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腾讯大学
腾讯大学的移动学习平台,为广大移动互联网用户提供腾讯最佳学习实践、最IN互联网资讯、热门业务动态、必备互联网生活指南。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福州新闻网  ·  热搜爆了!刚刚,破100亿元! ·  10 小时前  
福州新闻网  ·  热搜爆了!刚刚,破100亿元! ·  10 小时前  
歸藏的AI工具箱  ·  Deep Research 免费用户也能用! ·  昨天  
歸藏的AI工具箱  ·  Deep Research 免费用户也能用! ·  昨天  
丽水在线  ·  定好闹钟!第二批次文旅消费券来了 ·  昨天  
丽水在线  ·  定好闹钟!第二批次文旅消费券来了 ·  昨天  
三亚广播电视台  ·  网络中国节·元宵|三亚元宵节易拥堵路段公布——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腾讯大学

所以,我与阿汤哥的差距,是背后还缺个这样的男人?

腾讯大学  · 公众号  · 科技自媒体  · 2018-09-20 18:43

正文

鲁迅说过:人在江湖,总得挨刀。


而在互联网的赛博江湖中,没有刀光剑影的厮杀,只有让你防不胜防的漏洞。

科幻电影里,黑客一直是神助攻一样的存在。《碟中谍》系列中,纵然阿汤哥有9条命外加黑科技防身,但如果没有背后黑客班吉的BUFF加持,恐怕也撑不到第6集。



在电影中,黑客们似乎都是拯救世界的好帮手;而现实中遇上黑客,好像并不是一件多么浪漫的事情。


还记得2017年那个夏天,WannaCry的勒索病毒肆虐了诸多高校,不少毕业生的论文被锁,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一年来的心血转眼间付之东流,留下撕心裂肺的哀嚎。



然而一年过去了,这款曾席卷150个国家的30多万用户,造成损失超过80亿美元的特索病毒还在祸害人间。就在上个月,台积电还惨遭其毒手,数家工厂被迫停产,要不是处理得迅速,恐怕诸位心心念念的iPhoneXS就要“凉凉”。

比起祸从天降的WannaCry,年初Facebook的数据泄露案更是“灭人于无形”,那些本以为社交网络的大数据能带来便利的网民,却被人玩弄于股掌之间。


国际网络安全专家Bruce Schneier曾在他的《隐形帝国》一书里写道: “Facebook只是根据按赞的动作,就可以推测一个人的种族、个性、性向、政治意识形态、感情状态和药物使用情形……” 尽管小扎同学一脸无辜,恐怕也难掩平台背后日益严重的信息安全隐患。


数字化算法给我们布局了“楚门的世界”,然后在全民畅游的互联网大浪中缺德地扯泳裤,只有潮退了,你才发现有这么多人在裸泳。


根据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2018 年上半年,国家信息安全漏洞共享平台收集整理的信息系统安全漏洞累计 7748 个,较 2017 年同期的 6653 个增长16.5%,可以证明我们的顾虑并不多余。

8月27日,在腾讯大学直播的第四届互联网安全领袖峰会(Cyber Security Summit 2018,简称CSS 2018)上,一直关注网络安全领域的大师Bruce Schneier,通过视频给大家带来了一场诚意满满的演讲,告诉我们 万物互联的时代,该如何保障自己的信息安全?


小腾老师已经帮大家整理好了演讲干货,一起来看看吧!



今天,我想谈论的是计算机安全的未来。我们跟计算机的关系正在发生变化,现在计算机已经深入了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所有的东西都变成了计算机,你的智能手机是可以打电话的计算机,你的冰箱是可以让东西保鲜、制冷的计算机,你的微波炉是可以加热食物的计算机,这就是互联网的世界。



由于计算机已经被嵌入到各种设备,计算机的安全已经成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东西,这意味着我一切有关计算机的知识,都有了用武之地。

我将会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我的看法:


第一,目前很多软件漏洞百出,存在很大安全隐患。我们会看到每周、每个月都有安全软件的升级。这背后的原因,是我们不知道怎样在一个大家能接受或者愿意支付的价格基础上,写一个安全的软件。因此,一般的软件上可能会有成百上千个BUG,而这些漏洞会被利用,现在如此,以后依然如此。


