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妹们,上桌吃饭的感觉就是爽啊!
别误会,不是指过年过节上桌吃饭,现在谁家吃饭敢不让女人上桌?
我指的是,越来越多的女性正在进入从前被禁止的领域,争取到来之不易的话语权。
今年脱口秀女演员扎堆爆发就是很好的例子。
前有老将颜怡颜悦吐槽女孩的名字没有动词,小鹿穿上婚纱吐槽男友不靠谱;
后有新秀漆漆当场“调戏”郭麒麟,菜菜痛陈月经羞耻,直言上节目只为“赚经费”。
就连鲁豫也因为节目上的高质量发言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成为一众女脱口秀演员眼中的“最理想嘉宾”。
曾经,“幽默”被视为优质男性的专利,而“搞笑女没有春天”则是社会共识。
贾玲初入行时,还没有女人台前讲相声的先例。后来她在相声界小有成就,但质疑声从未断过。
现在,她不仅一跃成为中国最卖座的女演员&导演,还带着妈妈李焕英的名字闯进好莱坞。瘦下来的她依旧幽默,唯一不同的是,她在幽默的同时,还保有了美丽的权利。
这就是女人争取上桌吃饭的好处:
说三道四的人,你一脚踢开;饭桌上几菜一汤,都听你的。
在脱口秀的场域里,这份好处愈发明显。
聊起美女,漆漆表示,我和刘亦菲都是美女,只是美的不一样罢了;
聊起减肥,山河说自己根本不想减肥,听到男同事说想娶瘦下来的自己,吓得赶快多吃了两口;
聊起顶流,唐香玉说,女的,三十多岁没工作也没对象,往村口一站就是顶流。
瞧瞧她们的骄傲脸,小浪我真的爱死了!
真得感谢这些勇于在舞台上展现真实自我的女性们,她们的存在狠狠击碎了诸如“XX女没有春天”之类的鬼话。
这些女人往那儿一站,别说春天,整个四季都要拜倒在她们的麦克风下。
就因为这些女脱口秀演员,最近我迷上了看千人千面的女性群像。没想到在一本法国绘本里,我竟然再一次感受到了这种女性群像的魅力。
就是这本▼▼▼
这本书向读者介绍了34位公主,但这些公主跟你想象的可能不大一样。
比如书中有一位叫做“话多要死”的公主,她是个话痨,还喜欢爆粗口,所有的追求者都被她吓跑了,连父母也不待见她。
但就是这么一个看起来不太讨喜的女孩,在战争年代立了大功——因为她的输出技能实在太强悍了,用中国的典故说就是“河东狮吼功”,硬生生逼退了对方的千军万马,大耳朵士兵尤其怕她
▼▼▼
这种反差感极强的公主在书里比比皆是。
一边翻这本书,我一边感慨,原来20年前就有这么生动的女性群像了。
(前方高能,不幽默的大人请速速离场!)
进入正题前,必须先提一下本书的绘者——
海贝卡·朵特梅
。
熟悉小浪的读者们对这个名字一定不陌生,相信很多人已经是她的忠实粉丝了。
海贝卡出生于1971年,是法国著名绘本作家和插画师,毕业于巴黎国立高等装饰艺术学院,被誉为“法国绘本天后”。
她的创作面向全年龄段,兼任广告和电影制作,代表作有《被遗忘的公主》《我等你》《拇指男孩的秘密日记》《一秒钟》等,全球销量超过300万册。
目前,后浪已引进出版了“海贝卡”系列中的四本——
《我等你》
《人鼠之间(绘本版)》
《一秒钟》
《被遗忘的公主(二十周年纪念珍藏版)》
而今天我们要介绍的这本《被遗忘的公主》则是她的早期代表作。
本书2004年在法国首次出版,立刻成为欧洲现象级畅销书,曾被翻译成20余种语言,销量超60万册。
虽然已经出版20年,但这本绘本常看常新,放到当下来看依旧意识超前。
它是一本颠覆传统的另类童话绘本。这本书以“伪”公主百科全书的形式,为34位公主撰写了人物小传。
她们名为公主,实际上,都……有点怪怪的。
除了开头介绍过的“话多要死“公主,她们中还有
▼▼▼
典型i人,不爱社交。每次饭局或舞会刚结束就立马开溜,躲进书房读书。出口成章,优雅至极。
▼▼▼
喜欢舞刀弄剑,爱好赛马,跟人掰手腕是她的强项。她还是勇敢的前亚马逊女战士,血里带风,杀伐决断,发明了
全自动苛努刑鞭。
▼▼▼
独居在用水晶与冰块建造的巨大宫殿里,掌管着名震四方的制镜王国。她发明了白雪公主后妈用的魔镜。哦对了,那面镜子的学名叫“马屁镜”。
▼▼▼
体弱多病,笨手笨脚,一笑就扭伤脖子,碰过的东西都会被她弄坏。她还爱赌气,所以被大家孤立,独自在一座小岛上生活。为了逃出孤岛,她建造出了一架齐柏林飞行船。
▼▼▼
一口气能吃下十二道甜点,饿到能吃下整个大地。宴会主人都怕她。她能与巨人为友,因举办了最具创意的宴会获得公主界的最高荣誉。
聪明的读者可能看出来了,这些公主身上总有一些不讨喜的“缺陷”。
不同于传统童话里那些娇俏乖巧、能用歌声招来小鸟的标准美人,她们往往代表了
传统刻板印象中不受欢迎的女性
:唠叨、贪食、笨拙、书呆子、拘谨严肃 、野蛮、任性、疯疯癫癫、野心勃勃……
但是在书中,她们大方畅快、我行我素。
她们无须成为别人眼中完美的女儿、妻子或者母亲,只需要忠诚地做100%纯粹的自己。
于是,
她们的奇奇怪怪,都
变成了独特的存在。
你看,在荧幕前理直气壮地说出“不仅要上桌,还要吃饱”的漆漆,现在多受欢迎?
