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一条(微信号:yitiaotv)
本文已获得授权
每天一条独家原创视频
92年女生王一帆,
因为从小痴迷古代女性用的胭脂、眉黛,
大学毕业后就离开老家,
一个人来到上海,
一头扎进古画、典籍、博物馆,
开始复原中国古代妆品。
从先秦一直到清代,
这个90后女生
3年来成功复原出了32种古代妆品,
成为中国第一个系统复原古代妆品的人。
她还逐渐发现,
古人的胭脂粉黛里含有许多药材,
不仅能把人变美,还对健康有益。
中国人自己做的妆品这么好,
大家竟然不知道!
于是,一帆在复原古代妆品的基础上,
又开始改良妆品,
希望让中国古代妆品一直延续下去。
自述
王一帆
编辑
Kelly
我叫王一帆,出生在东北朝阳,一直到大学毕业,都没有离开过东北。
我的爸爸、妈妈、姥爷、大姨父都在同一家银行工作,毕业之后,家人希望我也能去银行。一家人在同一个单位上班,这在我们老家很普遍,它意味着一种相对稳定、平淡的生活。
妈妈甚至帮我报名了银行的入职考试,但我不想这样一辈子被“困住”,所以在考场里,我吃了点零食,蒙了蒙题就出来了,结果当然是没有考上。之后,我就来了上海,研究起了古代女子用的“化妆品“,生平第一次,叛逆了一回。
我从小就喜欢摆弄大人们用的化妆品,只要是颜色好看的,都喜欢往脸上涂抹,有时连化妆品过期了都不知道。
小时候,老家根本没有卖化妆品的商店,妈妈买口红,都是从县城坐火车到沈阳。作为一个小孩子,就更难拥有属于自己的化妆品了。
从银行退休的姥爷知道了我的烦恼以后,竟然主动提出要帮我“做”好看的化妆品。
姥爷因为想治疗自己的皮肤病,研究了许多中医方面的古籍,还会根据古籍上记载的古方自己做药。我们一起用紫茉莉的种子,做成了珍珠粉,又用茜草根做成了胭脂。
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到中国古代妆品,原来古代女人竟然用这么漂亮的“化妆品”!我开始翻阅更多古籍,结果发现,中国每个朝代的女子都化不一样的妆,有些真是美呆了。
魏晋时期的女子妆容
魏晋时期的女子,喜欢在额头上画花钿。那是一个战乱的年代,思想活跃、交流频繁,所以女子妆容进入到了一个大飞跃的时代。
唐代女子的酒晕妆
隋唐时期,社会风气比较开放,所以就会出现一些更为夸张的妆容,比如酒晕妆、桃花妆。女孩子把脸涂得红红的,非常可爱。
甚至还有女子会在嘴角、额头涂上鹅黄色的面饰,整张脸看上去非常明艳动人。
唐代女子拂云眉
我还发现,古代女子化妆,不重视眼妆,但非常重视眉妆。唐代就有各种各样夸张的眉毛,比如桂叶眉、八字眉。
宋钦宗皇后
我最喜欢宋代的妆容,两弯细细的眉,十分淡雅,这是由于程朱理学盛行的缘故。
民国香皂广告上的明星胡蝶
到了民国时期,妆容开始中西结合,有些接近我们现在的妆容了。
我翻阅了许多古籍,还去图书馆找来了许多出土文物、古代壁画、塑像的资料,甚至去了故宫。我发现,古代女性的妆台上,一般会摆这几样基本的妆品:澡豆、妆粉、胭脂、眉黛、唇脂。
澡豆就像我们现在的洗面奶,有清洁的功能;妆粉相当于现在粉底液,给皮肤打底,让脸色白皙;胭脂就是腮红,让脸颊变得红润;眉黛就像现在的眉笔,用来画眉毛;唇脂就是现在的唇膏。
我想,要是能把古代女人用的妆品复原出来,该有多好呀!
《中国古代妆容配方》是我无意间找的一本参考书,这本书的作者是上海戏剧学院的李芽老师,来到上海之后,我就找到了李老师,跟着她一起正式开始复原中国的古代妆品。
到目前为止,一共复原出了32种古代妆品,时间跨度从先秦一直到清代。能做到这样系统的复原,我敢说,中国就只有我一个人。
玉女桃花粉,传说是武则天使用过的妆粉,因此非常出名。它的功效是去除斑点、润滑肌肤,属于古代比较高级的一种香粉。
关于它的做法,我参考了宋代陈元靓的《事林广记》。原材料是益母草,中间要经过反复的煅烧、捣碎、晾干等6个步骤才能完成。益母草烧灰难度特别大,如果烧得不好,就很难做出桃花一样的颜色。
古代人在涂胭脂之前,也会涂一层润唇膏,叫做口脂,
男女都可以用。
在唐代,皇帝每逢腊日就会把口脂赏赐给官吏,特别是镇守在边疆的官员们,以表示慰问。
口脂的制作过程相当复杂,先将
丁香和藿香浸泡在高粱酒里,隔水蒸酒,酒气散出一部分,然后酒倒进油里,让酒完全蒸发,留下药性和香气,最后加入蜂腊。
口脂里有丁香和藿香,护唇的同时,还有调节脾胃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