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乌云装扮者
世界、黑色趣味和明亮内心。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界面新闻  ·  “东北雨姐”,极速坠落|界面人物 ·  昨天  
差评  ·  非法测绘,危害为啥这么大? ·  4 天前  
张雪峰老师  ·  #国考 ...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乌云装扮者

读这本书,获得一种当妈的感受

乌云装扮者  · 公众号  · 热门自媒体  · 2017-11-11 12:03

正文

即将分为五个部分向你介绍一本书。正因为“永远不要以封面判断一本书”,此处没有封面图。


1 宏伟计划


去年这时候我结束旅行回北京,因为没有地方住(先前的房子退掉了),一下飞机就直接住进我的编辑肖海生家里。我稍微安顿了两天,直到无法忍受他满屋的藏书给我带来的文化压迫感,转而躲进了市区的酒店。


但我们就是在两天时间里想好了书的内容方向、形状和时间规划的,我表现得非常业余,“版税高吗?”“不高。”“哦,那不出了行吗?”“不行,你合同已经签了。”


因为我对“出版一本书”没有任何概念,一切都是从头开始。


首先,我从他的书架上,那些取之不尽的书籍中,挑选了很多“样本”。我们看到一本狭长的、精装的诗集,那是欧版书籍通用的一种开本,手感好,好到我想把书抛上天、原地慢动作旋转一圈再接起来。我便威胁编辑说,如果出版社不是用这种开本,我就不把书签给你了。


然后我们假装很热情地讨论了书的内容——我们都知道,这本书将收录我过去在社交网络中的稿件,海生既是我的前同事,也是长辈式的朋友,对我过去的所作所为已经很熟悉了。除此以外,我想尽可能多地使用图片,仿佛我真正的目的是为了成为摄影师,而非写文字的人。


时间上,我们觉得次年六七月上市是最好的,正好赶上暑期,正好可以骗取一些无所事事的中学生、大学生的零花钱,一人买一斤。


我计划好了,应该找最讨厌我的人为我写腰封。于是读者将可以看到,腰封上写着诸如此类的话:


“陈词滥调,这是我见过最不会追热点的公号。”


“连我妈都不太想推荐。”


“我没有见过比这更喜欢说自己得了抑郁的人,抑郁有什么了不起?”


“这个人骂过至少十家媒体,我呼吁这些媒体不推荐他的书。”


以上设想均没有实现。



2 新名字的故事


获得全票通过的书名是《我很好啊妈》,这是我公号里拖稿最严重的栏目之一,但这个栏目以信件的形式,记录了我在长时间的旅行过程中,能让我妈知道的一些事。(不能让她知道的或是见不得人的,则没有收录进来。)


但是很快,出版社觉得,书名中间要有个逗号才行,于是就变成了《我很好啊,妈》——我猜测,他们可能是怕读者在念书名的时候,因为不会断句而断气。


那就加个逗号。最终,这本书就叫《我很好啊,妈》。


这就是我要为你推荐的书。


有位我分不清是在挤兑我还是支持我的读者说:“买这本书,可以获得一种当妈的感受。”我甚至发现了,有些人刚看到书名,就坚持认为这是一本母婴读物。一些精神失常的人甚至凭此判断,我是个妈宝,书绝不能买。


你可以想象,对于喊“妈”这件事,很多人都开不了口。或者说,很多人觉得当自己长大到一定岁数,就不能喊妈了。(他们不想自己洗碗、出门前找不到钥匙,或是想不起来西红柿炒鸡蛋怎么做的时候除外。)


书主要分为了四个部分:信件、游记、评论、随笔。全部的稿件,得益于我此前的编辑工作,不仅展现在媒体写作(自以为是的)风格上,还展现在我经常出差、糟蹋世界的足迹之中。书的编辑在选取文章时,尽可能抛弃了我张牙舞爪的那些文章,保留了温柔、善良的文章。因此,如果你是个陌生读者,会觉得我是个善良的男孩儿。


那我是个善良的男孩儿吗?


