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一条
每天一条原创短视频,每天讲述一个动人的故事,每天精选人间美物,每天来和我一起过美好的生活。
51好读  ›  专栏  ›  一条

众筹丨手作大漆盘,茶席陈设的艺术品,值得珍藏的8000年文化瑰宝

一条  · 公众号  · 视频  · 2024-10-30 07:55

正文

匠人手作 · 艺术字画 · 日用生活良品

古语云:“滴漆入土,千年不腐。”
大漆,以其独特的肌理,在器物表面创造了一个个无比绮丽的世界。
制成的漆器,在历经千载后,不但丝毫未腐,还依然光亮如新,温润华美,焕发出动人心魄的艺术魅力。

大漆技艺传承了8000年,贯穿整个中华文明。作为漆树原生地,中国不仅是大漆使用的先行者,更是大漆艺术发祥地。

这种纯天然的材料,取自自然界中的漆树,所谓“百里千刀一斤漆”,可知其得来十分不易。

而且大漆技艺是中国古代在工艺美术方面的重要发明,蕴含了中华文明数千年的浪漫与韵味。

作为人类艺术史上的一朵瑰宝,国人对于千磨万彩的大漆之美,早已有了详细的描述:“生漆净如油,宝光照人头;摇起虎斑色,提起钓鱼钩;入木三分厚,光泽永长留”。

这几句赞美的正是天然大漆任凭岁月变迁,时光沉淀,色彩却依旧光彩动人的特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漆会焕发出更加返璞归真、恣肆天然的美感,这种盈润质感,让无数把玩之人痴迷不已。沉淀数千年的绝美大漆,成就了无数绮丽瑰宝,各种技艺色彩浑然一体,描绘了一段段不朽的美丽。

传统大漆工艺,不仅使器物更加耐用稳定,也让器物更加的焕发精彩,美好耐看。

由传统大漆技艺手作制成的圆盘,无论做茶盘,做壶承,抑或还是做食器,都是席间优雅的存在。

器型婉转优雅,大漆加持生成的肌理,更显气质卓然,别具一格,在桌上一眼望去,便觉爽心悦目,而且其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放在桌案上,自带一份古雅之美,是一隅独特的景致。

本次品牌润物声在一条生活馆众筹的这几款茶盘以圆为器型,经典外形更加百搭、易用。在造型的细节上,做了精巧的设计,将圈足微微内收、抬升,使盘子有悬浮于桌面的感觉,非常优雅。

在胎体材质的选择上,设计团队也花了很多的心思,从实木到竹、从金属到陶瓷,做了十几款样品来测试。

最后选择了混合木纤维,由3d打印一体成型,相比实木和竹,更加坚固,经久耐用,最重要的是确保稳定不变形;相比金属和陶瓷,手感更加温润,轻重的分寸恰到好处,更适手。

本次规格共24种
其中大小尺寸规格分为:小号、中号、大号、超大号

尺寸分别是:
小:15x1.3cm
中:20.5x2.4cm
大:25x2.7cm
超大:30.5x2.8cm

4个技法系列,分别是:深邃绿野、苍驳洒金、融白星汉、斑斓穹夜。

4款规格手作大漆茶盘,大小错落有致。

单盘使用,可优雅点缀茶席。

可多盘搭配,组合在一起使用。

不论大小、规格、技法表现,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要,任意自由组合搭配,都非常百搭好看。

同款技法搭配,是茶席上整齐统一的视觉呈现。

多款技法混合搭配,则能让茶席上的视觉层次显得丰富。

不管是两盘组合、三盘组合还是四盘组合,都给桌面和茶席带来别具一格的风味。

既是桌面上的精致装饰,也是器物、果点的美好衬托。

东方气韵手作大漆盘限时特惠时间截止至:2024年11月30日23:59


大漆制物,珍贵且漫长

大漆的艺术,穿越时光,历久弥新,它是手工技艺与时间堆叠交织出的艺术,是华夏民族手工艺文明的登峰造极的代表。

8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当我们的祖先把漆液从树上采割下来的瞬间,漆与人类的故事便开始了。

直到现在,获取大漆还是沿用8000年前的这种手法。

采漆人用特制的割漆刀划开漆树树皮,用蚌壳或者树叶做成的茧子接住漆树伤口流出的天然汁液,得到的便是珍贵的几滴大漆。

对于漆农而言, 大漆是自然的恩赐。时至今日,他们依旧恪守传统,限量取漆,这也是人对自然的敬畏。

刚刚割下的漆液是乳白色的,与空气接触后会变成栗壳色进而形成一种玄幽的黑色。

漆树要生长至少七年之后才可以进行第一次割漆,割一年漆,要休息两年。业内常有“百里千刀一斤漆”的说法,指的是:三千棵漆树一次只能采得1公斤大漆。

而一棵漆树的整个生命周期才能提取10公斤大漆。

它生于自然,在胎上流淌、干结,并不需要太多人为痕迹,便有了一种自然随性的混沌之美。

这样稀少珍贵的原料和耗时费力的取漆过程,致使优质天然大漆的定价始终居高不下,再加上大漆工艺繁复、缓慢,一件成品漆器的诞生,需历时数百日之久,经历上百道工序的打磨,是时间与匠心浓缩的成果。这些都让漆器成为了昂贵的艺术品。

