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微信公众号文章推荐规则近期改变,如您想第一时间收到我们最新的研究成果,请将公众号添加星标】
重要提示:
《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本微信订阅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海通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若您并非海通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我司不会因为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核心结论:
①《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有两个亮点最值得关注:一是提升实际投资比例,二是延长考核周期。②从资金面角度看,伴随政策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A股ETF有望受益于长期资金的配置型力量,同时险资的权益资产配置仍有较大增量空间。③春季行情有望徐徐展开,25年市场有望进入上涨行情的新阶段。
政策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春季行情可期
——1月23日国新办会议点评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1月23日上午9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证监会会同财政部、人社部、人民银行和国家金融总局对22日出台的《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进行解释说明,其中有两个亮点最值得关注:
一是提升实际投资比例。
会议在《实施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未来三年每年至少增长10%,力争大型国有保险公司从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A股。会议还指出,第二批保险资金的长期股票投资试点将在2025年上半年落实到位,规模不低于1000亿元,后续还将逐步扩大。
二是延长了考核周期。
会议提出,考核周期短是多年来制约一些中长期资金扩大A股投资的一个重要卡点。根据《实施方案》,未来公募基金、国有商业保险公司、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年金基金等都要全面建立实施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国有商业保险公司当年度经营指标考核权重大幅降低,全国社保基金五年以上长周期考核安排细化明确。整体而言,随着《实施方案》落地生效,中长期资金入市趋势将进一步巩固,资本市场资金供给与结构有望改善,A股有望迎来增量资金。
从资金面角度看,《实施方案》聚焦公募基金、商业保险资金、养老金等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卡点堵点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更加具体的举措。正如我们在前期观点中所强调的,随着宏观流动性改善,叠加基本面预期修复推动风险偏好回升,2025年A股全市场增量资金有望进一步放量,我们预计增量规模达2万亿元,其中被动资金、险资或仍是入市主力。伴随政策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A股ETF有望受益于长期资金的配置型力量,同时险资的权益资产配置仍有较大增量空间,我们预计25年两者合计增量规模望超1万亿元。
春季行情有望徐徐展开,25年市场有望进入上涨行情的新阶段。我们在《春季行情还会有吗?-20250111》、《牛还在——再议924行情性质-20250118》等报告中提出,历史上春季行情年年有,春季行情的展开往往与政策催化、流动性宽松以及基本面改善密切相关。当前驱动春季行情启动的积极催化已经出现:从政策面看,本次《实施方案》是落实去年“新国九条”细则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稳住楼市股市”的又一重大举措,同时24/09/24以来国内宏观政策基调明显转向,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25年将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后续宏观政策发力空间已经打开。从资金面看,正如前文所述,随着政策引导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叠加货币政策或将进一步发力,流动性环境望维持偏松。从基本面看,底部政策发力正逐步显效,24Q4实际GDP增速达5.4%,超市场预期。因此,无论从政策催化、流动性,还是基本面角度看,今年春季行情均值得期待。展望25年全年,随着资金面和基本面或将迎来积极变化,25年A股有望步入基本面驱动的向上行情。
风险提示:
政策落地进度不及预期。
附录-
相关报告
(点击链接可查看原文):
本公众订阅号(名称“海通研究之策略”,微信号“ht_strategy”)为海通证券研究所策略研究团队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使用,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的研究观点交流;普通个人投资者由于缺乏对研究观点或报告的解读能力,使用订阅号相关信息或造成投资损失,请务必取消订阅本订阅号,海通证券不会因任何接收人收到本订阅号内容而视其为客户。
本订阅号不是海通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客户仍需以海通研究所通过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正式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任何形式的分享证券投资收益或者分担证券投资损失的书面或口头承诺均为无效,对任何因直接或间接使用本订阅号刊载的信息和内容或者据此进行投资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或损失,海通证券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有可能因发布日后的各种因素变化而不再准确或失效,海通证券不承担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资料、意见及推测的义务,在对相关信息进行更新时亦不会另行通知。
本订阅号的版权归海通证券研究所拥有,任何订阅人如欲引用或转载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务必联络海通证券研究所并获得许可,并须注明出处为海通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内容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和删改。
海通证券研究所策略研究团队对本订阅号(名称“海通研究之策略”,微信号“ht_strategy”)保留一切法律权利。其它机构或个人在微信平台以海通证券研究所策略研究团队名义注册的、或含有“海通证券研究所策略研究团队或小组”及相关信息的其它订阅号均不是海通证券研究所策略研究团队官方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