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真叫卢俊的地产观
地产文字,从未如此有温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广州楼市滚雪球  ·  行情好了,免费开放朋友圈,有广州购房需求找我聊聊 ·  3 天前  
广州楼市滚雪球  ·  行情好了,免费开放朋友圈,有广州购房需求找我聊聊 ·  3 天前  
财宝宝  ·  和我家有点像 -20241007220011 ·  1 周前  
财宝宝  ·  我c-20241007102003 ·  1 周前  
老岳爱房子  ·  深圳买房指南【福田篇】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真叫卢俊的地产观

每次落地,它都会是业内最敬重的对手

真叫卢俊的地产观  · 公众号  · 房地产  · 2017-06-05 08:13

正文

最近在看各种各样乱七八糟的书,包括我年轻时候特别不想看的《李嘉诚传》,我一直觉得,所谓的成功学都是事后包装出来的产品,而且没有很大复制的可能。


而现在选择去看,并不是因为自己在现在的阶段可以实现对方的高度,而是随着人生阅历的增加,看别人成长过程中的某一些细节可能会给到自己一些悸动,而很大程度上,这就是学习和阅读的最大意义。


所以今天想和大家聊一条产品线,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目前我见过,因为这一条产品线而影响这家企业发展最多的。


当然我同样认为现在再想要复制这么一个模式,可能并不一定会换来立竿见影的成功,但里面的一些小细节可能值得我们思考。


这条产品线我甚至不用说开发商的名字不少朋友应该就知道:金茂府


金茂府产品线的成功落地,最大程度的影响了金茂这家地产公司的发展策略。


首先还是和大家说一下故事的起承转合


那时候开发商的名字还是叫方兴,是中化集团里非常小的一部分。


虽然那个时候在1998年已经有了金茂大厦这个历史级别的作品,但是在中化集团庞大的战略版图里,房地产依然是很小的一部分。


而很多人对于方兴的态度,和市场上大量背靠国企的开发商一样:有钱、任性、再加一点点的土。


而后的一个意外,则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蝴蝶效应。


有钱任性背靠国企的开发商,惯常在土地市场上会做的事情就是:激进拿地。


当年的方兴的确也这么做了,2009年6月,在北京,历经多轮竞价,最终以40.6亿元摘得广渠路15号地块,‍刷新了彼时北京土拍的最高纪录。


一年多后,第一个金茂府诞生了:广渠·金茂府。



2011年调控寒冬之际,广渠·金茂府逆势开盘,在北京豪宅市场,以单盘45亿元的业绩封冠,2012年再次以54亿元蝉联销冠,直至2015年清盘收官。


从项目的角度来说是成功的,而且为公司成功建立了金茂府的高端产品线,并且对外释放出了高科技住宅这么一条产品体系。


但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依然只是项目上的成功,但是这个项目的成功,为下一次爆发奠定了基础。


而这下一次的爆发,就发生在广渠·金茂府的清盘之前。


2014年,在上海的闸北,一块101亿元的土拍地王在老棚户区出现了。



这就是后来的大宁金茂府。


这个项目从拿地开始,到产品规划再到后期的营销都饱受争议。


为什么要这么拿地?项目卖出来会不会赔?产品这么做是什么逻辑?从2014年开始业内都在讨论这些问题,这种现象在地产圈前所未见。


更多的人是质疑,但质疑本身就是关注。


当时所有人都秉持着看热闹的心态,在看这个项目的第一次开盘,结果一小时20亿,那一年的成绩是一年全国第七、上海第二。


前后的反差让大家很是意外,但同样的奠定了金茂府在行业里的地位。


随后一切美好的事情就开始发生


方兴因为金茂府的成功以及带来的品牌效应,企业的名字就此改名为金茂,而金茂在中化集团版图里的地位直线上升,对于金茂的房地产战略开始快速推进。


最直接的就是,在此以后,金茂府的项目在全国快速地推行。


‍‍‍‍


八年在全国各地推进了22个城市,60个项目。



大量的金茂府在各个城市里尝试,科技住宅的理念彻底在高端住宅领域获得成功。


甚至,金茂府的形象也开始被行业外的人模仿学习。


最能总结金茂府在业内的影响力的是,我某天在地铁上收到了一张传单,上面写着一句推广语:和金茂府一样的品质,只要它十分之一的价格。


一个嘉兴的项目愿意这么来推广,可见金茂府这个项目在业内和业外的影响力


另外,对于这样产品规划逻辑的成功,也引来了不少业内同行的好奇


几乎在金茂府内每天都会有大量的同行来参观,了解项目的细节,而我观察了一下,金茂府给行业内留下科技住宅这个大的概念之外,对于产品细节的把控也同样是行业内的极致标杆。