第二,我们设计因特网的时候,本就没有安全的概念,因特网本来就有接触的障碍,你必须是专门研究结构的成员,或者是某公司的成员才能接触到因特网。这意味着设计者刚开始根本不需要担心安全,但这造成了巨大隐患。因为我们现在用的很多协议,它本身是不安全的,因为这个决定是来自于二三十年前。



第三,关于可扩展性。可扩展性意味着你无法限定一个计算机化的设备的功能,比如说在我小的时候,家里墙上挂着一个黑的东西,它就是电话,没有其他的功能,现在的电话除了通话,还可以实现很多你想要的功能,因为它是可扩展的,它可以运行很多软件,但是,这些软件的安全性又由谁来保证呢?


第四,计算机系统的复杂性就意味它易攻难守,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你攻击一个复杂的系统远比防御它要简单得多,你只要找一个方式攻击就可以了。但如果你要是防御的话,你得想出无数的方法,来应对五花八门的攻击。



这同时也意味着测试漏洞是困难的,因为要测试的东西太多了,这就是计算机安全的现状。

现在,计算机安全的环境正在改变,我们除了要面对技术问题,还要面临管理问题,因为新的计算设备正在做不同的事情。可以想想大部分计算机的安全,我们关注的就是保密的事情,数据窃取,有人偷你的数据,比如说用这个数据威胁我,这并不算是什么新闻。


如果它造成的是有关生命安全的损失,这个威胁就严重很多:我的确会担心如果有人攻击了医院,窃取患者的信息,甚至修改我的血型;我也会担心,有人会攻击我的车,打开蓝牙窃听我的对话,甚至让我的刹车失灵。这些威胁之所以更严重,是因为它真正会对生命财产造成威胁。



请试想一下,它也可能是同一个CPU,或者同一个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又或是一个相同的漏洞、攻击工具,因为计算机的使用方式不同,它的攻击效果和损害程度是不一样的,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思考的内容。比如说医疗设备、汽车、飞机、无人机,所有的这些都是会影响到人员财产生命安全的系统。


计算机的失效可能是不一样的形式,比如说一系列的设备可能会集体失效。我们不仅仅说的是一辆车,所有车的刹车都失灵了,所有现在生产的车都是采用同样的模式,一个漏洞,就会造成巨大的混乱。



与此同时,现在的计算机也被运用到更加复杂的领域。我们的计算机和电话是安全的,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像微软、苹果、谷歌这些公司的工程师,他们在设计之初就十分关注安全;其次,这些公司会不断发现漏洞,然后会打补丁。


但其他生产低成本智能设备的公司呢?比如说玩具,它们的设计经常委托第三方,因此有很多安全问题,我们依赖于打补丁来保持它的安全,但是有的补丁确实是不能打了,因为现在在互联网上加入的设备越来越多。


试想一下要启动一台1976年的电脑,并且保证它的安全,你估计会对这台老古董手足无措吧?如果你要是不打补丁,就不能保证它的安全。而我们不知道怎么打补丁,并且还有很多认证也失效了。


认证本身就很细琐,我们再看一下这些设备或者服务器的认证,我们要做的认证会是爆炸性的增长,有很多东西也需要认证。比如说自动驾驶的汽车它会需要跟交通信号或者道路科学,这里面涉及到的认证是成千上万,几百万,这是一个规模级的认证。



目前来说, 即便我不在, 我的电话跟我的车也可以自动认证,因为在最初设置的时候是我参与的。我有1000多个IOT的设备,它们会有相互之间的认证,总的认证可能是几百万,几千万。现在如果要有其他的IOT的设备,你说对你的苹果的设备,这个东西也是不能升级的。


所以这就是一场安全的风暴,我们的安全现在失效了,因为太多的东西连到了一起;我们也愿意生活在这样的一个技术空间,因为这里不需要监管。而这种环境是不可持续的,所以我想这里面存在政策的问题,我们的政策得正确,这个非常重要。


针对日益严峻的信息安全风暴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