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傅,咱用机器人焊油气介质工艺管线怎么样?”下班前,徒弟小树跟着师傅老温检查最新下线的水介质工艺管线时,突然问。
“你小子想得倒挺美!你知不知道两种管线壁厚差多少?所有参数都得推倒重来!费时、耗材不说,你能保证合格率比我手工焊的高么?”没想到,话一出口,就遭到师傅的强烈反对。
可小树也有自己的想法:“师傅!这都数字化时代了,您总不能一直攥着手把焊不放吧!”说完,竟然转身走了。
看着徒弟离去的背影,老温站在焊接机器人手臂旁,心里有点不是滋味。
老温做焊工快三十年了,对自己的手艺他总是充满自信,可每每谈到机器人焊接,他却忍不住怀疑:“这‘铁罐头’真能比我们这些‘老把式’靠谱么?”
自从装备技术公司引进了一批先进的智能化设备,老温就发现,一向听话的徒弟小树变了。尤其是参加了系统的编程培训之后,小树一有时间就和年轻人扎堆讨论机器人焊接的各项常用参数,拿着本子又是记又是找规律,还为厂里的焊接机器人量身定做了一个“参数表”。
渐渐地,同事们遇到机器人焊接难题都爱请教小树,他也摇身一变成了大家口中的“小树师傅”。老温觉得,徒弟开始敢跟自己“叫板”了。
回到家,女儿看出老温有点不一样,问清缘由后,老温摇着头说道:“你们这些年轻人,翅膀硬了就不听话了!”
与小树同龄的女儿,却不服气地说:“您都不让我们试试,怎么知道我们不行?”
这让老温陷入了沉思。
两年前,机器人焊接率先在水介质工艺管线应用,过去厂里的技术骨干为了实现焊接合格率100%,对焊接参数要反复摸索好几个月。可机器人一上马,是又快又稳,不知疲惫,比手工焊的效率高太多了……
想到这,老温心里生出点别的滋味:也许,我真的跟不上时代了!
另一边,小树沉浸在自己越来越满的小本本中,却赫然发现师傅在入职第一天对他的教诲:焊接的本质,是对每一个参数的精益求精。是啊,手工焊也好,机器人也罢,都不能忘记焊接工作的根本!
第二天一上班,师徒俩再次相聚在焊接机器人旁。
“师傅,我昨天那样跟您说话,是我不对。”
“小树,我突然觉得机器人焊油气介质工艺管线或许可行!咱们一起琢磨吧!”
于是,每天空余时间,同事们总能看到一老一小趴在焊接机器人旁边,反复测试、调整、归纳。
老温对各种焊接工况和焊材性能了然于心,使机器人焊接参数的设定事半功倍;而小树对机器人焊接程序的熟练编写,让焊接效率快速提高。
“终于对上了!”在一个多月后的一天傍晚,焊接轨迹、成形情况以及完成时长的全部达标,让师徒二人不禁击掌欢呼。随着一条条焊接参数输入程序,装备技术公司实现了将自动焊接技术拓展应用到油气介质工艺管线上。
车间里,焊接机器人手舞足蹈,焊接流程有条不紊,新质生产力的气息扑面而来。手握终端的老温在弧光闪烁中双眼有点模糊,他没想到自己临退休前,在徒弟的帮助下,也赶上了数字化焊接的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