承认自己善良,就好像是承认自己长得不好。


我不承认。



3 决定性因素


我对于博主出书这种事,打心底瞧不起。甚至亲自批评过:大部分人只在互联网中生产垃圾,但很多出版社并不生产垃圾,他们只是垃圾的搬运工。


无论如何,我说的那些脏话再也收不回来了,现在自己也要出书,真是想不到自己也有今天。所以我的书,不能说是博主的书。必须对外说是“媒体人”或者是“意见领袖”的书,虽然这并非完美地解决了问题——因为很快,有人针对“意见领袖”四个字展开了激烈的批评,认为我参与了恶意营销。


编辑担心地问,那要不要把这四个字撤下来?


我说,不用。反正中国的意见领袖(KOL)都是自封的。我自封。


最终,我在“撸狗意见领袖”、“朋友圈意见领袖”、“青年文化意见领袖”三个选项中,大义凛然地选择了最后一项——生而为人,我可以得罪青年和文化,但是不能伤害狗和朋友。


对于那些在双十一中花掉了毕生积蓄、却忍不住想看看我是如何伤害了青年和文化的人来说,一个巨大的好消息是:即使你买不起这本书,但书的所有文章,你都能在我的公众号里找到电子版。


听上去很奇怪:既然如此,在公号里看不就好了,为什么还要出书呢?


我的亲生朋友们,曾经试探性地问我上面这个问题。


我说我不知道。


“但你一定要想清楚这个问题哦,因为会有人问起来的。”


“那我就说,我从来没有开过打赏,现在要给我还钱了。”


“不不不……你,你可千万不能这么说。”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在我拿到“样书”之后才浮出水面的。


有一个下午,在我的书因为各种原因延误了大概三个月的时间后(期间我自己都预告了三次;亚马逊、京东、当当很早就开始预售;书的序,即王锋老师的文章,已经在九月份就登上了 GQ 杂志的卷首语;又碰上了国内纸张大规模涨价),湖岸出版的景老师突然要给我寄“样书”。


所谓样书,就是印厂在大规模印刷前,发给编辑、作者最终确认的书,如果编辑、作者觉得这本书很烂(很可能发生),有权利在最后关头阻止这本书的出版。


我拿到样书的时候,发现我开头所说的那些宏伟的设想,在“样书”身上全都消失了。


我哭了一小会儿。


哭是因为窃喜:这本“样书”比我那些神经兮兮的设想,好得多。


1、书的整体轻得让我怀疑这书什么都没印,但实际上,这是 288 页瑞典轻型纸构成的。瑞典轻型纸只能是由生长在瑞典的杉木纸浆制作,而它的特殊纤维直接导致了,即使是轻薄的纸张,印刷的图片也不会透过背面、影响文字的阅读。


2、这是一本线装书,是那种可以在桌上摊开而不会自动关上的书。


3、我在过去几年中拍下的最喜欢照片,一张都没有落下。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编辑倾尽全力,似乎是为了说服你似的,从过往发布在社交网络中的文章里精选出五十篇文章,这些文章拼凑成了一个羞涩的、生态友好的男孩,好像在说:


“要不然,我们做个朋友,我不坏。”



4 讨厌的我


如果非要问我,在传统媒体的工作为我的写作带来的最大影响,我会说是“不取悦”。


我不喜欢拉拢人,我也不是用公众号来交朋友的。互联网中的意见领袖、博主、网红们,并非全然地展示着自己的生活,因为在现实之中,才有更真实的自己——在社交网络中,我们都呈现出一种“演绎型人格”,也就是说,我们不太可能把“不招人喜欢”的那一面,展现给大众。


如果你一旦变得真诚,就会导致两种结果。


1、读者喜欢你,甚至会坚持看完那种你连图也没配的文章;


2、读者离你而去,因为他们发现了你身上那些不被人喜欢的部分;


