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家国:家庭中「父、子、兄、弟」即是家国。
2.国家:国家是由许许多多的家国所组成。
3.安:暗室无欺,人人过的心安理得的生活。
4.定:定律,安定。国家制定「礼仪规范」,人人得以遵循,社会国家安定。
是一个家庭,就是一个小的国,一个国,就是一个大的家,中华民族就是由不同民族、家庭组成的一个大家庭。家庭是国家、社会的基本细胞,当每一个小家都安定的时候,大的国家就和谐了。
举凡只是一个小家庭,甚而到一个大国家,只要人人遵纪守法、尽孝道、知书达礼,一家人就能快乐平安的过好生活,政府治国不是以典章制度来统治百姓,而是施以「纲常伦理」的仁德之政,让百姓遵循「礼仪规范」。
《大学·传九章:释齐家治国》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
《大学》说:君王在自身家修习「仁、义」的内涵;全国的相、臣、民都会努力的修习「仁、义」的内涵;君王在家庭中修行「谦让之道」;全国的相、臣、民都会努力的修习「谦让之道」。君王在家庭中贪渎、暴戾、恶言恶行,全国的相、臣、民都会学习君王的恶言恶行,还认为是正确的行为,全国就会乱成一团;所以国家的兴盛衰败,就是君王的言行举止及施政方策,是以「纲常伦理」的正道或是违悖「纲常伦理」的正道而定。
引申:在一个家庭中,父母就是“君王”,决定全家的风气。
父母修,子女正,家道齐,天下平。
1.修:修身,去除人心的四心物「贪、嗔、痴、爱」。主修八德(孝、悌、忠、信、礼、 义、廉、耻) ,落实、力行在五伦(夫妇、父子、兄弟、朋友、君臣)中。
2.正:端正人格,格物、致知。格除「贪、嗔、痴、爱」四心物,回复到人性之初的「良知、良能」。
3.齐:齐家。家人齐心同修「纲常伦理」,夫倡妇随,父慈子孝。
4.平:和谐发展。
父母勤修炼中华文化的儒家思想「纲常伦理」,夫倡妇随,父慈子孝,子女为人处事自然端端正正。
子女品德操守端正,家道自然兴旺,因此,父母的德性、操守,关系着一家的运势好坏,更关乎着国家的兴衰,甚至于到全天下,人人都能和谐共处,迈向世界大同的境界。
《大学·传七章:释正心修身》
「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想要成为端正的人,就要学习修身养性,以八德为师,端正我们纷乱、污浊的心,我们的心端正了,『起心动念』自然端正,『起心动念』端正了,『言行举止』自然端正。」
《大学·经一章:八条目释疑》
“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