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华杉2009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最高人民法院  ·  全国人大代表陈燕:提升诉讼服务质效 ... ·  2 天前  
最高人民检察院  ·  那艳芳:化解矛盾纠纷和推动监督纠错一同发力 ·  2 天前  
最高人民法院  ·  以“修”为笔 共绘生态司法保护新画卷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华杉2009

被误解最多的孟子原意

华杉2009  · 简书  ·  · 2018-01-05 08:07

正文

《华杉讲透孟子》将于2018年3月出版发行

一、“有恒产者有恒心”的“恒心”,不是持之以恒的恒心,是恒定不变的良心。

孟子的意思是,如果每个人都有财产,就每个人都希望社会能保护他的财产,就会追求仁义礼智信,就会守规矩,同时也希望他人守规矩。反过来,如果大家都没有财产,他就没有恒心,没有善心,社会也就成了“互害社会”。比方说,在街上闹事砸车的,他多半是自己没车。有车的人,看见车被划一道印子都心疼,哪里做得出砸车的事啊。


二、“与人为善”不是对别人好,而是舍己从人,善与人同。

与人为善的意思是,如果别人有好的思想、好的品德,好的做法,我马上抛弃我的想法,我的做法,采纳他的,和他一样,而不是坚持要搞自己的东西。所以孟子说:“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这里的君子,是指领导者。作为一个领导者,最重要的就是能用大家的想法,凡事取之于人,而不是自用自专,还要跟下属比谁有智慧,谁有本事。

我们每个人都追求“与众不同”,包括做学问也希望“有自己的东西”,这都是人性的弱点。人的价值,在于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不是与众不同。而至于学问,要搞出“自己的东西”,是治学的大忌,真理是什么就是什么,不是任何人的,善为天下公,是全人类公有的,哪里有你自己的东西呢?你发现了,就和大家分享,别人先发现了,你就赶紧与人为善,舍己从人。

不管是做领导自用自专,做学问追求“自己的东西”,王阳明说,都是“胜心”作怪,老想胜过别人。胜心,是做领导者,和做学问的大忌。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