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湛江日报
同城百万粉丝,讲好湛江故事,传播湛江声音。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  ·  初春的周末,是有点浪漫在的…… ·  10 小时前  
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  ·  初春的周末,是有点浪漫在的…… ·  10 小时前  
旅行雷达  ·  【猛促!大额券立减500】含税300+直飞免 ... ·  2 天前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  山城宝岛“年”在一起 台湾“年味”来了 ·  昨天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  山城宝岛“年”在一起 台湾“年味”来了 ·  昨天  
掌上澄江  ·  《云南日报》关注澄江:赏景品咖 惬意非常 ·  3 天前  
掌上澄江  ·  《云南日报》关注澄江:赏景品咖 惬意非常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湛江日报

青、皖、豫、晋、吉、津、鲁、川、辽……都来湛江了!

湛江日报  · 公众号  · 旅游  · 2025-01-03 07:00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报道了湛江市经开区东海岛西坑村的房车营地情况,来自各地的房车客人们对营地赞不绝口。村干部介绍了营地的管理情况和规划,强调房车的有序管理以及当地村民的热情帮助和关心。同时,报道提到了西坑村的环境优美和文化内涵丰富,吸引了八方游客。房车营地成为文化交流的平台和展示湛江良好城市形象的对外窗口。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西坑村房车营地受到房车族游客的好评。

报道中提到了许多房车游客对西坑村房车营地的管理表示满意,称赞环境优美、设施完备,有专人清理垃圾、巡逻治安。

关键观点2: 西坑村有序规划房车营地并注重车位管理。

村干部介绍,房车营地明确了车位归属,便于车主外出游玩后顺利返回原停车位,也便于村干部与车主保持联系,提供必要的帮助。

关键观点3: 当地村民为房车族提供了生活上的帮助和文化交流的机会。

报道中提到,当地村民不仅为房车族提供了生活便利,还帮助他们了解乡规民约、民风民俗等旅居生活需要了解的内容。同时,西坑村组织各种活动,为村民们与各地旅客提供文化交流的机会。

关键观点4: 西坑村作为革命老区文化内涵丰富,吸引了八方游客。

报道强调了西坑村作为革命老区,不仅环境优美,还筹资建设了革命校史室、革命小故事一条巷等设施,展示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

关键观点5: 西坑村房车营地成为展示湛江良好城市形象的对外窗口。

湛江经开区农业局局长表示,西坑村房车营地不仅为房车游客提供了便利,也成为展示湛江良好城市形象的对外窗口。


正文




房车出游

正当时

鸟瞰经开区东山街道西坑村。本报记者欧阳泽摄

湛江经开区东海岛西坑村

近日

记者在湛江市经开区东海岛西坑村看到

这里已汇聚了四十余辆房车

“房车族”对西坑村房车营地赞不绝口

↓↓↓


“这里管理让我很满意”


漫步西坑

村容村貌干净整洁

古树名木葱葱郁郁

红色故事墙绘栩栩如生

操着各地方言的“房车族”三五成群

有些在村道悠闲地散步

有些在老建筑前拍照打卡

……

前来东海岛西坑村营地的房车客人正在休闲织毛衣。本报记者殷翊展 摄

据西坑村党支部书记林少冰介绍
此时还不是房车最多的时候
2024年春节期间
村里最多同时接待了上百辆房车
随着北方气温下降
会有更多“房车候鸟”来到西坑村

有序规划的房车营地。本报记者殷翊展 摄

青、皖、豫、晋、吉、津、鲁、川、辽……挂着各地车牌的房车,整齐有序地停靠在村里的房车营地。记者看到,每辆停驻的房车旁都统一竖着一块牌子,上面除了有车位编号,还有车主和随行人员姓名及电话、籍贯等信息,以及西坑村服务人员的姓名及联系电话、投诉电话等。


村干部介绍:

“这样一来就明确了车位归属,便于车主外出游玩后顺利返回原停车位。二来便于村干部与车主保持联系,车主如有需要可随时向村干部寻求帮助。”


来自哈尔滨阿城区的房车族孙宝刚:

“环境优美、设施完备,还有专人清理垃圾、巡逻治安。我走过不少房车营地,这里管理让我很满意。”

“村民给予我们很多帮助”

2024年12月初,来自黑龙江大庆的杨光与老伴抵达了西坑村,“这里环境美丽、空气清新,人们很友善,让我有了家的感觉。”

东海岛西坑村为前来的外地房车客人提供生活便利。本报记者殷翊展 摄

杨光的感受与计划

“我们住在车上,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但是当地的村民给予了我们很多帮助,就像老乡一样亲切。大家还无偿地把家里的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停放在房车营地,方便房车族取快递和游览村子。” 杨光说。


除了生活上的帮助

村民们还帮助房车族了解

乡规民约、民风民俗等

旅居生活需要了解的内容

杨光已经决定在这里“安营扎寨”

他计划去看看东海岛的年例

进一步了解当地的民俗文化

准备过完春节后再离开


干净整洁的村道。本报 记者欧阳泽摄

“是他们的热情留住了我们”


年逾古稀的唐姓夫妇
从老家湖南郴州出发
一路遍览祖国壮丽的山河美景
到达西坑村后
他们倍感惊喜
这里不仅是承载着厚重历史的革命老区
还是一个休闲养生的好地方


村名免费为他们提供了居住

“这里的气候温和,人也非常温暖。村领导经常关心我们,是他们的热情留住了我们。”与其他房车旅客不同,这对夫妻住在一家农家小院里。原来,村民陈汉果考虑到老人的身体状况,特意将自己家的老房子腾空并花心思装饰一番,免费供他们居住。

已经计划在此长住几个月

唐老先生觉得,村口那句 “北方有点冷,这里很温暖” 的题词,是自己的真实感受。这里的“温暖”不仅指气候上的宜人,更体现在村民和当地干部的热情关怀上。原本只是计划短暂停留的他们,如今已决定在此长住数月。

鲜美湛江成为创作的源泉

他们品尝到了小生蚝、小鲜鱼、海鲜捞粉等美食。“村民们教我们用新鲜的鱼仔煲汤,确实鲜美无比。”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