但二阿哥赛义夫简直就是第五纵队的头目,西方代理人,直接影响了卡扎菲的路线和政策。


像弃核决定,就是在赛义夫推动下实现,没有他信誓旦旦的保证,卡扎菲不会轻易将苦心运作二三十年的核计划放弃。


弃核之后,卡扎菲与西方有过短暂甜蜜时光,这时利比亚,既疏远俄罗斯,又冒犯中国,想完全倒向西方。


等卡扎菲意识到不对时,才在2009年开始将老五推向前台,想用保守势力扭转跑偏的路线,但已经晚了,美国的刀已经架在他全家的脖子上。


坑爹之王


利比亚老百姓在非洲一直算得上富足安康。


这个国家从1969年以来,既没有政党,也没有宪法。萨达姆不一样,伊拉克,叙利亚都有复兴党领导,萨达姆是总统,阿萨德也是总统,伊朗也有总统。


卡扎菲没有官职,也不是军队总司令,我们从来没有听过卡扎菲的官职,以前有个革命委员会主席称号。


他抛弃所有职务,以模糊的身份统治利比亚,是从1979年开始,也就是伊朗革命之后。


这种做法有个好处就是,从根本上排除了任何势力对他绝对领导权的非军事挑战,你想抢什么?当总统?没总统,当国王?没国王。


除非你得到卡扎菲许可,才能“合法”获得权力。


赛义夫完全接受西方那套政治模式,社会体制,他既不了解西方政治真正逻辑,也不懂得利比亚真实情况。


就像一个从欧洲留学回来的二世祖,一到家族企业就以为自己什么都能比老头子干得好,满口现代管理,前瞻眼光。殊不知他老爸从一个小作坊干成世界五百强这条路有多难。


当他盲目膨胀到一定时候,相信有美国干爹撑腰,就可以把卡大佐推下台,自己正式掌权,走向免煮。


他已经威胁到卡扎菲的地位,而卡扎菲离退休还早着呢。 一个接班有望的儿子变成带路党,不得不说是卡扎菲最大失败。


赛义夫,1972年出生,英美情报部门到底是如何大学期间对他成功洗脑,这是个谜。包括他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通过论文答辩,取得博士学位,后来也被英国人爆料是送钱换来的,搞得原校长去世后还被人鞭尸。


回国后,直接参预了利比亚弃核进程,成为西方与卡扎菲沟通的桥梁。同时,他在西方舆论上赢得了无数掌声,并深深陶醉其中。


2005年开始,西方舆论将他塑造成一位开明,克制,接受过西方民主洗礼的政治家,利比亚的”欧洲人“。


赛义夫忘了一件事,他取得的一切,只因为他是卡扎菲的儿子,而不是他本人能力有多强。这是两回事。


他有什么成绩?成立卡扎菲国际慈善基金会,还投了6000万美元到好莱坞烧钱。以结交西方名流为荣,以西式生活为傲,看不起那些个土包子兄弟。


他坑死了自己的亲爹,自己的兄弟,还有卡扎菲的小孙子,而干爹也没放过他,2015年死刑,又特赦,现在通缉令还有效。


新思维,新路线


卡扎菲作为一个老江湖,并不完全相信西方,但他相信这个儿子能让他避免像萨达姆那样的下场。


弃核之后的利比亚,对西方来说,只是何时动手收拾的问题,因为利比亚已经威胁不到美国在中东最主要盟友以色列。


赛义夫提出了许多与卡扎菲完全相反政治改革理念,并制定了笼统又急切的民主路线图。


他本身并不具备这种能力,因为这涉及到利比亚的经济,政治,外交,军事,意识形态等诸多方面深刻变化,还有宗教。


给他制定计划的全是欧洲和美国的“专家智库”,美国通过这种方式去削弱卡扎菲对国内的铁腕控制。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