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汀作为改善ACS预后的重要药物,急需规范管理。ACS后的6~12个月内,属于高危期,患者致死性和非致死性缺血性事件的复发风险仍大幅升高,此时应给予强化他汀治疗。Liu Z.等在Clean研究中评估了亚洲患者接受PCI后高强度阿托伐他汀的疗效发现,阿托伐他汀治疗1年,40 mg/d较20 mg/d显著降低ACS患者MACE事件率达40%(图2),同时,阿托伐他汀40 mg/d 和20 mg/d治疗1年的安全性相似。Liu Z.等的另一项研究发现,在伴有糖尿病的ACS患者中高强度阿托伐他汀(40 mg/d)相比中等强度阿托伐他汀(20 mg/d)更能降低MACE事件发生率,升高HbA1c,且长期治疗安全。提示对于我国ACS患者,1年内给予强化他汀治疗将有利于改善预后。
图2. 高强度阿托伐他汀显著降低ACS患者MACE率达40%
结合2016 ESC/EAS血脂异常管理指南和中国探索,启示尽早启动他汀(入院24小时内启动)+高强度他汀+长期治疗(6~12个月)应作为我国临床ACS患者他汀治疗规范的主要内容。而相较于其他他汀,阿托伐他汀在ACS患者中拥有强有力的循证学证据。MIRACL和PROVE IT研究均取得阳性结果,证实了早期给予高剂量阿托伐他汀可为ACS患者带来显著获益。2013ACCF/AHA/STEMI指南也指出,在现已存在的他汀中,也只有高剂量阿托伐他汀被证实能够在ACS患者中降低死亡率和缺血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