生下来“八斤八两”,全家为之骄傲的山河,现在是所有女生的不内耗榜样。
试问,谁不想成为这样的公主呢?
最近脱口秀演员小鹿讲了一个很动人的段子,相信许多女孩都有共鸣。
她聊的是“爱自己”这个话题。
小鹿发现她不够松弛的根源可能是因为不爱自己。她试图和自己对话,却发现另一个自己像渣男一样喜欢敷衍自己。
她的演绎应该戳中了很多东亚女孩的心病。
是的,相比于“做自己”,“爱自己”对很多女生来说可能更难。
一定有许多女生一边在“做自己”,一边又在“恨自己”“骂自己”。
就像小鹿一样,既觉得自己“认真勤奋”“段子写的又好又快”,又觉得这样的人“让人压力好大啊”。
这种“想成为自己”,但是又“不想和自己做朋友”的矛盾,让很多女孩陷入了长久的内疚与自责中,仿佛“做自己”和“爱自己”就像甄嬛和华妃,一山容不得二虎。
也许归根结底,是因为她们在执意“做自己”的成长过程里,接收到的正面反馈太少,以至于每往前走一步都要怀疑自己是不是错了,是不是妨碍到了别人,是不是不招人喜欢。
这几年网络上流行一个心理学词汇——“内在小孩”,可以用来解释这种现象。
什么是内在小孩?既可以理解为我们在成长过程中遇到过一些伤害,这时我们的一部分自我会停留在那个时期,成为一个“内在小孩”。这部分的自我会保留当时感受到的负面情绪,并会对未来的成长产生持续的影响。当然也可以把内在小孩理解为我们内在的天然感受,是我们作为一个自然人最本真的欲望和渴求。
之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内在小孩”这个概念,且以女性居多,正是因为在女性的成长过程中,对她们天性的压抑和打击太过普遍。
电影《芭比》台词,图源:小红书博主@兰别古
太能吃了不行,会变胖,不好看,不爱吃东西也不行,会被说前胸贴后背,没有女性的曲线美;
太爱玩了不行,会被说疯疯癫癫,没有女孩子的样子,不善于交际也不行,会被逼逼性格无聊,没有女人味;
太有野心了不行,会被人规劝“女孩子太强了嫁不出去”,没有野心也不行,因为旁人会直接将你定义为未来的“家庭保姆”。
爱漂亮不行,上学的时候会被说爱打扮耽误学习,上班了会被认为是花瓶徒有其表,不爱打扮也不行,总有人吐槽你没有女人味,连不化妆都会被说成是不尊重人。
女孩子好像做什么都不对。不论什么样的个性,都有一百种PUA话术在背后等着蛐蛐你。
电影《芭比》台词,图源:小红书博主@兰别古
她们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地长大,但原本的天性早就被磋磨殆尽,或是被抛掷脑后,她们的“内在小孩”可能一直蜷缩在内心深处某块黑暗的角落。
而《被遗忘的公主》最妙的一点,就是
把这些女孩的“内在小孩”都具象化了。
这本书里千姿百态的公主,就是每个女孩们独一无二的“内在小孩”。她们可能有的贪吃,有的贪玩,有的爱漂亮,有的从小就被说是假小子,喜欢舞刀弄枪。
看这本书的过程,也是回溯自己成长的过程。回溯过去是为了更好地改变当下和未来。你也许会发现,自己曾经和马杜芙公主一样,那么恣意生长,恨不得让整个世界变成自己的舞台▼▼▼
或者,曾经渴望像若马·吉卜赛公主那样自由,拉着一辆破篷车四海为家,缺钱了就卖艺表演,高兴起来就把自己系在一根绳子上,然后任自己旋转、旋转、旋转……直到能触及星星▼▼▼
也许你也曾幻想过发明一种只属于自己和好闺蜜之间的语言,讲些只有女孩能听懂的话,比如某个男生很可爱,说你胖的人真可恶,数学老师的新裙子很漂亮,爸妈不让女孩学武术你偏要学……在书中,公主们的“
国际扇语
”帮你完成了儿时的梦想▼▼▼
是从哪一天起,你把心里的那个公主给忘了呢?
不过没关系,这本书会帮你回忆起曾经的自己来。
希望你看完这本书后能多出一点自信——
大胆爱自己,让“不配得感”见鬼去吧!
当然,也很欢迎把这本书送给你的女儿、姐妹、妈妈。
找回“内在小孩”,重新做公主这件事,什么时候都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