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从塞北到西域:重走沙漠古道
著 者:[美]欧文·拉铁摩尔
译 者:王敬
出版社:上海光启书局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2024年5月
内容简介
本书是1926年拉铁摩尔从塞北前往西域的游记。他就像一个中国商人那样,说一口流利的中文,组建了一支拥有九头骆驼的商队。他从张家口出发,沿着明清时期形成的商路,经呼和浩特、大青山、百灵庙、阿拉善、额济纳河、黑戈壁等著名坐标,到达新疆古城子。他不仅记述了沿途风光之美和商路之险,更把目光投向那些原本不会在历史中“留下声音”的人:驼夫、商贩、流浪汉、沿途居民……正是这次旅行,成为他走上学术之路的契机。
作者简介
欧文·拉铁摩尔(1900—1989),汉学家、历史学家、地理学家,在中国度过童年和青年时代,多次在中国各地游历,曾担任哈佛燕京社研究员、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利兹大学教授,曾于1937年访问延安,1972年应周恩来总理邀请再度访华。他主张以平等客观的态度看待中国,在美国是与费正清等齐名的“中国通”学者。他破除“华夷”之见,一视同仁地看待长城内外的中国历史,其学术研究成果具有深远的影响。
译者简介
王敬,中央民族大学历史学硕士,甘肃兰州人,现居于呼和浩特,为译本书重走拉铁摩尔1926年塞北之行的部分路线。
名家推荐
拉铁摩尔的记载十分详细,对呼和浩特、百灵庙、阿拉善等地的描述相当丰富,很多是早已被遗忘又未曾被记载的事情。他对驼商的细节描述十分珍贵,驼商是中国北方向西方进行贸易的重要方式,而文献记载很少。本书与《下天山》一起,反映了拉铁摩尔的三个学术特点:他以实地考察著称;他善于思考,将历史与地理两种眼光结合起来;他深入中国社会,与中国各类人群深入接触。这些特点在研究中国问题的西方学者中是出类拔萃的。
唐晓峰
无论是对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历史感兴趣的读者,还是喜爱阅读相关地区旅行文学的读者,这本书对他们而言都是一个宝库。书里对晋蒙商队以及从内蒙古到新疆的商队的记录,恰在铁路和公路时代出现之际,是大的时代变动发生之时极为难得的记录,对今天的研究者来说也是非常宝贵的史料。
罗新
目 录
出版说明
一个“20 世纪人”眼中的中国与世界——“拉铁摩尔著作集”代序
1995年版导读
1975年版序
1929年版序
第一章 通向亚洲腹地之路
第二章 塞北边缘
第三章 百灵庙
第四章 商队牧场
第五章 动荡之地
第六章 绕路
第七章 越过阿拉善边界
第八章 驼夫
第九章 阿拉善的沙丘和荒漠
第十章 长矛和旧俗
第十一章 沙中湖泊
第十二章 阿拉善的远端
第十三章 额济纳河
第十四章 黑戈壁
第十五章 黑喇嘛城堡
第十六章 运尸商队与鬼魂
第十七章 达子沟
第十八章 重返荒漠
第十九章 三趟湖绿洲
第二十章 风雪考验
附录每日行程:从归化到古城子
索引
译后记
信息来源
感谢上海光启书局有限公司提供相关资料!
微信公号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微信公号投稿微信:15285546050
历史|地理|研究|资讯
欢迎专家学者、相关研究机构给历史地理研究资讯微信公众平台投稿,传播历史地理学的前沿动态、学术研究成果等等,惠及学林!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微信:15285546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