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设计便利店
等待灵感,不如来积累知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浪科技  ·  【#DeepSeek下周开源5个代码库#,每 ... ·  3 天前  
腾讯研究院  ·  腾讯研究院AI速递 20250221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设计便利店

日本人眼中的性冷淡设计,跟你想的完全不同

设计便利店  · 公众号  ·  · 2018-01-03 10:29

正文

阿信说: 最近苍老师结婚了,先祝福她,提到苍老师,就容易让人联想到日本的性文化。在我们的观念中,日本是一个性欲十分旺盛的国家,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岛国的色情产业在我们看来是很发达的,不仅有每年高产的AV,还有灯红酒绿的新宿歌舞伎町和关西的飞田新地。但殊不知,日本政府一直在打压色情产业和风俗业的发展。而AV的发展更可以说是一部与政府和法律打擦边球的抗争史。如果你想在日本兜售无码AV影片,不仅要躲躲藏藏,还会面临日本警察厅亲切的“问候”。

岛国给人的感觉是一个性开放的国家,但其实在近年,多种数据表明了日本的男女都有一种“性冷淡”的趋向。2012年的时候,日本家族计划协会曾对20到34岁的单身男女进行过调查, 结果显示有半数的人不喜欢性生活或者对性生活不感兴趣。 BBC在今年拍的一部《无性日本》的短片更是讲述了无性生活成为了中青年的主要模式。

是不是很吃惊,盛产AV的日本人竟然性冷淡了?而可能有人会因此发出疑问,难道最近流行的日本性冷淡设计是因为这个?

然而专业的设计师告诉你,答案是错的!性冷淡设计≠真正意义上的性冷淡


其实最早的提出性冷淡风格的设计的概念,是在北欧。用来形容一种“在简约舒适的生活中解放自我”的生活态度。北欧的性冷淡,而这里的“性”,更多指的是性别而不是性爱。

除了北欧,对于性冷淡设计我们最多还会提及的就是日本。追求材料质朴的原始感觉的无印良品和简约大方又不失时尚的优衣库,在中国备受追捧。 而这些设计带来的疏离感和距离感,则被我们形容为“性冷淡风”。

可是“性冷淡风”只是我们形容日本设计带给我们的一种感觉,跟“性”没有半毛钱关系。 性冷淡风在日文并没有相对应的词,如果我们跟日本设计师形容他们的设计是性冷淡,他们不仅会觉得很惊讶,还很可能会说,“啊?这听都没听过啊”。

而且, 日本设计并不是只有我们所说的“性冷淡风” ,它还有很多看起来不“性冷淡”的设计,像草间弥生和蜷川实花,她们的作品就与我们熟悉的日本性冷淡风有很大的差距。想要深入了解日本设计,就要先避免称谓上的歧义。


我们所称之为的日本性冷淡设计,之所以觉得它性冷淡,是因为设计师们主要设计是不断做减法的,用最少的元素来展示设计的全部功能。而这种设计理念,是多种日本美学和历史文化所影响的一种结果。

在谈到日本设计中的质朴素雅的味道,一定要提到侘寂(wabi-sabi。) 侘寂是日本美学意识的一个组成部分,一般是指朴素又安静的事物。 而它的流行,是因为以前的日本是一个贫穷而且灾害频发的国家,并且佛教思想的深入,令他们无可奈何中形成了一种化苦为乐,乱中求静的心境。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