我想了想,有时我真是个讨厌的人。


过去几年,我盯着新媒体的变革不放,批评过很多从业者;我批评那些没有坚持创刊价值的杂志,虽然我本来是热爱杂志的人;我对那些让人深受其害的网络话题冷嘲热讽;我看到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也将继续展开批评,绝对不饶人。


我的讨厌还体现在,我的好意都是没心没肺的。


我推荐过很多好东西,书,值得你看的公号,商品,旅行目的地;我和很多人联合发起过活动,成为暂时的合作者;我几乎是义务地给很多人(社交网络培训、或是营销上的)帮助,虽然后来他们也没有帮助过我;我经常对外示弱,我对心理疾病的抗争,那些抑郁的情绪,以及从个人经验出发的对策和辅助;那些甚至留言说自己被激励过的人、学到了什么的人,那些博主、媒体人、公关从业者,会在某个时刻故意提醒我他们将离去,并逐渐消失。


甚至我连续两次被媒体采访,不同的记者甚至当面和我说过同样的话:我关注过你,后来取消了关注,因为不喜欢你了。


有的人甚至因为无法忍受我的朋友、读者对我的吹捧和炒作,决定给我点教训看看——对外宣称,我是一个被朋友过渡保护的人,这甚至超出了朋友的范畴,是把你当儿子看待、一种很畸形的爱。


“他们保护我什么呢?”我问。


“保护你那种让人讨厌的品质。”


以上各项展现了微信公号作者需要面对的心理创伤。


没关系,网络姻缘一线牵,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我们都是“不重要的人”。



5 感谢陪伴


夏天,我带上五百张明信片前往那不勒斯,这些明信片上写着“感谢陪伴、梦想常在”,作为答谢寄给一些读者。


这句话是我在过往寄给读者的明信片那种使用频率很高的话,写了五百遍的话,当然不是随便想出来的:在我看来,“陪伴”更能说明互联网作品的本质。


社交网络让我们进入了一个交互式的写作氛围——似乎这已经成为可能,即我们参与了他人的写作过程;今天我们从别人身上得到的,会以灵感的形式短暂地停留在我们身上。灵感是最重要的,灵感是比情绪、经验更有价值的东西,不要站队,要坚信自己的核心价值,让陌生人获得灵感、一种氛围,他们会记得这种氛围——最有可能让陌生人发生联系的东西。


虽然我唯一没有想到的是,新书发布一周的时候,正好赶上了人生当中比较艰难的时刻。我一边处理公司的问题,一边四处和媒体见面,一边见缝插针地为客户写软文(但没有写完),一边和情绪上的“黑狗”做斗争。


直到有一天晚上,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夏日大作战》,在情感的范畴里,那个晚上就像这部动漫的最后几个镜头。我突然被很多人 @ 了起来。原因是,读者陆续收到了书,决定把这个消息告诉我。



在《我很好啊,妈》这本书里,很多都是你评论过的文章,是让你想起自己为什么关注过我的文章,是你点过赞的文章,是你转到朋友圈、表达过观点的文章,是你开始觉得我讨厌的文章,甚至是导致你买了一张机票、飞往巴塞罗那的文章,也可能是导致你给我投过工作简历的文章。


我把这本书推荐给你,不只因为它是我的书,一定程度上,也是你参与过的书。


愿这本书也交到新朋友,如果你是老朋友,也欢迎你回来。


阅读愉快。


乌云装扮者


To see behind walls. 

To draw closer. 

To find each other and to feel. That is the purpose 

of life.


世界、黑色趣味

和明亮内心

点击阅读原文

购买本书


感谢我妈给我灵感,感谢出版社和出品方、编辑,感谢读者团结,感谢朋友,感谢苏珊,特别感谢王锋老师作序推荐。


感谢客户,是你们没有催我稿子,我才有更多时间用于自我吹捧。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

欢迎告诉更多的人


请识别二维码关注


欢迎在微博上关注我

@乌云装扮者


个人联系方式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