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玲珑
玲珑汇聚了大量好看又有趣的女孩儿。在这里,有帮你提升自我的各种干货技巧,有让生活更幸福的精选好物,还有乐于分享的达人。玲珑陪着姑娘们一起,创造更美的生活,成为更好的自己。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教你驾驭男人  ·  50岁俞飞鸿为何“至今未婚”?20年前旧照流 ... ·  4 天前  
彬彬有理  ·  一个人越来越强大的迹象:远离底层社交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玲珑

情绪词典 | 本来只想玩玩男子,谁想到分手这么麻烦

玲珑  · 公众号  · 女性私密  · 2017-04-06 21:00

正文



和很多同龄人一样,我的爱情早教基本来自于台湾情歌。而他们灌输给我最重要的那个概念,当属Mr. Right,又名「命中注定」。


不过随着大家越来越随便,Mr. Right出了一个衍生品,名叫Mr. Right Now,中文名「处着玩玩儿」。


仅从名称来判断,该选谁不该选谁似乎是一目了然的。但现实的状况是:我们中的不少人,抱着玩玩的初衷开始约会,最后却发现甩掉Mr. Right Now.,根本没那么容易。


1. 无法割舍Mr. Right Now

可能是你患上了恋爱成瘾


在网上随便搜搜,能找到几百几千条区别两者的具体方法:Mr. Right知道你儿时宠物的名字、爱你的外在和内在、在你感冒时会端杯热水在门口等着;Mr. Right Now不知道你工作是啥、只为了睡你、听说你感冒了只会发个「多喝热水」的表情包……


在一种最理想的精英女权主义幻想中,女生应该是有能力先一边万绿丛中过片叶不沾身地玩着Mr. Right Now,最终总会等到那位命中注定踩着七彩祥云接你去过神仙日子。但如开头所说,对于我们这些普通女生的残酷现实却是:Mr, Right等也等不来,Mr. Right Now又不想轻易甩掉。


对于这种窘境,我们经常自嘲自己是无法忍受孤独,承担不了「没有男朋友有些丢人」的社会压力,又或者是存在某种「渣男情结」。


不过或许还有一种可能:你患上了恋爱成瘾。



2. 理智告诉你他不适合

感情上却必须要用力去爱一个人


1979年,美国心理学家桃乐丝·特诺夫(Dorothy Tennov)花费了10年的精力,出版了一部名为Love and Limerence: The Experience of Being in Love(《爱情与利摩伦斯:论相爱的体验》)的学术著作,首次提出了「利摩伦斯」(Limerence)这个概念。


利摩伦斯讨论的是恋爱初期那一系列让人晕眩的奇妙感受:你对于对方有极端且不可控的渴望,感受到一种莫名其妙的情绪高涨。


但利摩伦斯不仅仅是蜜月期的代名词,它其实是一种不稳定的心理状态,主要的表现是热恋偏执和对爱情对象的无限理想化。


利摩伦斯的首要影响人群是单相思,但对于情侣同样会有副作用。当两人真正的蜜月期结束后,如果利摩伦斯在你的脑内浓度过高,你便依然会有挥之不去的执念甚至幻觉,想要不断重现蜜月期时的心醉神迷——而这种倾向,现在被称之为恋爱成瘾Netflix最近有一部爱情喜剧《当代爱情》(Love),其女主角就是一位恋爱成瘾者。



恋爱成瘾者一方面容易始乱终弃。因为无法忍受激情褪去后的平淡生活,一些明明有机会发展成人生伴侣的人止步于过客。


但对恋爱成瘾者来说,更经常发生的状况是抓着稻草不放:即有时候自己根本不喜欢一个人了,却又总觉得离不开对方。恋爱成瘾者总能感受到体内有无限的浪漫情绪需要释放,而当这种情绪过于强烈,根本不会在乎接收方是谁:你只是需要一个人去热恋而已。


但爱情并不仅仅是一种个人情绪体验,爱情应该是一种生活状态。


3. 陪伴感才是健康感情关系的核心


爱情是门麻烦生意,学界对于利摩伦斯的研究其实也还在起步阶段。但它至少确认了一件事,即「恋爱成瘾」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精神状况,严重者是需要一定的治疗的。


好在根据心理学家的估算,这样的人群的确是少数。如果你觉得你的状况还不算严重,那么这3点善意的小提醒,或许会对你寻找到真正健康的感情关系有所帮助:


爱不是自我满足,爱是二人世界的构造:如果爱不仅仅是浪漫的相遇与激情,那应该是什么呢?我们或许可以听听法国当代著名哲学家阿兰·巴迪欧的说法。


在其名为《爱的多重奏》的公开访谈录中,巴迪欧非常强调「去自我化」之于爱情的重要性。他在第一章就提出,「爱是一个生命命题:以一种非中心化的观点来建构一个世界,而不仅仅是为了我的生命冲动或者我的利益」。用大白话说就是,爱情不是用来自我满足的,怎么说也得造出一个能容下两个人的世界吧。



共同的价值观远比共同兴趣重要:利摩伦斯的一大问题,就是将共同兴趣的优先级摆在共同价值观之前:单单发现你们喜欢同一个明星都会让你兴奋不已。但事实上,三观相同的两个人才有可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这件事实操起来有不小的难度:因为「价值观标签化」的陷阱,有时候价值观和个人兴趣的界限变得十分模糊。


「价值观标签化」是什么?就是一个普通生活习惯可以代表每个个体的整体三观。但仅仅因为两个人喜欢同样的电影、相近的音乐或是在豆腐脑甜咸上达成一致,并不能代表你们是同路人。想要真正了解对方的三观,唯一的方法只有直接去问大问题。


相较于激情,把陪伴感摆在更重要的位置:爱人因何而珍贵?答案是陪伴感:他们是你床边永远温暖的躯体,是你无所顾忌的谈话对象,并总能让你感受到自己依然「被需要」——这个结论出自尼克松和福特两届美国总统的首席经济顾问赫伯特·斯坦(Hebert Stein),他1997年的小短文《看那些路过的夫妇》(Watching the Couples Go by)是我心中的真正的爱情经典。如果有兴趣,可以点击阅读原文阅读。


影视产业不会停止投喂给我们王子公主bling bling的爱情故事,那是他们的营生,我们无能为力;但当我们明白寻找真爱,不是为了一辈子的心醉神迷或是实现某种童话幻想,而是治愈孤单、找到共同面对世界的战友时,我们或许离Mr. Right就会更近一些吧。


更多情绪管理干货,请关注K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