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雷峰网
中国智能硬件第一媒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浪科技  ·  【#格力高管称公众对董明珠有误解# ... ·  12 小时前  
新浪科技  ·  【去年 ... ·  昨天  
新浪科技  ·  【#DeepSeek下周开源5个代码库#,每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雷峰网

亲历特斯拉Gigafactory超级工厂开幕 | 多图预警

雷峰网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16-08-07 20:55

正文

雷锋网按:本文作者Ryan Woo,曾担任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交互设计师,现在硅谷担任计算机软件工程师。



7月21号突然收到一封来自Tesla的邀请函,幸运的被邀请参加7月29日内华达Reno的Gigafactory超级工厂开幕典礼。兴奋之余,赶紧预订了Reno的酒店,同时规划了行程,第一次驾驶Model S开近1000公里的来回里程,会有什么不一样的体验呢?


| 踏上旅程


从湾区出发,到内华达的Reno有450公里,作为基础版本的60kWh,设计里程是340公里,所以中途必然需要充电,从湾区到Reno沿途有近10个超级充电站,我选择了中途的Roklin作为中继站,使用Model S的导航,显示到达时会剩余20%电量(其实这个估算十分保守,实际到达后还剩余40%电量):



由于之前已经充分体验过自动辅助驾驶Autopilot,这次除了上下匝道外,整个高速行程都是通过自动辅助驾驶实现的,依然给我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不管是转弯,变道,加速,减速,跟随都表现得十分优秀。



在等Rocklin超级充电站加电,8个充电桩都被占满了,看来这次来参加活动的Tesla车主不少:



等了一会插上充电线,Rocklin超级充电站旁边是一个购物广场,吃完午饭刚好Tesla App提示充电完成。


手机显示40分钟冲好,充电功率98kw,实在是蛮快的:



于是继续往前开,到达内华达的赌场城市Reno,这时突然风云突变,前方出现了雷雨云,果不其然,距离工厂还有10km的时候就遇到雷雨交加,不过正好第一次测试Model S的自动雨量雨刷。真的还蛮好用的,根据雨量它会间隔运作:



在进入超级工厂的路上,遇到越来越多的Tesla车主,左前方已经能看见红顶的工厂:



还在建设中的超级工厂:



开庆典的房间似乎是临时搭建的,后来Elon有说过这个位置会是未来完整版超级工厂的正中心区域:



里面人满为患啊,虽然门口写着最多容纳650人,但是实际到场的嘉宾有1500人:



与参加的车主闲聊了一下,很多人都来自于东海岸的纽约和波士顿,也有好些来自于Florida,甚至还有德国和挪威的车主,而且年龄跨度从十几岁到79岁都有:



工厂还在等待排队参观,先听听Elon Musk的致辞:



这次发布会有直播,所以也就不写重复内容了,个人觉得比较有趣的几点:


1、Tesla要收购Solarcity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电能公司,覆盖电能生产,储存,消费所有环节。

2、目前Gigafactory主要产能用于生产Powerpack和Powerwall,市场需求太大所以要加快Gigafactory工厂建造速度,以满足未来的Model 3电池需求。

3、中国会建造工厂。

4、Gigafactory除了制造电池外,还有个重要功能是回收旧电池。

5、Tesla会自动帮你抓口袋妖怪 (这条感觉是调侃)


| 走进Tesla Gigafactory


接下来是工厂参观环节,有专门的巴士带队进去参观:



虽然之前去看过波音在西雅图的飞机制造厂房,但是还是被Tesla Gigafactory的规模给震撼到了,工厂内部依然是Tesla标志的红白配色:



庞大的机械,以及运输电池的机器人:



然后进入到电池制造厂区:



听Tesla的随行人员讲解,Gigafactory 1只生产电池。目前Gigafactory 1只有10%投产,95%的产能做的是Powerwall和Powerpack这两个东西,他们目的产量远跟不上订单,市场需求高到连他们内部都吃惊。


也算是佐证了Elon领导Tesla从汽车商到能源商的转变,所以提前一年开工也是为了满足未来Model 3的电池产能。


关于这两者的区别,他们有专门的介绍图:



Powerpack是针对行业用户,储能是100kWh,而Powerwall是家用,储能少得多,量产版本是6.6kWh。


两者体积对比:


这是Powerwall,宣传片里都是这个:



然后这是安装在墙上的样子,蛮大一个,但是设计确实挺不错:



这是Powerwall包装:



这是Powerpack,大得多了,比电冰箱还大:



这个貌似是Powerpack包装(不确定):



有一点值得注意,Powerwall和Powerpack用的是通用的核心电池组件,就是下面这个黑色的电池组:



半成品:



机器人正在加工电池组:



再对比这个图:



可以明显看到Powerpack是15个前面那种电池组并联在一起,推测Powerwall中只有一个电池组,因此不难推算出一个这种电池组的存储量是6.6kWh,所以15x6.6=99 kWh刚好一个Powerpack的容量。


也许这可以解释为什么Tesla取消了10kWh的Powerwall,毕竟零部件通用性没有6.6kWh这么好控制。


话说这种模组化的设计也同样会带来易于维护的优势,就像数据中心的硬盘阵列,即便是坏掉几个硬盘,也可以很快替换掉,而不是关闭整个系统,我想Tesla在做电动车并联7000个电池上的技术积累非常适合他们做这种规模化的产品。


工厂里运输电池组的机器人:



工厂里放电池的架子,目前基本还空着:



最后,这是即将进入Model 3和Model S/X的新款 21-70电池,也将在这里量产:



参观完电池工厂,出口处便是万众期待的Model 3:



210mi续航(350km)

000起的价格

自动辅助驾驶

超级充电网络


不得不说,实车真的很漂亮,虽然这只是接近量产的试验车:



真的大爱这个全景天窗,虽然我知道实用性很小。



基本来说只要生产日期不推迟,Model 3会是引爆消费热情的第一款电动车。


| 一些思考:



关于Tesla



很幸运能够参加这次Gigafactory开业庆典,从所见所得以及与在场的车主互动,我感到Tesla这家公司及其CEO Elon Musk有股特别的亲和力,让你由衷感到这是一个把用户捧在手心的公司。我个人参与过不少公司组织的活动,但是Tesla这种开放式的姿态,邀请车主共享喜悦,确实让人有种发自内心的参与度和认同感。


作为对比,苹果不会因为你有“三件套”而对你有任何特殊照顾,但是Tesla对老用户的照顾和支持可谓无微不至:只有Tesla老用户邀请才能参观工厂,通过老用户的邀请链接可以让新人买车时省下$1000,Model S从推出至今快4年,Tesla一直在为其进行软件更新和提供新的功能,还能不定期获得各种邀请参加活动,如上种种福利只因为你是他们的老客户,你便是他们的VIP,很幸运当初选择了Model S。


| 关于Elon Musk



第一次在如此近的距离见到“钢铁侠”本人,确实非常激动,如同传记描述一样,虽然参加了无数的演讲和公开活动,镁光灯下的Elon依然还是带着孩童的腼腆,他时而说话语速很快,带一点结巴,有时他语句干练直达重点,气势十足。有时态度又非常温和就像和老朋友聊天一样没有任何架子,让你不自觉的亲近。Elon并没有很多CEO那种狡黠,不会去绕着圈子打太极回避问题,很多时候他不需要思考便能回答提问的核心。


一个有趣的细节是台上有两瓶水,JB Straubel一口未沾,而Elon则把整瓶水喝得一干二净。台上的Elon口无遮拦的聊着Tesla以及Gigafactory的愿景,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电池,电动车,自动驾驶,让Model S自动帮你赚钱,就像Airbnb一样。台下不时激起阵阵欢呼,这群来自五湖四海的人,说着不同的语言,年龄跨度三代,却因为一个共同的爱好聚集在一起,想想也是挺激动的。


| 关于Gigafactory



这真是个巨大的工厂,完全建成后的规模会是仅次于西雅图的波音飞机制造工厂。有趣的是Tesla的随行人员说到这个工厂里面的设备几乎都是松下出资购买,但是组装成成品又是Tesla的资产,所以硕大一座工厂,其实Tesla只是面子,松下才是真正出钱出力的背后金主。这样一座工厂不仅承担着制造电池,增加电池密度,减少电池成本的目的。还负担着回收旧电池和再利用的任务,毕竟Model S、Roadster已经面市好几年,电池也会渐渐的衰减,那么回收和再利用便能更好的减少污染同时节省成本。


| 关于Model 3



这次参观后更加确信Model 3将会是划时代的产品,竞争对手的电动车基本毫无办法:市面上主流的Leaf、i3、Bolt一类纯电动车,续航仅有80mi/120km的水准,Model 3的起步便是210mi/350km。


同时不同于那些仅能用于城市的电动车,Model 3可以通过supercharger超级充电站进行公路旅行,40分钟可以充满80%电池。


然后Model 3能提供自动辅助驾驶,如果时间赶得上,可能还能见识到全自动驾驶的Model 3。


最关键的是,Model 3设计非常漂亮,让你有购买的欲望,竞争对手同价位的电动车,几乎没一个不是奇怪的方盒子造型,真搞不懂这些设计是黑电动车还是在促进这个行业。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