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校长邦
欢迎关注【校长邦】 校长邦是中国最大校长社群,O2O社交与资源整合平台,致力于帮助校长翻过互联网、教育、组织管理“三座大山”,专注于为校长提供行业资讯与专业服务。我们追求专业、实用、即时,倾力打造一个好校长都关注的公众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德州日报  ·  突破!德州一篮球队,将代表山东参加全运会! ·  15 小时前  
德州日报  ·  突破!德州一篮球队,将代表山东参加全运会! ·  15 小时前  
896汽车调频  ·  郭艾伦再发声:对方一直在逃避,太让人寒心 ·  2 天前  
896汽车调频  ·  郭艾伦再发声:对方一直在逃避,太让人寒心 ·  2 天前  
野球帝  ·  球爹,被截肢了...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校长邦

3种说话方式,将关闭孩子心中明灯

校长邦  · 公众号  ·  · 2018-10-04 20:05

正文

我国有近4亿未成年人,关心孩子健康成长,希望孩子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是广大家长共同的愿望。但是, 如何做好“第一任教师和终身教师”,却不是每一个家长都十分清楚的。


父母是这个世界上最无法偷懒的职业,也是最需要讲道理的角色,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人们开始喜欢这样一句话: 家是讲爱的地方,不是讲理的地方。


正是这句话,贻误了太多家庭,误导了太多父母!很多父母抱怨孩子不听话,殊不知, 父母自己也有一大堆待解决的问题:


1 - 不知道如何与孩子说话;

2 - 认识不到说话的重要性,不具备会说话的基础;

3 - 存在“长辈权威”的教育理念,不把孩子当成人格独立的个体;

4 - 心态不够成熟,不懂得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

5 - 家庭教育方式简单粗暴,重复啰嗦等。


作为父母,人人都期望孩子聪明伶俐,乖巧听话。可 大部分父母觉得“孩子不听自己的话” ,有的孩子甚至对父母的话厌烦至极。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对于这种情况又该如何处理呢?出现这些情况, 父母要反思,自己的说话方式是不是出了问题。



第一种:态度强硬,独断专行

很多父母和孩子说话只有一个腔调,接受的回答也只有一种,就是不管说了什么,都要孩子回答“是”,即使说了孩子听不懂的话,也要求孩了必须得听,必须按照自已说的去做。父母父母,一家之主。父母的权威就要体现在“强硬”两个字上,很多父母就是这样认为的。


这样的状况和中国的“长辈权威”的大环境有关。几千年的封建社会, 统治阶级都强调“君臣父子”“君为臣纲,父为子纲” 这种绝对的理念, 在这种环境下,成年人通常不会把孩子看成一个人格独立的个体,而是在内心深处把孩子看作是自己的“从属物”。


正是出于这样的心理,父母通常会把自己的想法,愿望,情绪一股脑地施加在孩子的身上,而不会理会孩子自身有什么想法,愿望,情绪。


有的父母会觉得,这里说的太危言耸听了,现在早就不是古时候了,我们也早就摒弃了那些传统观念中的封建槽粕了啊。事实真是如此吗?


很多传统的理念无形的影响力比大家以为的其实要强得多。 否则,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父母在用传统的方式与孩子相处呢?这种沟通模式,在孩子年幼时,通常比较顺利,但孩子年龄在逐渐增加,他们受到了现代社会所倡导的平等观念的影响,必然会对父母以往的教育方式产生怀疑,继而难以接受和无所适从, 久而久之,父母的独断专行会让孩子越发感受到父母的爱是自私的。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孩子抱怨父母伤害了自己,感到委屈,难过,有的孩子自己一个人在屋里啜泣;有的孩子干脆摔门而去,用逃学,离家出走等方式来逃避伤害,而不愿意面对白己的父母。


最后往往出现这样的恶性循环: 父母越管制,孩子越叛逆。最终父母束手无策,孩子也苦不堪言。


这怪孩子吗?不, 我认为父母才是罪魁祸首, 正是内为有太自我的父母,才有了那么多“有问题”的孩子。 不会沟通的父母还会导致另一种孩子的存在——看似乖巧,听话,却毫无主见,原则。


有这样的孩子,父母又不满意了。可这难道是孩子的错吗? 父母既要求孩子规规矩矩、温顺听话,又抱怨孩子不够灵活,缺之创新和勇气 ,对于这样的母,我想问:“你们想让孩子人格分裂吗?”


毋庸置疑,几乎所有的父母都是爱孩子的,只是满怀一腔爱心的父母太过主观、武断和强制,让孩子感觉不到丝毫的愉悦。对干任何人来说, 缺乏理解,尊重,信任的爱,带来的只有痛苦和窒息。表现在孩子身上,就是逆反、厌倦和逃避。


扫码添加“邦妮”为好友,领取福利

↓↓↓

《课程顾问咨询手册》(121页)


第二种:内容空洞,重复唠叨

近年来,家庭教育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关注,中国父母的认识和素质也在不断提升,但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依然很多。很多父母平时说起事来头头是道,一副很明白事理的样子,可是真正遇到家庭教育的具体问题,表现却依然简单粗暴,重复唠叨。


中国父母和孩子沟通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呢? 从形式上来看,是父母不会说话。 不会说话的原因有两方面:


一方面是父母没有认识到说话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是父母不具备会说话的基础,即说话的内容和方法都存在不足。 这样的沟通必然会是无效的,孩子当然就不听话了。


父母经常告诉孩子要听话,要好好学习,要考大学。这是讲道理吗?这么空洞的道理,孩子怎么会听呢?


生活中,一个小伙子如果遇到一位心仪的女孩子,想打听人家的情况,比如年龄,直接问显得没有礼貌,而且往往会碰一鼻子灰!那该怎么做呢?懂得说话技巧的男士可能会旁敲侧击地问:“你什么时候大学毕业的呀?”这就是一个比较好的方式,得到想要的回答的概率就很高。


父母跟孩子说话,相处,如果能做到像跟恋人相处那样,动脑筋,言之有物,斟酌火候,用词,那么离成功就不远了 ,孩子也会愿意回应,配合,他们能感受到父母的尊重,这也是成功父母的魅力所在。


扫码添加“邦妮”为好友,领取福利

↓↓↓

《课程顾问咨询手册》(121页)


第三种:缺乏技巧,无视原则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