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写:新京报记者 刘臻、实习生 宗九如
新媒体编辑:报报
主办方供图(摄影:王小京)
由国家大剧院制作,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导演提姆·修普执导,濮存昕主演的莎士比亚话剧《暴风雨》已于8月9日在国家大剧院上演,将演至8月15日。
《暴风雨》是莎士比亚有生之年独立完成的最后一部剧作,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人文主义精神,被称为“诗的遗嘱”。故事讲述了被自己弟弟和那不勒斯国王艾朗素篡位的米兰公爵濮思洛,和女儿米兰德一起被放逐荒岛。濮思洛靠书中学得的魔法解救了岛上受苦的精灵,并借助它们的力量呼风唤雨,将经过岛屿的承载着那不勒斯国王及其他贵族的船只引入荒岛,一行人受尽折磨,最终找回迷失的本性。兄弟和解,濮思洛恢复爵位重返家园。
濮存昕饰演的荒岛主人一开场就静默的坐在舞台中央,给人带来一种“风雨欲来”的紧张感。伴随着剧情里出现的“魔法”、“小精灵”等,现场音乐也高潮迭起。不同情境下的配乐,总是恰到好处的让人有身临其境的观感。
濮存昕饰演被流放的米兰公爵濮思洛
值得一提的是,《暴风雨》中所有音乐均由该剧音乐总监巴里·甘伯格和音乐创作图利古尔·刚子现场表演。
二人利用非洲鼓、吉他、手指钢琴以及我国传统的呼麦、口技、现场演唱等多种表现形式,为《暴风雨》注入了鲜活灵动的音乐生命力。
本报记者也特别专访了音乐总监巴里·甘伯格,听他聊聊《暴风雨》中音乐创作的想法以及他个人对这次来中国演出的感受。
巴里·甘伯格
此次国家大剧院版《暴风雨》的开场,一方延伸至观众席的圆形舞台被大片黑色纸张所覆盖,舞台中央,一座吊桥悬在半空,简洁中透着几分严肃。
濮存昕饰演的荒岛主人濮思洛率先登场,布衣麻衫,一言不发的端坐在舞台中央,让观众瞬间感觉像是置身于一座遥远的荒岛上,屏气凝神,期待一场“暴风雨”的降临。
受命于濮思洛的精灵艾尔奥要用魔法唤起一场狂风骤雨,让承载着濮思洛仇敌、那不勒斯贵族的航船在大海上搁浅。精灵以“魔法”唤醒舞台上垂挂的黑色纸张,发出巨大的“簌簌”声,在现场音乐强烈的伴奏下,利用声效和光影的配合,完美地制造出一场令观众身临其境的“暴风雨”。
随着航船沉没,舞台上所有覆盖的纸张被充满恐惧的贵族、水手们撕扯开来,在漫天飞扬的黑色纸张中,一场由濮思洛主导的“魔法之旅”也由此拉开了序幕。
身为《暴风雨》的音乐总监,巴里·甘伯格觉得自己的职责就是尽可能的去实现导演对作品的设想。
在平时的创作中,导演提姆·修普很喜欢在排练厅里面进行一些即兴的创作,并不会事先做任何准备。
作为一名音乐设计者,巴里·甘伯格说,他也需要与导演有相类似的创作方式,要让作品时刻充满创意和生机,他认为“之所以能与导演成为合作者,就是因为我本人非常善于并且能够适应即兴创作,这也得益于我多年来与舞者合作的经验,对动态的肢体,我会自发性的做出即兴反应。”
导演提姆·修普在现场
其实这部戏在创作之初,导演提姆·修普与巴里·甘伯格并没有考虑过使用现场乐队。这个概念也是来源于他们一直想要实现的一个理念,就是想要创造一部“穷人”也能享受的戏剧,既然是平民百姓能够享受的戏剧,因此在音乐创作上也采用了相同的观念。
巴里·甘伯格解释“所谓穷人音乐就是用日常生活中可以发声的物体来制造声音。
在《暴风雨》这部作品中,我们创造出了许多自然的音效,比如电闪雷鸣其实都是用锅碗瓢盆,还有剪、切的大工具来制造的,这些都是传统乐器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当然《暴风雨》中也有一些传统乐器的出现,只是他们并没有按照寻常的方式来进行演奏。
