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OFweek科技成果转化中心
OFweek投融资网是高科技领域投融资项目发布和对接的专业平台。OFweek投融资网汇聚了高科技领域各阶段企业10多万家,精选各类资本和机构1000余家。提供:融资咨询、投资咨询、并购咨询、研究报告、路演活动、产业园咨询、企业加速等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OFweek科技成果转化中心

日赚1.39亿!宁德时代2024年报:储能有余,动力不足

OFweek科技成果转化中心  · 公众号  ·  · 2025-03-15 15:07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转发本文章有礼!

OFweek 2025新能源产业协同发展大会

时间: 3月19-20日, 地点: 深圳登喜路国际大酒店
转发本文章至朋友圈 ,联系文末二维码客服(小池)可获得电子版《2025锂电市场格局及未来研判蓝皮书》或《前沿洞察·2025中国新型储能应用蓝皮书》及【新能源大会嘉宾演讲课件PPT】(会后发送)
点击文末 阅读原文 报名参会!
3月15日,宁德时代发布2024年业绩报告,总营收3620亿元同比下滑9.7%,但净利润却逆势增长15%至507.45亿元。这份看似矛盾的财报,实则暗藏新能源产业变革的深层逻辑。
从业绩来看,动力电池业务作为营收主力(占比69.89%),营收同比下降11.29%至2530.41亿元,折射出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速放缓的阵痛。但更值得关注的是,储能业务以26.84%的毛利率,首次超越动力电池(23.94%),成为利润贡献的隐形冠军。
这组数据背后,是宁德时代从"动力电池制造商"向"能源解决方案商"的战略跃迁,那么,宁德时代未来能否靠储能突破增长的“天花板”?
矛盾
宁德时代 交出的成绩单充满“ 矛盾感
2024年,宁德时代毛利率同比上升5.26个百分点至24.44%,净利率提升至14.92%。 这得益于两把“尖刀”。 一是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毛利率分别提升至23.94%、26.84%
二是会计政策调整将质保金计提从费用端转移至成本端,掩盖了实际成本优化能力。 若剔除会计变更影响,四季度毛利率仍维持在20%以上,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日均净赚1.39亿元的宁德时代,盈利能力已超越多数车企。对比同行,其动力电池单位成本较二线厂商低约15%,储能电池成本优势更达20%。这种碾压式优势,源于对锂矿资源的垂直整合、智能制造升级(单GWh投资成本下降12%)以及规模效应下对供应商的议价权。
业务拆开来看,在动力电池领域,宁德时代以37.9%的全球市占率连续8年蝉联冠军,与第二名拉开差距。
2024年动力电池销量381GWh,同比增长18.85%,但收入占比下降至69.90%。这是产品结构升级的体现:麒麟电池、神行超充电池等高溢价产品占比从年初的30%跃升至年末的45%,带动ASP(平均售价)逆势提升5%,尤其在高端市场毛利率可观。
储能领域, 营收同比下滑4.36%至572.9亿元,但销量同比增长34.32%至93GWh,毛利率提升3.05个百分点至26.84% ,成为所有业务板块中盈利能力最强的板块。
销量增长与营收下降的并存,折射出行业价格战的惨烈。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储能电芯均价较2023年下跌超30%,但宁德时代通过纵向整合与系统集成能力成功对冲价格压力。
公司从单一电芯供应商向直流侧系统集成商转型,尤其是为欧美市场提供高附加值的天恒储能系统(单箱能量6.25MWh),使其在降价潮中维持了毛利率优势。
相较之下, 动力电池系统虽然销量增长21.79%至381GWh,但营收同比下降11.29%,毛利率仅为23.94% ,凸显出乘用车市场对成本的高度敏感。
突破
价格持续下滑背景下,宁王的储能业务毛利率是怎么做到逆势提升的?
答案是 技术创新 2024年宁德时代研发投入达186.07亿元,占总营收5.14%,推动公司在关键领域实现突破。
电芯技术迭代 方面,推出储能专用长寿命电芯,循环次数突破12000次,较行业平均水平提升50%,直接降低全生命周期度电成本。
系统集成创新 方面,天恒储能系统采用智能液冷控温技术,能量密度较上一代产品提升20%,配套的“无热扩散”设计大幅降低安全风险。
多场景解决方案 上,针对工商业领域的产品可实现“一柜多模”运行,兼容峰谷套利、需求响应等多种盈利模式,提升客户投资回报率。
这些技术突破不仅 巩固了宁德时代在发电侧大储市场的优势,更使其在用户侧储能的新兴场景抢占先机 。年报显示,公司储能系统已应用于全球1700多个项目,覆盖从沙漠电站到极地科考站的极端环境。
变局
宁王的储能出货量做到第一,不过 有个细节值得关注——它的市占率却连续两年下滑。
数据显示,宁德时代以110GWh的储能出货量(SNE Research数据)蝉联全球第一,但36.54%的市占率较2023年下降3.46个百分点,连续两年下滑。
这一趋势揭示了行业竞争态势的深刻变化。
国内厂商如亿纬锂能、中创新航 等企业凭借灵活的价格策略,在2024年分别实现储能出货量400%和200%的爆发式增长,蚕食市场份额。
海外巨头像三星SDI、LG新能源 在欧美市场通过“电芯+系统+融资”的一站式服务,在户储领域对宁德时代形成夹击。
此外,钠离子电池、(半 固态电池等 新技术在特定场景开始商业化应用 ,部分客户转向多元化供应商以降低技术风险。
展望2025年, 宁德时代仍面临三重考验
一方面是 价格下行带来的压力 。有行业机构预测,2025年储能电芯价格可能跌破0.4元/Wh,公司需在材料回收(当前毛利率10.51%)和矿产资源(毛利率8.52%)环节挖掘降本空间。
其次,是 产能过剩的隐忧 。机构统计数据显示,全球动力电池规划产能已超需求3倍,公司在建产能219GWh的消化需要依赖新兴市场开拓。
最后,是 地缘政治风险 。欧美国家加速构建本土电池供应链,IRA法案、欧盟电池法规等政策可能削弱宁德时代的成本优势。
结语
宁德时代2024年的财报,展现了一个行业龙头在周期波动中的战略定力。通过储能业务的高端化、境外市场的本地化、技术创新的场景化,公司正在跳出“内卷式”竞争,向价值链上游攀升。
然而,这场转型绝非坦途——如何在价格战中保持技术溢价、如何在地缘博弈中维系全球化布局,将决定宁德时代能否从中国的宁德时代,真正蜕变为世界的宁王。

活动 预告

NEW

往期热点推荐

(点击链接阅读)
磷酸铁锂产线干"冒烟"真相:疯狂扩产竟仍断货!
剔除这类储能!曾毓群直指行业两大命门
智利陷入黑暗12小时:一场停电如何撼动全球供应链?
德国别墅爆炸震惊全球:储能成“隐形炸弹”?

爆料及投稿| [email protected]

广告及商务合作 | 焦小姐:19168597392

加入储能行业交流群


长按二维码,备注“姓名-公司-岗位”申请入群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