精湛的漆艺造物有着传统材料独有的形色质感,积淀着东方人特有的精神情感与文化内涵。

大漆制品还有着极为防腐耐用的特性,“取之自然,用之不朽”。

从古至今,无论是建筑、家具,还是食酒器、礼乐器等,不仅大漆的应用处处可见,且工艺十分多样。《韩非子·十过》中就曾记载,“禹作祭器,黑漆其外,而朱画其内”。在明代漆工专著《髹饰录》中,也曾记载了400多种漆艺手法。

在这样充满千变万化的丰富技法中,设计师与大漆老师从传统技艺中挖掘出适合当代审美的表现技法,融入、改良、叠加,创作出四个系列的大漆盘作品。


深邃绿野

此款大漆茶盘源自虫蚀技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手艺—彰髹也称为斑漆,是一种漆艺作品上面的类似虫状花纹。

《髹饰录》中,“彰髹”被归于“填嵌”一类,“填嵌”据书中记载是指“五彩金钿,其文陷于地,故属阴,乃列于此”,即凡是在漆面上刻花纹,然后用漆或金、银、或螺钿等物填嵌进去都属于这一门类。

彰髹工艺制作过程听起来容易但实则极其繁琐,可细分为25道工序,打底子、刮面漆、磨砂皮、连续多次上漆、入阴房、阴干、擦漆、再上漆、打磨等。

每一步都需要时间等待完成后,才能进行下一步。做漆,学会等待尤为重要,漆有自己的时间表,没有到那个时候,没法往下做。

“虫蚀”的制作属于漆艺的后期工序,神奇在于虫状花纹的形成。这种纹样并非手绘,其中所用的方法古早,却颇有些创意。

在准备做“虫蚀”的木胚或漆胎上,先刷上一道漆,这道漆既是底色。

还有另外一种重要作用——粘住均匀撒上的稻谷粒。待这层漆干透,用器具刮去谷粒。器具面上就形成了虫形凹凸,然后覆上金箔或银箔,再上漆,再打磨。工序反复进行数道,“虫”就出现了。

然后再以调制成的绿色生漆反复罩髹,使图案逐渐深邃,迷人的质感越发呈现。


苍驳洒金

此款褐驳洒金,璀璨点缀肌理质感。此为颗粒肌理技法与洒金技法结合。

大漆老师使用颗粒材料(碳粉、瓦灰等粗粒材料)混合生漆精心调制,以髹涂做底,“变涂”技法起纹,创作出如自然般的肌理,肌理生动、返璞归真。

很像大自然中,岩石经过风吹日晒自然演化后,远看平揉光滑,细看布满沧桑痕迹。颗粒肌理,光泽度哑光与亮光并存,营造出柔和的光感,洒金点缀其中,素雅、耐看。

再以“戗金”技法入纹,使朴素自然的肌理产生了丰富的表情和质感,一块茶盘,似乎也是一副蕴含了东方意境的当代艺术作品。

为了实现这丰富的肌理与质感,大漆作者不厌其烦一遍遍的用各种技法反复的为作品涂装,耐心且细致地处理每一个细节。

时间在创作的过程中安静地流逝,从髹涂下第一笔,到茶盘从荫房中完成取出,100多天的日子已经过去。

大漆作品的光彩,不仅是传统技艺的魅力,也是时间沉淀的魅力。

东方气韵手作大漆盘限时特惠时间截止至:2024年11月30日23:59


融白星汉

此款结合了螺钿镶嵌、蛋壳镶嵌两种技法。

螺钿工艺是漆艺髹饰里很受欢迎的工艺技法。“螺”是指贝壳、螺片,“钿”是指将金银珠宝镶嵌在器物上,漆艺中,“螺钿”就是将贝壳镇联 (用漆黏合)到漆面的工艺。

贝壳、螺片在不同角度的光线下会呈现出五彩缤纷的光影效果,螺钿工艺能将它们的颜色和光泽很好地表现出来。

《髹饰录》记载:“螺钿,一名蜪嵌,一名陷蚌,一名坎螺,即螺填也,百般文图,点、抹、钩、条,总以精细密致如画为妙。又分截壳色、随彩而施级者,光华可赏。又有片嵌者,界、郭、理、皴皆以划文。又近有加沙者,沙有细粗。”描述了螺钿工艺螺钿碎、切贝、衬色等多种处理方法。

蛋壳镶嵌技法根据面积和色泽表达方式不同,选用鸭蛋壳、鸡蛋壳、鹌鹁蛋壳镶嵌。蛋壳镶嵌技法可以制作出各种各样的图案,可以表达点、线、面,可以表达大面积白色,也可以通过疏密变化表达明暗光影。

螺钿与蛋壳两者结合,皆能表达光影明暗变化之美。


斑斓穹夜

此款底漆深邃如暗夜,大漆作者用髹涂、装饰、磨绘的技法,在暗夜中描绘出灿烂宇宙星河。

制作工艺上,是以天然矿物研磨成粉,以似泼墨作画的方式,在底漆的画纸上挥洒,细致地研磨,呈现出热烈、自由的风采。

再经过髹涂、装饰、打磨、揩青,30多道的工序,80天的慢工细做,对作者来说,创作的不仅是漆器,也是颇具珍藏价值的工艺作品。

整套茶具线条流畅,造型精美。

随着时间推移,30天、3个月、6个月,开色不断变化,颜色会越来越明显徇烂,空间感越来越深邃,宛若璀璨银河,单单一眼望去,便被其光景深深吸引。





关注我们
本文为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