比如这些,这是金茂府的门。



我们可能看到过项目用了电子锁,三种开锁方式,并且门是用了大门甚至双开门,且材质非常厚重。



但是我们没看过的是金茂府为了使门关闭后室内不进灰层,底层设置了这样的设计,关门的时候下部自然弹出一道挡风层。


这一点没人说,其实没人会注意到。


这是金茂府的窗。



为了让室内的阳光更加柔和,用了这样可调节的百叶,开关角度都可以这样手动调节。



但是没有看到的是,为了让男人女人老人小孩不同的人都可以顺手地使用这个百叶,金茂府将开关做成这样的可拆卸式的,任何角度任何位置都可以使用。


还有金茂府对于冰箱的态度。



厨房里的冰箱,进口品牌的、双开门的、可变温的挺多的



直接把两个冰箱内嵌在一起的挺少的,这么做可以保证一个冰箱坏了但不影响家庭的正常使用,而且互相之间可以不串味,零食和生鲜可以分开来放。


这不仅仅是理念上的设置,首先要有对冰箱仪式上的理解。


还有这些细节:


比如你很少看到这种3种不同的开关可以集成在一个面框内,为了美观整洁采购这条线上应该花了不少心血。


还能在面板上印上金茂府这三个字的,这意味着是定制而非量产。


包括这种藏在柜子里的小插座也是如此。


为了未来使用起来方便,整块烹饪区域用了不锈钢的面板,整块的难度在于插座面板也安插在上面,这对工艺的要求是很高的,这个就是很多开发商只用一小块不锈钢面板的原因。


窗户除了常规的开法,为了让小孩或者老人这样力气不大的人,也可以用这样旋转的方式开关窗,看似一个小细节的提升,内在对于五金的要求是极高的。


连柜子下方这样的五金细节我个人认为都非常的美观


包括私家园林地面,各位应该很少看到这么干净的金属沟边。


为什么金茂府可以在业内业外打上这么强势的印记?


核心是这个项目,整个团队,从产品定位、到工程、到采购、到后期营销,所有的个体都拧成一股绳,全力为一个出发点发力。


而这个出发点的名字叫:客户。


金茂府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所有人都用一套语言在做这样的产品。


规划上从用户体验最大化的逻辑出发,采购上不追求成本而追求整洁美观高效,设计上可以把各种细节亮点真正落地,营销可以把真实的产品亮点说出来而不是吹牛。


这是金茂府整个团队在做的事情,这也是我比较感慨这样的团队在当下楼市里比较稀缺的核心原因。


可能正是产品规划逻辑上的强势,并且在市场上获得成功,所以有一件美好的事情发生了。


2016年,上海土地市场大量高溢价地块出让之后,几乎所有开发商都没有想到未来可以规划什么产品来抵御市场风险,所以据我所知,不少项目在土拍后的第二天都尝试找寻金茂,问有没有联合开发的可能。


而最典型的就是新城拿下的虹口地块,这个项目预计明年入市,不出意外的话名字还是会叫金茂府,售楼处还是放在大宁金茂府的售楼处内。


可以见得产品的力量以及市场对待金茂府的信心。


但是在虹口金茂府入市之前,上海的另一个金茂府抢先入市。


依然来自联合开发,建发2016年在嘉定新城拿下的土地,同样也选择和金茂府联合开发,所以上海第二个高标准的项目即将入市。



西郊金茂府


为什么叫西郊金茂府,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项目活脱脱当年大宁金茂府的翻版。


可能也是大家争议不是特别好的整体市场氛围,同样也是值得争议的地段和入市的产品,所以我特别期待西郊金茂府可以为行业内贡献出什么样的产品。


关心的不是采用什么样的营销策略,关心的大概会为市场上呈现什么样的产品


嘉定新城整个板块还没有产品力顶尖的项目入市,板块对于高端项目是否具备承载力也尚不得知,毫无疑问西郊金茂府很好的填补西区豪宅项目的空白,也为片区价值的提升注入了可能


或许这就是他为什么要命名为西郊金茂府的理由


卢俊已经偷偷的看了项目的情况,依然有大量的惊喜和亮点,上海对于这第二座金茂府同样充满了期待




从用户角度出发对于金茂来说已经是细入骨髓,就是在各个环节上每个地方都从用户角度出发,每个地方都比其他楼盘多做一点点,多为用户考虑一点点。


这难不难我不知道,但起码有心。明天6月5日,西郊金茂府会有不一样的样式呈现在我们眼前,和当初的大宁金茂府一样,这一次依然值得期待


有心这两个字在房地产圈太异类的,所以某种程度上也太稀缺。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起了业内一个同行对于金茂府的评价:不论如何,他都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对手。


我想也是这句话最好的概括了业内业外对于金茂府的印象。


对于我们地产人而言,在我们埋头做项目的同时,可以多为了一些“看似无用”的细节多一点努力,因为你确实不知道未来会给你带来什么样的红利


金茂府就是这么一个范例



以上为正文,下面是一个卢俊自己的广告。

我推出一个音频节目:口水地产


这是卢俊第一档音频节目,每天早上的7点,都会给大家发一个音频,全部都是那些我认为不能写只能用来说的一些小干货、小秘密和小八卦之类的。定价年费制,199元/年,希望大家喜欢



以上为正文,扫描二维码或手动搜索微信公众号:真叫卢俊的地产观,即可关注我。

点击阅读原文,逛逛卢俊的后花园,最近有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