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小朗自学
自学就是孩子内在生命的自我生长;越小自学能力越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护肤问莫嫡  ·  23岁用王炸三件套早吗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小朗自学

经典教育书籍 | 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

小朗自学  · 公众号  ·  · 2024-09-05 19:00

正文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上述本真的教育如何实现呢?雅斯贝尔斯认为,爱是教育的根本力量。爱使人盲目吗?爱会使人忽略了对方的缺点?雅斯贝尔斯认为恰恰相反,一个人的本来面目,只有在爱他的人眼中才会显现出来;因为真正的爱并非盲目的,它恰恰使人的眼睛明亮。柏拉图眼中的苏格拉底,是真正的苏格拉底。爱与爱会在相同的水准上相遇,最大程度地实现人的潜能。


卡尔·雅斯贝尔斯(Karl Theodor Jaspers, 1883-1969)


卡尔 • 雅斯贝尔斯是德国存在主义哲学的杰出代表,也是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家。他生活在一个见证了深远政治变革的时代,终其一生伴随纳粹政治与欧洲文明战后重建的历史进程。1937年,他被迫退休。1938年,他的作品被禁止出版。1945 年 4 月 1 日,美军入驻海德堡,使他与他的犹太妻子免于被驱逐至集中营的命运。《什么是教育》一书是德国教育家赫尔曼 • 洪恩,将散见于雅斯贝尔斯诸多著作中的教育思想精心编排、集结在一起出版的作品。本书共分为十九章,每章篇幅不大,但论述的内容如黄钟大吕。如果用心聆听,这些金石之言同样可以作为反观我们当下境况的镜鉴。


在第一章中,作者就开宗明义:教育是在人与人的交往中,通过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分享以及行为举止的规范,将传统交给年轻人,使他们在其中成长,舒展自由的天性。因此,本真的教育是一种灵魂的教育,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一个人若只是将自己局限于纯粹的知识,即使他学识出众,他的灵魂也是不健全的。对精神内涵怀有热切渴望的人也会学习、求知,但学习和知识对他来说只是第二位的。在雅斯贝尔斯看来,真正的教育关注的是如何调动并实现人的潜能,是让受教育者在实践中自我操练、自我学习和自我成长。而这些,是在游戏和探索中完成的。


内容简介: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关于教育的思想汇编,涉及了教育的本质、类型、任务、方式、可能性与边界,特别是大学教育的理念和任务,等等。书中充盈着雅氏关于教育的洞见,如真正的教育不是知识的堆集和智识的训练,而是人的教育,灵魂的教育,整全的教育;他提倡苏格拉底式的教育方式,强调师生间的平等尊重、互相照亮;他强调教育的目的是保持独立自由的个人意志以及对真理的不懈追求,并提出了本真的教育的方法。


作者简介:


卡尔 · 雅斯贝尔斯(Karl Jaspers,1883.02.23-1969.02.26),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存在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有:《大学的观念》(1946)和《什么是教育》,集中反映了他的存在主义教育思想。


目录:


01 章 教育作为必不可少的基本关系
02 章 教育的基本类型
03 章 直接传达与间接传达
04 章 可在有限范围内计划的教育
05 章 在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张力之中的教育
06 章 依存于整体的教育
07 章 教育的意义与任务
08 章 教育的可能性与界限
09 章 教育的必要性
10 章 作为教育之源泉的真正权威
11 章 教育与语言
12 章 教育与文化
13 章 作为过程的陶冶
14 章 科学性的陶冶
15 章 大众的陶冶
16 章 对教养的批判
17 章 教育与传承
18 章 大学的观念
19 章 大学的任务


文献缩写对照表


看看这些孩子们的外语,脱口而出如母语一样!

而且孩子完全自学,不用外教,不用家长会外语

—END—

简多父母学苑精选文章:

英语自学搞定了,数学也可以自主学习吗?

儿童若不能自学,那将是教育的一场灾难!

有自学,孩子来一打也不怕?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