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2019财年的最后几天,可爱的阿里人们~你的公益3小时完成了吗?
说起
公益3小时的传统,还要追溯到2015年
阿里巴巴16岁生日的当天。马老师向全体员工提出了“每人每年公益3小时”的倡议,
如今已经持续运行了5个年头。
我们相信,“公益心态,商业手法,技术力量”将是阿里人对家、国和世界践行社会责任的最好方式。
今天橙子就来给大家讲讲,
阿里巴巴的科学家们是如何做公益的~
李飞飞博士是ACM 杰出科学家得主,同时也是全球数据库领域领军人物、达摩院数据库的首席科学家。
这位“大神”做公益的方式很接地气,空余时间他前往浙江桐庐的一个小山村,帮扶低保家庭儿童进行成长环境的改造工作。
这一天,李飞飞博士成为孩子们心中的“超人”。除了做好基本的物品与卫生清理以外,他还协助硬件装修、铺设地胶纸、安装并搬运家具,让孩子们的生活和学习环境焕然一新。
李博士这个朴实的笑容,有点甜~
(左一为李飞飞)
这位大神选择……给孩子们做手工!
通过衣物的二次循环利用,倡导更多人节约资源,助力乡村校服项目。
是不是有点出人意料?要知道,这位同学可是在
2018年入选被国际学术科技界认定为权威荣誉的IEEE Fellow哦。
阿里云首席智联网科学家柯镇用自己的专业做公益,
他利用物联网技术来解决水资源远程监控的问题,这样可以大规模减少专业人员上门采样的时间与成本。
人肉无法普及的公益,科技可以更好更快地做到,大大提高了
公益的效率~
(
右一为柯镇
)
达摩院智能计算实验室资深技术专家丁博麟,他曾获得过2017年微软隐私技术杰出贡献奖。
如今,为了公益他
跑到了龙坞青山村参观水资源保护基地,亲自动手用竹子搭建了小道、花圃~
下面这位喜欢上给乡村小朋友上公益课的科学家,自己却没上过大学。
他是阿里巴巴首席通信科学家谢崇进,出生于安徽马鞍山的乡村,通过自学考取了北京邮电大学硕士,从此与科学结缘。
他曾在美国贝尔实验室工作13年,被评为贝尔实验室杰出研究员之一
。
科研之余,谢崇进通过公益机构视频为乡村学生上课,鼓励山里的孩子们勇敢畅想未来,看到更大的世界。
在阿里巴巴,工程师、律师、产品经理……员工们都可以发起各种各样的公益项目,申请集团的资金,用技能和爱心做公益。
上个财年,仅工程师群体的公益时总和就达
到了10万个公益时、超过21万人次参与
。阿里巴巴的工程师们通过
码上公益平台成为爱心极客,或者为乡村的小朋友讲授科技课程、为公益机构搭建一个网站、写一个关于环境保护的小程序……
“用技术做公益“是阿里星火相传的公益方式。2008年汶川地震时,一群技术人自发聚在一起,第一时间参与开发了网络捐赠平台,也就是后来的“支付宝爱心捐赠平台”;淘宝公益平台最初也是工程师点燃的一颗小火种;帮助找回走失儿童的"团圆"平台同样是由一群工程师志愿开发。
3月29日,
阿里巴巴也正式成立了
“阿里巴巴经济体技术公益委员会”。
在新的财年即将开始之际,向
阿里巴巴经济体全体工程师发出一份倡议:
用技术助力公益,让科技更有温度。
我们相信,阿里工程师可以为公益贡献的不止是技术,更有对产业、产品和商业的理解~
技术进步的本质是为了让生活更美好,而公益的价值不在于有能力的个人做很多,而是要影响更多人付出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