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京师心理大学堂
京师心理大学堂,北师大心理学部出品,奉行“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心理学科普平台”的项目定位,努力将北师大心理学百年积淀奉献于社会,凝聚师生力量传播科学知识,让心理学走进千家万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恶魔奶爸  ·  大S的病逝,汪小菲难辞其咎! ·  2 天前  
新疆949交通广播  ·  新学期起,新疆中小学生每天要上这节课→ ·  昨天  
新疆949交通广播  ·  乌鲁木齐,上榜前三! ·  2 天前  
新疆949交通广播  ·  新疆大哥骑着“白龙马”入江,刷屏全网! ·  2 天前  
新疆949交通广播  ·  感冒出现这些症状,千万别拖→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京师心理大学堂

美丽陷阱丨被困在“身体羞耻”中的我们

京师心理大学堂  · 公众号  ·  · 2024-06-01 20:12

正文


作者 | Lydia


「5.25」 谐音“我爱我”,是

全国大中学生心理健康日

爱自己的第一步,就是正确认识并接纳自己的负面情绪。


在今年这个特殊的日子,学堂君带来了

「焦虑/羞耻」 特辑,

谈谈那些大家都曾经历,但未被充分讨论过的时刻。


我们一起成长,好好爱自己 ❤️



在社交媒体上看到不同类型的俊男靓女时,你是否曾产生过身体羞耻?

“啊,Ta好美/好帅,身材真棒,而我……”

“假的吧,Ta现实中也不是这个样子啊……”

……



(图源网络,侵删)



什么是 身体羞耻(Body Shame) 呢? 它指的是因为身体某一部分的样貌而对自己或者TA人进行言语或行为上的批判或攻击。 在中文语境下,我们一般将其称为“身体羞耻”。通常有三种表现形式:



1) 与TA人进行比较而对自己外貌产生消极情绪。 最常引起的现象之一就是整容。个体按着他人外貌“模板”进行整形,潜意识里就是对自己外表的不认可和不自信。

2) 在TA人面前议论TA的外貌。 一些父母可能会对孩子说:“你看看你,又吃胖了。”这其实也是一种身体羞耻。

3) 在TA人不知道的情况下议论TA的外貌。 譬如网络媒体上经常会进行“女星比美”,或者议论“XX最近又长得不一样了,是不是又去整容了。”



除此之外,身体羞耻还可能来自你自己。或许只是一句无意地“今天吃太多了”、“甜食吃多了会长胖”,节食、减肥,其实都是身体羞耻的表现。



青少年是最易受身体羞耻影响的群体。青少年时期本身就处于个人对自我同一性和两性关系探索的过程中,不乏会对自己与他人进行身体比较。当青少年在社交网站上浏览好友发布的照片时,可能会激发个体的自我评价动机, 从而将自己与他人的理想化形象进行比较 ,从而产生身体羞耻[1]。



身体羞耻的负面影响


身体羞耻往往会给个体带来负面影响。



最明显的一点是损害自尊心。 走在路上看到别人的身材会自卑,担心他人会在背后议论自己的身材,暗暗和同辈的体貌做比较……一个个小举动堆积在一起,以至于最后失去了对自己身体的信心,变得愈加不自信,进而自尊心受损。



其次,身体羞耻也可能引发焦虑、抑郁等情绪。淘宝模特、微博网红个个都光鲜亮丽,潜移默化地影响了社会的审美标准,致使“标准身材”的条件越来越苛刻,引发容貌焦虑。同时,这种焦虑的氛围也会影响到社交。 以往研究发现,羞耻感与人际交往中的回避倾向有关 ,对身体感到羞耻的个体容易担心外表被他人排斥,在与他人互动时将经历更多的社交焦虑[5]。 如果身体羞耻发展到更严重的地步,甚至还会导致很多不健康的行为以及精神健康问题, 如进食障碍、体象障碍、过度运动等[7]。



(图源网络,侵删)



相较于男生,女生往往有更高水平的身体羞耻[6]。 这可能的一个原因是,女性从小受到的社会化方式与男孩不同,她们从小更多被告知自己的价值源于外形的吸引力。因此,女性在身体羞耻上受到的负性影响较男性也更严重。



为什么我们会身体羞耻


可即使我们知道了“身体羞耻”是一件不好的事情,我们还是难以停止对自己和他人身体的审视与评价,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不能完全怪我们。有很多因素都推动着“身体羞耻”的发生……



