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大众软件
大众软件是国内历史最悠久和最受欢迎的IT+游戏媒体之一,专注于深度报道IT行业事件以及电脑游戏前瞻、评论、攻略,深受读者好评,发行量曾经一度达到单期38万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浪科技  ·  【#钉钉AI助理接入DeepSeek#,支持 ... ·  2 天前  
新浪科技  ·  【#OpenAI推出DeepResearch ... ·  3 天前  
电脑吧评测室  ·  【2025年2月】2月装机走向与推荐(市场分 ... ·  3 天前  
电脑吧评测室  ·  【2025年2月】2月装机走向与推荐(市场分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大众软件

现在的手游为什么不“抗日”了

大众软件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19-07-08 23:58

正文

曾经在单机时代,“抗日游戏”一直是国产游戏的一个重要的题材。倒不是说中国特殊,放眼世界,二战也是各国开发商都非常喜欢做的题材。如果能把战争永远留在游戏里,这当然是最好的。不过到了手游时代,国产抗日游戏却不再流行。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西山居的第一部游戏是《抗日: 地雷战》


单机时代,抗日求存

回想国产游戏萌芽的上世纪90年代,抗日游戏几乎成为初创游戏厂商的首选。1998年西山居《抗日:地雷战》,2001年有《1937特种兵》,2003年欢乐亿派《抗日:血战上海滩》《抗日:血战缅甸》二部曲。再加上中国台湾尼奥的《八年抗战》系列等等。这些游戏出自抗日雷剧刷屏之前,为当时的玩家提供了许多乐趣。

抗日题材流行自有其时代背景,比如关于《抗日:地雷战》就有这样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1996年日本光荣委托其中国天津分公司开发二战游戏《提督之决断3》相关内容。四位中国员工“发现这款游戏有大量反映战犯东条英机和日军耀武扬威的画面”,向光荣公司提出交涉,却被公司辞退。此事激起舆论哗然,珠海西山居为振奋民族情绪怒而开发首款国产游戏《抗日:地雷战》。

这个故事的真实性至今没有实锤,但故事内容足以充分调动读者的情绪。如果那时有微博,这个故事肯定可以成为头条。西山居也乐见这样的故事传播,吸粉的同时,自家游戏借鉴光荣“英杰传”的事实也不会再被指责。在很多人眼里,“拿日本人的东西做抗日的内容”当然就是爱国的表现,这种思路发展到极致就变成“日本游戏就该玩盗版才是爱国”,玩日本盗版就是精神上的“打砸日货”。

其实西山居开发《地雷战》的真正原因可能是1996年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导致的反日情绪抬头,再加上当时紧张台海局势。西山居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做一款抗日游戏也便很好理解了。如果说上世纪90年代有风口的概念,那么反日情绪就是那时的风口。可以说当年许多游戏都有蹭这种情绪的嫌疑,最著名的自然是尚洋的《血狮》——当然它最后搞砸成了笑柄。


欢乐亿派的《抗日: 血战上海滩》是另一部让人印象深刻的抗战游戏


欢乐亿派的《抗日:血战上海滩》有着类似的故事。欢乐亿派可能大家陌生,原班人马的完美世界就不陌生了。如果在世纪之交的国产厂商中论资排辈,欢乐亿派技术实力可排三甲。在《血战上海滩》之前他们已经开发出了FPS游戏《大秦悍将》,但《血战上海滩》却是一个固定视角射击游戏,怎么开倒车?其实答案很简单——为了赶进度。

从早年的采访来看,欢乐亿派是考虑过做一个抗日题材FPS的。放弃的原因很多,比如他们觉得抗战题材多人模式没人愿意扮演日军。更重要的是2001年以来日本首相多次参拜靖国神社,中日钓鱼岛关系紧张,反日情绪持续高涨,公司很想利用这波情绪卖一波游戏。为了尽快上市,他们放弃了FPS,改走《VR战士》的街机式定点射击模式,在开发上减少了工作量,把游戏制作周期压缩到一年以内。据现在可查到的资料显示,游戏首周销量在5000套左右。

后来欢乐亿派豪言宣布要推抗日三部曲,第二部《抗日血战缅甸》很快上市,使用《抢滩登陆》的游戏模式,而最后一部《抗日血战钓鱼岛》则无疾而终。与其说是因为政策原因,更有可能的是前两部游戏的销量都不理想,欢乐亿派大概发现打民族牌挣不来钱了,就干脆不做了。改组成完美世界之后它们再也没有碰过抗战题材了。


著名的目标软件的处女作是一款抗战小游戏《平原惊雷》


仔细回顾单机抗日游戏的历史就会发现,大多数游戏都是应景的“习作”。当时国内厂商刚刚起步,技术团体都处于学习模仿的阶段,大部分的国产游戏我们都能找到模仿的原型。对于一个刚刚起步的行业来说,模仿无可厚非。厂商首先要解决的是“活下去”的问题。当时国产厂商面对的竞争对手是暴雪、光荣、西木、世嘉……竞争对手的游戏不但好玩,而且还都是5元一张的盗版盘。面对这种“地狱级难度”的局面,国产厂商如何自救?放在他们面前的路无非几条:做武侠三国这些外国人不做的题材,做休闲娱乐找非核心玩家(比如成堆的棋牌游戏),还能剩下的招,大概就是做抗日游戏打爱国牌“不买不是中国人”了吧。


虽然系统源于《盟军敢死队》,但《1937特种兵》依然让我们玩得很投入


在那个游戏还很小众,卖3万份就回本,卖10万就可以庆功的时代,没有QQ、微信,没有应用宝和App Store,厂商预算实在有限,只能靠类似抗战这样的题材起到一点营销推广的效果。当时的市场环境像极了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脆弱的民族工商业无论产品质量还是生产成本都无法与外国资本家抗衡。民族企业家只能借由“抵制日货”这样的运动来寻找国货突破口。多少年后单机厂商利用抗日游戏寻找新国货的突破口,也算是世道轮回。游戏业的先行者们左手做游戏积累技术,右手找题材争取续命,努力熬过最艰险的单机时代,终于迎来网游的广阔天地。


不再抗战,也不再单机

随着《传奇》和《魔兽世界》在国内流行开来,中国游戏市场的格局彻底改变了。网游一片蓝海,国内厂商终于可以绕开令人窒息的日本同行做起“真人玩家在线PK”的生意。韩国泡菜游戏虽然一时强大,但很快被本土产品打趴下。欧美PC游戏虽然蒸蒸日上,那也挡不住国内盗版把它们“拒之门外”。最重要的是,国内通过网游终于建立起自己的运营渠道,不再苦于无法触达用户。那些被逼无奈的营销方案终于可以丢到一边去了,这其中首先被丢下的就是“抗日”题材。


《抗战Online》这样的游戏,居然堂而皇之地成为了民族游戏的“代言人”


网游时代,没有一款以“抗日”为主题的游戏爬上过一线甚至二线游戏的行列。如果说还有谁还惦记着抗日游戏,大概就是陶宏开这样会为《亮剑2Online》代言的教授了。陶教授们当然不是要向孩子们贩卖游戏,而是向另外一群人表态,比如家长和“正义人士”。如果真的有孩子玩了陶教授代言的游戏,发现游戏根本不好玩,不熬夜,不充值。家长看到如此结果岂不喜滋滋?怕是要给教授们送锦旗去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