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华泰宏观李超
立心、立道、继学、开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金点睛  ·  中金 • REITs | ... ·  10 小时前  
国际金融报  ·  终止!西南证券剥离海外业务“受阻” ·  昨天  
金融早实习  ·  恒生前海基金2025校园招聘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华泰宏观李超

【华泰宏观李超】进出口低迷主要源于全球总需求弱——点评9月进出口数据

华泰宏观李超  · 公众号  · 金融  · 2019-10-14 17:16

正文

文 | 华泰宏观  李超 / 程强

全文约4000字,阅读需要6分钟左右


内容摘要

>> 进出口低迷主要源于全球总需求弱

从需求端的数据来看,9月欧元区制造业PMI为45.6,日本PMI数据为48.9,均处于荣枯线以下,而且仍然在趋势性走低。从主要外向型经济体来看,韩国9月出口下降11.7% 连续第10个月下滑,这也反应出全球贸易需求较差,全球贸易需求较差成为制约我国出口增长的重要因素。

>> 出口偏弱,未来仍不乐观

9月份,我国出口以人民币计价同比下降0.7%,按照美元计价下降3.2%,此前我们预期按人民币计价增长3.2%,按美元计价增长0.6%,数据低于我们预期。我们认为,从基本面来看,全球经济下行和中美贸易摩擦是导致我国出口增速下行的两大因素。中美贸易谈判在波折中前行,不仅对中美两国产生影响,也会拖累全球经济增长,虽然10月10-11日这轮谈判阶段性向好,但是我们认为中美博弈仍然是波折中前行,而且已加的关税没有降低,因此我们估计关税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可能已经实际产生。

>> 从主要国别来看,9月对美出口数据已经显示出贸易摩擦的负面影响

对美欧日三大地区9月当月出口金额同比增速分别为:-21.9%,0.1%和-5.0%,其中对美国出口金额增速回落较大,8月增速为-16%,9月继续降低了5.9个百分点。从这一数据看出,中美贸易摩擦可能对我国对美出口产生了一些实质影响。从前三季度数据看,中美贸易总值2.75万亿元,下降10.3%。相比之下,欧盟和东盟的地位更加凸显,前三季度,我国对前两大贸易伙伴欧盟、东盟分别进出口3.57万亿元、3.14万亿元,分别增长8.6%和11.5%。

>> 进口增速继续下行,政策对冲有一定效果但还不明显

9月份,我国进口增速按人民币计价下降6.2%,按照美元计价下降8.5%,我们此前预计按人民币计价下降0.4%,美元计价下降2.6%,进口增速相比我们预期回落较大。我们认为,从我国8月宏观数据来看,国内需求仍然较弱,虽然LPR利率下调和专项债额度提前下达体现了一定的逆周期调控的政策意图,但政策发挥实际作用我们认为仍然会有时滞。在一二线房地产没有实质性放松,我国一季度逆周期调控政策让位于供给侧改革的情况下,预计内需拉动进口的力量可能有所削弱。

>> 前三季度原油、畜肉进口量较大,猪油共振风险仍存

由于国内需求走弱,叠加中美贸易摩擦对全球产业链的冲击,前三季度我国进口主要商品中,金属加工机床、空载重量超过2吨的飞机、液晶显示板数量和金额降幅都较高。但是,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原油进口量同比增9.7%,猪肉、牛肉等进口量增幅较大,同比增幅分别为43.6%、53.4%。这反应出影响CPI的主要商品中,供需仍存缺口,我们仍然提示猪油共振的通胀风险。

>> 衰退式顺差持续

9月份,我国贸易顺差396.5亿美元,扩大31.0%。此前我们曾经提示,我国贸易差额主要取决于出口和进口回落的速度,如果全球经济回落风险和贸易摩擦的风险更大,那么可能会制约出口增速从而导致我国贸易顺差收窄,如果我国内需不振,从而限制进口增速,并且回落幅度快于出口增速,那么可能会导致“衰退式”顺差。目前来看,我国衰退式顺差仍在持续。


风险提示

经济下行超预期、中美谈判再起波澜。

风险提示

经济下行超预期、中美谈判再起波澜。


“新供给价值重估理论”的提出



“新供给价值重估理论”是指在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通过疏通企业融资渠道、降低企业成本、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发展科技周期,通过改革开放克服中美贸易摩擦的外部压力,有效的使得劳动力、资本、科技、组织形式等生产要素变革,提高经济潜在增速或缓解其下行,全球资本有望给中国的人民币核心风险资产进行重估的理论。详见我们的系列报告。

近期视角

[ 1 ] 2019宏观中期策略报告

• 把握新常态,聚焦新供给(上) ——华泰宏观2019年中期策略报告

• 把握新常态,聚焦新供给(下) ——华泰宏观2019年中期策略报告

把握新常态,聚焦新供给(PPT)—— 华泰宏观2019年中期策略报告


[ 2 ] “新供给价值重估理论”系列报告

新供给价值重估理论(一)—— 从供给侧看全球资本流动

新供给价值重估理论(二 —— 金融供给侧改革与 与信用释放

新供给价值重估理论(三)—— 地产 政策周期异化与科技周期孕育

新供给价值重估理论(四)—— 去杠杆从减负债到增权益

新供给价值重估理论(五)—— 以改革开放来应对中美贸易摩擦

新供给价值重估理论(六)—— 降成本的实质推进从减税降费到降息


[ 3 ] “渐行渐近的负利率时代”系列报告

渐行渐近的负利率时代(一)—— 长期负利率源自生产要素困局

渐行渐近的负利率时代 (二) —— 负利率政策是如何从央行开始传导的

渐行渐近的负利率时代 (三) —— 负利率金融产品呈现扩散化

渐行渐近的负利率时代(四) —— 负利率对资产价格的影响


[ 4 ] 热点事件深度观察

解决融资难和融资贵需要什么?

印度砸基建,全球经济看到曙光?

需求仍在筑底,等待企业盈利改善逻辑——工业生产和投资端的积极因素何时体现?

从美债收益率倒挂看“钱荒”风险——兼论资金面异动时,彭博降息概率比CME更准


[ 5 ]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报告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一)——中美贸易摩擦放飞美股黑天鹅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二) —— 国历次贸易战胜利了吗?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三) —— 贸易摩擦为高端制造业发展背书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四) —— 贸易摩擦可能使两国产生类滞胀预期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五) —— 贸易摩擦对两国货币政策影响大不同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六) —— 开放是A股不可忽视的正向预期差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七) —— 八问美国中期选举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八) —— 贸易战进入雨点小阶段是个渐进确认过程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九) —— 中美贸易摩擦升级,货币政策分化

•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十)——美国经贸磋商成员中谁最重要?

•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十一)——美国贸易“三巨头”的貌合神离

•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十二)——中美再加关税对两国经济影响几何

•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十三)——中美再加关税对两国通胀影响几何

•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十四)—— 历史上贸易争端对于资产价格影响几何

•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十五)—— 中美关税再升级对两国经济影响几何


[ 6 ] “风起通胀”系列报告

“风起通胀”系列(一)——通胀历史回顾:核心看猪价和油价

“风起通胀”系列(二)——环保限产可能温和推升明年猪价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