巴里·甘伯格以风锣为例,他在鼓棒的一端包裹了一层橡胶去摩擦风锣而不是去敲击,这种方式所创造出来的声音就显得非常空灵如同进到仙境一般,他认为“这个声音与剧中精灵们的形态非常吻合,因此用了三种不同形态的鼓棒,所创造出来的音高就像是不同的精灵在同一个空间里交流一样。”
小精灵们
他的合作伙伴
图利古尔·
刚子是一名非常擅长即兴表演的艺术家,在此次演出中除了非洲鼓之外,还使用了一种源于非洲名为“拇指钢琴”的特殊乐器。
巴里·甘伯格说这次演出之所以选择很多非洲乐器是因为《暴风雨》这部作品既有非常灵动的一面,同时又具有一种根植于泥土大地的力量。他觉得“在作品中用非洲乐器,会和中国观众产生一种共鸣,一件乐器的来源地和它的使用手法,并不会对音乐的创作形成任何束缚。”
谈及此次创作的音乐中的中国元素,
巴里·甘伯格指出在作品中所加入极具中国特色的“五声调式”,
是中国观众最为熟悉同时也是中国音乐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对巴里·甘伯格来说,为剧中人物“艾尔奥”创作歌曲,是他此次中国之行最令人难忘的经历。
“剧中为‘艾尔奥’创作歌曲,首先要和莎士比亚的文本契合,其次要对中国的观众有着非常直观的表达。
与西方音乐不同,中国普通话中有四个声调,因此在写音乐的时候,音乐的走向也必须符合这四个声调才能让观众听得懂,对我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
《暴风雨》剧照
在《暴风雨》那场演出行将结束之际,刚子为观众展示了一段极具蒙古传统特色的、旋律悠扬的长调,这段长调的加入被巴里·甘伯格誉为自己最喜欢的一个桥段。他还从中汲取灵感,以长调为背景,为精灵们创造了一段极具感召力的和声。
巴里·甘伯格认为“这段创作对刚子来说也是一个挑战,因为在蒙古的传统乐中,长调只有一个人在唱,并没有一群人与他吟唱,但我和导演提姆·修普一致认为这才是中西方文化融合的体现,因此我们决定把两者结合起来。”
对于这次能够来到中国为《暴风雨》创作音乐,巴里·甘伯格觉得这段经历非常的令人难忘,他觉得国家大剧院无论从设施还是演出管理上都称得上世界一流剧院。同时,他很荣幸能够在这里结识濮存昕先生。
在巴里·甘伯格眼里“濮存昕不仅仅是一位非常出色的演员,同时也是一个非常令人尊敬的艺术家,在排练厅和舞台上我们都能感受到他内心所散发出一束光和一种爱,这些都是从他的内心当中所迸发出来的,我们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便被他孩童般的热情,踏实的本质所震撼,能和他在一起工作是令人非常享受的。”
《暴风雨》这部作品诞生于莎士比亚创作思想日臻成熟的末期,其篇幅虽然是莎士比亚剧作中第二短的剧目,却融合了多部莎剧中的核心问题——它延续了《李尔王》中对人性的剖析,审视了《仲夏夜之梦》探讨的荒野与社会的区别,权衡了《哈姆雷特》中核心的复仇命题,是莎士比亚毕生的集大成之作。
输入
关键词
查看精彩内容
逼 死强迫症丨高端吃货丨成人学英文丨精神处男看高中女生丨阴三儿丨奇葩道具保存丨艺术品成emoji丨最美50书封丨恐怖片教父|50岁芭蕾 天后丨妓院里的艺术丨真正的民谣|伪作大师丨跟剧照学拍照丨AV女优的真实生活丨中国最文艺美术馆丨欣赏裸体画的正确方式丨最励志自拍丨你的姓对应的杀手 丨照片变海报丨银河映像丨偶戏大师丨文艺片女王丨
身价几十亿的乐队
丨冰火花式死法
丨中国最懒最穷艺术家丨文青测试
丨陈粒
丨
我爱我家总摄影
丨人艺最纯老炮儿丨最难聊的社恐艺术家
丨当代戏剧30年记录者丨陈佩斯宠物经丨椎名林檎
丨写尽SM的作家|
与向京聊欲望|
中国最毒舌影评人|任素汐
|华语歌手爱撑伞|
好妹妹乐队|钟立风
|王梵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