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21世纪商业评论
《21世纪商业评论》敏感于一切商业新知、商业产品、商业模式和商业英雄,敏感于新公司的新玩意、老公司的新改造、旧话题的新表达、老商业的新颠覆,为您提供最新鲜实用的商业养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21世纪商业评论

隔空开撕王思聪,陈欧3亿投资共享充电宝,是真跨界还是在讲故事?

21世纪商业评论  · 公众号  · 商业  · 2017-05-07 16:33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前有空气净化器,而后又花3亿元投资共享充电宝创业公司。尽管陈欧高调宣传新业务,但其很难向外界解释这些与聚美优品电商关系不大“跨界”,投资的逻辑在哪儿。


陈欧在新浪微博上的简介除了聚美优品董事长外,日前又多个头衔: 街电董事长。

街电是最近大热的共享充电宝创业品牌之一,采取柜机模式,用户可在柜机租借充电宝,用完返回即可。

街电


得益于共享单车的成功,共享充电宝是目前热度最大的创业“风口”。尽管相比单车,外界投这一创业项目的争议颇多。但聚美优品官方表示看好街电模式,宣布将以3亿元人民币(现金)收购深圳街电科技有限公司的股权,陈欧本人亲自担任董事长。

宣布进入街电领域不久,陈欧又转发了一张王思聪的朋友圈截图。截图显示,王思聪声称“共享充电宝要是能成我吃翔”。


陈欧很大气地回应称,“街电做不成可以做公益”。上一个说“做不成可以做公益”的创业者是摩拜单车创始人胡玮炜。胡玮炜本人记者出身,此前无商海搏杀经验,又走知性文艺创业人路线,说出如此不专业的话来可以理解, 但作为上市公司的董事长,陈欧居然说出如此对股民不负责的话,实在匪夷所思。


陈欧微博截图


也难怪他给外界留下一个对街电的成功也无底气的印象。那么继续的一个推论是,聚美优品投资街电,是慌不择路?

投资共享充电宝在某种意义上把聚美优品的另外一项新业务的“光芒”遮掩了。4月26日,陈欧宣布进军智能家居领域,创立独立品牌Reemake。首次推出了两款号称高效、高颜值的空气净化器。有意思的是,这也和公益有关系,因为首批量产的100台净化器将用于捐赠。

所以,对聚美优品新动作的解读可以分两个层面: 首先,通过高调的公益活动恢复品牌形象;其次,可能是积极尝试新业务,至少是给资本市场讲了新故事。

聚美优品从创立之初,不论从公开的微博撕X到坊间的言论,售假的争议一直不断。这和化妆品行业的特殊性有关。简单来说,苹果手机售假最多以旧充新,化妆品是有完整的制假产业链,加上化妆品公司高度集中,拥有绝对话语权,既不愿意给电商渠道轻易授权,也不愿意提供品牌背书。


这些都是老生常谈的话题,这也是为什么陈欧对售假的反击语气特别强硬,但并不能完全打消人们的疑虑。 该问题或许能通过一些公关或者营销手段弥补,真正伤害聚美优品品牌形象的是股价。


聚美优品在2014年5月16日上市,发行价22美金。 2016年2月,聚美优品宣布以每股7美元的价格私有化,一时民怨沸腾,因为提出私有化前60日的平均股价为7.85美金,7美金的价格不但没有溢价,反而降低了,所以舆论认为这是在“趁火打劫”。

陈欧


不过不知道现如今这些股民是否后悔当初聚美的私有化失败了,因为聚美今天的股价只有3美金左右。

长期陷入争议的聚美优品试图恢复品牌形象,包括陈欧在中韩事件中及时发声,下架乐天产品,再到如今的“公益”牌,在思路上是没错的。但其不应该拿公司的投资和股价开玩笑,毕竟企业的经营业绩和股民负责才是企业最核心的价值,为了弥补品牌形象伤害这一核心价值,陈欧也不要怪外界批评聚美优品跨界慌不择路。

聚美优品当下面对的根本问题在于,美妆的垂直电商模式已经疲软了,至少资本市场并不看好。 这也不能怪陈欧。即便是全品类电商巨头,也没有单一靠“电商”概念在今天保持高速增长。

亚马逊早就有强劲的云计算,未来无疑会在人工智能领域占据一席之地;阿里如今是三架马车在跑:电商、金融、文娱;京东有电商、金融、物流。反倒是一批垂直电商,以及一批在海淘时期火起来的创业企业,如今谁崛起了?反倒是死了一大片。

因此,聚美优品拓展新业务的思路没错, 但任何成功的业务延伸都是基于既有业务,从而才有可能产生1+1>2的化学反应。比如阿里的金融业务就基于支付宝积累的支付能力、信用数据、 流量入口等等,京东物流业务也是在C端积累了多年经验之后才宣布独立,切入B端。都这些都不仅仅是会员账户体系的简单打通,也不是毫无基础的跨界。

所以回到聚美优品 。先不说共享充电宝还存在巨大的争议,但这项新业务与聚美优品原先的业务能够形成什么样的“生态化反”? 购买化妆品满500免押金用充电宝?这一招乐视玩过,事实证明这只是传统营销返券的互联网版,并不是生态打法,也不赋能;至于做空气净化器,切入制造领域,就更让人看不懂。乐视做手机做电视好歹还有内容和用户,聚美做净化器,有什么既有能力支持?


笔者曾向一位投资人请教:那些主营业务增长乏力的公司,接连抛出一个个不太靠谱的新业务,投资人是怎么看?他回答道: 还是有一些不专业的人会相信吧,多少可能会有点积极作用。

据36氪报道,陈欧在投资街电时曾表示,“未来3个月内,还将继续注入几十亿元的资金”,投资无上限。但聚美优品最新的财报显示,其现金加短期投资仅有30亿元。所以,怼王思聪是很快意,但街电若真“做公益”了,陈欧恐怕难有资本再讲“新故事”。


本期编辑:杨松

联系作者:luodong @21jingji.com


关注21商评君,每天懂点新商业!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