/ / 1.童年经历


“你太重了,我抱不动你”,“你看人家的身体多强壮”……当父母对孩子说这些话时,虽然都没有进行直接攻击,但都暗藏了贬低之意。先前许多研究都已表明,不愉快的童年经历很常见,且会影响到个人个性、身体意象和成年后的健康, 而有不良童年经历的人也更可能会形成身体羞耻[2] 。这一点可以用认知归因理论解释,该理论强调引起羞耻的评价过程,认为羞耻产生于整体自我的评价。Lewis认为羞耻基于对他人依恋的需要,羞耻体验最先可能是由于被所爱的人拒绝而产生的,个体不能控制这种拒绝而将其归因为整体自我的缺陷[3],致使孩子从小便形成了身体羞耻感。



同样地,从小听到旁人间不经意地夸赞也会有影响。“这孩子长得真水灵”、“眼睛长得真大”、“皮肤多白啊”……这些对外貌的评价逐渐影响着个体的审美标准,在岁月积累下,愈加深刻,以至于看着他人口中的美女会羡慕,看着镜子里不符合审美标准的自己会自卑, 身体羞耻也就悄无声息地渗透在了生活的点点滴滴



/ / 2.肥胖谈论


“我太胖了”

“我吃了这么多,肯定会胖几斤”。



有关食物、体重、体型和外貌的自嘲式、贬损式谈话,是在以肥胖谈论的方式外化身体羞耻和焦虑[4] 。当人们处于肥胖谈论中时,会自动激发个体对身体的自我审视,将自身与理想标准进行上行社会比较,意识到自己身体的“不足之处”,导致更消极的身体意象,进而引发身体羞耻。



/ / 3.媒体宣传


人类社会似乎在很早以前就流行制定社会的身材“标准”,例如楚王爱细腰,在当时那种主流“美”的影响下,众人趋之若鹜,甚至出现“宫中多饿死”的现象。



(图源网络,侵删)



而在当今的媒体环境中,无不充斥着精心打造的明星形象,这些形象往往以极具吸引力的方式呈现,影响人们的审美标准。依据三重影响模型,大众媒体是引发个体身体羞耻的重要影响源。长期接触媒体的青少年,其审美取向将趋同于媒体的导向,并频繁地与单一苛刻的审美标准进行比照, 而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又会进一步降低个体的身体满意度,导致身体羞耻 [1]。



向身体羞耻say no!


不少人都苦他人评价久矣,然而,我们却似乎总是容易有意无意地审视自己或他人的身体,并慢慢地将身体羞耻渗透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现在,从意识到身体羞耻开始,勇敢对身体羞耻say NO吧!



/ / 1.学会自我接纳


停止对自己的审视,是抛却羞耻感是第一步。就像对待好朋友一样, 善待自己,学会自爱和接纳自己。 可以试着列出自己的优点,并时刻提醒自己关注它们。当你意识到自己的价值时,就可以更从容自信地面对自己的身体。



此外,你也可以每天花些时间思考自己所拥有的,感激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感恩的心态会有助于我们发现生活中的阳光,让我们更加珍惜当下,珍惜自己。当你打心底开始接纳自己时,会发现自己从未看到的身体魅力, 聆听到身体想要传递给你的信息——“你是最美好的”



/ / 2.避免自我客体化


崇尚美好事物是人类的一种天性,但这种美好不应仅限于某些具体的客观事物。每个人内在的美好品质都是他们独特的闪光点,更值得珍惜和追求。 因此,我们应该更多关注自己的内在体验 ,丰富自己的内核——爱好户外的你可以去亲近大自然,感受万物;喜欢独处的你,可以偏安一隅,享受精神世界的充盈。



/ / 3.增加体育锻炼


运动对于缓解自我客体化具有积极效果,但有时也会起反效果。如果是以减肥为目的进行锻炼,可能加剧自我客体化,使人更加关注自己的身体外貌和形象[8]。 相反,如果锻炼的初衷是提升身体素质和维持健康,那么将有助于缓解自我客体化,减少身体羞耻。



/ / 4.停止对他人的审视


当我们审视一个人时,实际是在用自己的价值观和标准去评判,而这种行为也潜藏了对自己的要求。 研究表明,当你积极看待他人的身体时,你对自己身体的看法也会更加积极乐观[9]。



