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农业农村部启动粮油等主要农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统筹整合
200
多亿元,在
100
个大豆、
200
个玉米重点县整建制推进,从耕种管收、地种肥药全领域全环节找短板、补弱项,针对性地拿出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
“
五良
”
集成组装的综合性解决方案,效果明显。在局部地方受灾较重的情况下,大面积单产提升有效对冲了灾害影响,实现了以丰补欠、以秋补夏。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全年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达到
13908.2
亿斤、增产
177.6
亿斤,粮食平均亩产
389.7
公斤、提高
2.9
公斤,单产提高对增产的贡献达到
58.7%
。
种植密度普遍增加。密度增加是今年大豆玉米单产提升的重要因素和显著特点。各省份围绕增加种植密度这个关键,重点推广大豆高台大垄密植、玉米增密精准调控等高产技术,整建制示范县种植密度增加明显。东北四省区推广大豆高台大垄密植面积
2491
万亩、比上年增加
904
万亩,亩均密度增加
6000
株。黄淮海地区实施玉米单产提升工程,大力推广密植精准调控技术,
30
万亩项目区亩均密度提高
500
株以上,示范带动德州市两季
“
吨半粮
”102
万亩。河南狠抓秋粮抢时早播、良种推广、增加密度等十项措施,全省玉米平均密度达到
4400
株以上,较上年提高
200
株以上。内蒙古杭锦后旗实施玉米单产提升工程,
20
万亩项目区玉米平均亩种植密度达到
5500
株,比非项目区多
750
株左右。
大面积单产明显提升。各地扎实推进单产提升,在绿色高产高效、单产提升工程等项目的支持带动下,各地高产典型呈现出连片面积大、案例数量多、季季产量高等新特点。新疆额敏县
10
万亩玉米单产提升工程项目区平均亩产
1034
公斤、提高
135.4
公斤,成为大面积创高产典型。山东齐河县打造
20
万亩集中连片高产地块,小麦、玉米两季作物平均亩产合计超过
1500
公斤。北大荒集团七星、友谊、八五四、八五六、八五五
5
个农场大豆高产核心攻关区亩产均超
300
公斤。
大面积提单产在全国粮食产量高位增加中作用凸显。据测算,综合分析评估政策支持、工作推进、气象条件、经济水平等因素,开展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的整建制推进县粮食单产增长率比非项目县高
8.8
个百分点,
300
个大豆、玉米整建制推进县单产提升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到
73%
以上。
(来源:农业农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