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唐诗三百首
回复你想知道的唐诗、宋词中的任何一句、作者姓名、诗词名称,就可得到整首的诗;语音也支持识别;现已收录400多首,回复1到410任何一个数字编号也可以哦。学习诗歌,陶冶情操,哪我们就开始吧,同学!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唐诗三百首

这首唐朝古词,风流千古,写出醉心山水的无限欢乐,代代流传

唐诗三百首  · 公众号  ·  · 2025-01-12 09:13

正文

《渔歌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注释】

①西塞山:在今浙江吴兴县西。白鹭:白鹭鸶,一种水鸟,好群居,多出没于湖沼水田。

②鳜(gui桂)鱼:一种味道鲜美的淡水鱼。

③箬(ruo弱)笠:用箬叶或竹篾编成的斗笠。

④蓑衣:用棕毛或草编成的雨衣。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渔父生活的词作。渔父,早在战国时期屈原、庄子笔下,就成为遁迹江湖、醉心山水的隐士形象的象征了。但同样是写渔父,表现对隐逸生活的欣羡,不同作家在不同心境下也会写出不同的风貌。中唐著名诗人柳宗元写过一首《江雪》诗,诗中所要表现的是渔翁独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钓这样一种超然物外、清高孤傲的品性,所以尽量写背景的广大寥廓和沉寂幽静:“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突出渔翁的“孤”与“独”。而张志和笔下的渔父,却是作者带着醉心山水的乐观情绪和亲切感去描写的,字里行间都浸透着一种渔父隐迹江湖之乐。一个“乐”字,构成了他这首词的主旋律。

一开篇“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在意象的选取上就与柳诗大异其趣:青青的西塞山,尽情飞翔的白鹭,落英缤纷的春水,嬉戏畅游的鳜鱼,一切都洋溢着勃勃生机。这两句虽纯是写景,但渔父之乐却也尽在其中。诗人以鲜明秀丽的色彩,富于动态的物象,捕捉春天的信息,展现春天的图画,把自己对山水之美的发现与执著、陶醉与欢乐统统寄寓其中。

前两句以浓墨重彩给整幅画面涂上一层欢乐的底色,然后才把这幅江南春汛图中的中心人物推上前台,直接点明渔父之乐:“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山水如此清明秀丽,怎能不使头戴青箬笠,身着绿蓑衣的渔父流连忘返,悠然心醉呢!这里,“斜风细雨不须归”一句最富远韵,是表现渔父之乐的点睛之笔。试想,一个只会欣赏风和日丽中的江南美景的渔父,又何足为奇呢!独有在斜风细雨中依然从容忘情地沉浸在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景色里,才能充分显示出渔父之乐的真切自然和不同凡响。

这首词在艺术表现上颇得文人泼墨画之三昧。词人是通过“一切景语皆情语”、以词入画的手法,信笔挥洒,将渔父之乐尽情诉诸于笔端。虽然从着色上,词中点染了艳丽的桃花,青色的箬笠,碧绿的蓑衣,显得过于明丽,但由于在构图上以遥远的青山、深长的春水作背景,境界就十分开阔幽深。而在色调上又将全幅画面笼罩在一片烟雨迷蒙之中,模糊了景物的边际轮廓,这就使词人笔下的画面能产生出水墨淋漓的视觉效果。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