(图源网络,侵删)



你可以明确向其他人表示你不喜欢对于你身体的评价,无论是“建议”胖对身体不好,还是“夸赞”最近瘦了。当你拒绝对身体的评价时,童年时那个渴望听到大人说“你无论什么样,我都接受”的自己也会得到治愈。而现在,你就可以成为那个“大人”,停止对其他人的评价与审视。在他人遭受身体审视的时候挺身而出。



/ / 5.谨慎使用网络社交媒体


现如今,网上冲浪的人越来越多,关于外形的论调也一浪接一浪。在面对复杂的网络环境时,我们要具备识别事物的能力, 用一种批判性的眼光看待扑面而来的“浪花”



店铺卖的服装码数比童装还小, 不买 ,买自己适合的;“完美”身材需要控制卡路里,博主们进食前都会先计算食物热量, 不学 ,别把食物视为敌人,你可以计划营养餐,吃饭时一口一口慢慢品尝,健康饮食才能有强健的体魄。保有自信。



“我们生来都是如此美丽,最大的悲剧就是,听信别人说我们不是。”

无论你是什么模样,都是值得被爱、被接受的。



投票


学堂君

无论读者友友们是什么模样,学堂君都爱你们!借用《一切都来得及》中的歌词来解释原因,“因为你XX又XX,你就是世上最好的!”(因为个体差异,请读者友友们自己填词哦~)

学堂君希望大家都能从“美丽馅阱”中跳出,保持健康就是最好的~希望大家也能帮助别人跳出“美丽馅阱”,多关注别人内在/外在的闪光点,告诉TA,TA很好、TA值得!


向上滑动阅览参考文献:

[1] 张斌, 曾成伟, 熊思成, 陈芸, 侯思伟, 张安琪, 杨莹, 张淑君, & 曾奕欣.(2024). 青少年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身体监控与身体羞耻的交叉滞后分析.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32(01), 193-197

[2] Mark B & Nick. (2021). The Prevalence of 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 身体羞耻, and Revision Request Rate in 218 Plastic Surgery Patients: What Drives Postoperative Dissatisfaction? Plastic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 148(6), 1233-1246.

[3] Lewis, H. B. (1971). Shame and guilt in neurosis. The Psychoanalytic Review, 58(3), 419-438.

[4] Nichter M & Vuckovic N. Fat talk:body image among adolescent girls. Rutgers, NJ: Nicole Sault, 1994: 106.

[5] Lynne, K., Grace, P., & Ursula, K. (2023). Exploring the interplay between fat talk, social media use and body image among young women: New opportunities for health education? Health Education Journal, 82, 156-168. DOI: 10.1177/00178969221146635

[6] 黄明明, 赵守盈, 陈丽萍, 彭香萍, & 金童林. (2020). 在线客体化经历对女大学生身体着耻感的影响:理想美内化与自我客体化的序列中介作用.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8(03), 596-599

[7] 刘雪纯, 杨坤, 刘勇, & 鲍荣娟. (2023). 青少年身体羞耻及异常进食行为与进食障碍倾向的交叉滞后分析. 中国学校卫生, 44(01), 76-80

[8] Prichard I, Tiggemann M. (2012) The effect of simultaneous exercise and exposure to thin-ideal music videos on women's state self-objectification, mood and body satisfaction. Sex Roles, 67(3/4), 201-210.

[9] Andrew,R., Tiggemann, M., & Clark,L. (2014) Positive body image and young women's health: Implications for sun protection, cancer screening, weight loss and alcohol consumption behaviours. 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 21(1), 28-39.




作者 | Lydia

编辑 | 洛洛西

美编 | Zene

(本文由京师心理大学堂原创,欢迎转发至朋友圈,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征得作者同意后方可转载)



点击以下关键词查看更多内容

夸夸群 | 熬夜 | 手机 | AA制 | 杠精 | 学婊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恶魔奶爸  ·  大S的病逝,汪小菲难辞其咎!
2 天前
新疆949交通广播  ·  新学期起,新疆中小学生每天要上这节课→
昨天
新疆949交通广播  ·  乌鲁木齐,上榜前三!
2 天前
新疆949交通广播  ·  新疆大哥骑着“白龙马”入江,刷屏全网!
2 天前
新疆949交通广播  ·  感冒出现这些症状,千万别拖→
4 天前
视觉志  ·  这辈子,生个女儿就完美了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