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3系飞行员
一起学习空客机型知识,共同进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鲁中晨报  ·  恭喜!他们结婚了 ·  18 小时前  
山东省交通运输厅  ·  京杭大运河台儿庄段:“黄金水道”再启繁忙新程 ·  20 小时前  
德州晚报  ·  东方红路一路段,今起封闭施工! ·  23 小时前  
鲁中晨报  ·  事关房地产,淄博最新要求 ·  昨天  
山东省交通运输厅  ·  特斯拉到访山东高速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3系飞行员

飞机推出过程中,可以起动发动机吗?

3系飞行员  · 公众号  ·  · 2021-01-03 21:03

正文

送飞机的机务视为“指挥员”,有点酷。但是,这或许适合于军航,或许来自于乘客的想象,或许在一些特定的环节中也确实应当是指挥者,而在起动发动机这件事上,机务应当降级成“联络员”。


这个话题的背景是这样的:在一架飞机推出机位的过程中,机组询问地面机务:可以起动2发吗?机务同意以后,机组起动2发,但是牵引车司机随即停止了牵引,并要求飞机必须关车。事后,机务收到了机场和飞行部两边的“投诉”……



原来,对于如何牵引飞机,不同的机位可能有不同的规则。在大多数机位,牵引车推着飞机走出了一个90度的弧线之后,即可以撤离;但在一些特殊的机位,有可能先推出一个弧线,再往前“拖”一段距离。


在推的过程中,在牵引车是正常的、机务保持了安全距离的情况下,那么起动发动机是相对安全的。而在拖的过程中,发动机将主动接近位于前方的机务,机务应当保持与牵引车同步的步行速度。 在拖的过程中,如果发动机是运转的,而机务意外地跌到或者走慢了,那么他的生命将受到发动机的威胁。 为了避免发动机被不恰当地提前起动,许多机场会发布关于“特殊机位运行规则”的通告,作为正常运行规则的补充。


所谓正常运行规则,体现在地面单位的标准作业程序中。在这些程序中,地面戴耳机的机务被视为“指挥员”, 他对于是否可以起动发动机具有决定权 ;如果我们用飞行员熟知的 in command 这个说法来表示他的权力,能更好地理解这一点。但是, 牵引车的行进路线和方向却是完全由司机负责的,并且无须告知机务;而另一方面,起动发动机也无须征得司机的同意。 这两方面的事实,在大多数机位是没有问题的;但在需要先推后拖的特殊机位,就带来了麻烦。可以说, 对于这名机务来说,不恰当的权力绝不是好事,某种程度上讲反而是“锅”,给他自身的生命安全带来了风险。


这些作业程序,既来自于具有行政约束力的管理程序和上级规章,也来自于制造商的AMM,但是这两方面的来源,都没有要求起动发动机应当征得司机的同意。 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做点儿改变,把戴耳机的机务从“指挥员”降级为“联络员”呢? 他的职责不是决定是否允许驾驶舱起动发动机,而是通过观察和沟通来作出判断,然后向驾驶舱报告地面是否安全;驾驶舱根据飞行操作程序和运行需要来决定是否要起动发动机,而机务只是地面上的辅助人员。在这种情况下,飞行员才是 in command 的角色。


目前空地对话是这样的——

驾驶舱(申请):地面,我可以起动2发吗?

机务(同意):驾驶舱,你可以起动2发。


在这样的对话中,机务像是指挥官,貌似很有权威,然而承当了不恰当的职责;而机组也在这种对话中忘记了自己的角色。在未来,机务回归了辅助人员的身份,空地对话将有可能是这样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