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是关于稻盛和夫的经营哲学和人生理念的文章,强调回归做人的基本原理原则来规范日常生活,追求高收益企业,遵循事业的社会责任原则,严格管理企业,保持企业正气。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稻盛和夫的经营哲学强调回归做人的基本原理原则。
稻盛和夫认为企业经营中应遵循单纯而有力的指针,即追求做人的正确准则,如正直、诚实、不贪心等。这些原则为经营的指针和判断事物的基准。
关键观点2: 稻盛和夫强调在经营中不可持有固定观念。
稻盛和夫告诫自己要超越常识性的认知,基于原理原则进行判断,并不断努力实现销售最大化和经费最小化,以此获得高收益。
关键观点3: 事业的原理原则在于对社会和世人有利。
稻盛和夫认为,事业的原理原则不在于公司的利益或面子,而在于如何为社会和世人提供优质服务。合并企业时,也要明确经营责任,促进公平竞争,给客户和社会带来利益。
关键观点4: 严格管理企业,保持企业正气。
稻盛和夫强调企业会计需要遵循一一对应的原则,所有票据处理都运用这条原则。他还指出,如果公司充满正气,对不正当行为处理严厉,那么坏行为会很快被处理。经营者需要具备严格的经营哲学,与员工共有这种哲学。
正文
回归到做人最基本的原理原则,用它来规范人们的日常生活,这是现今时代的要求,追回丢失的智慧,这样的时机已经到来。
——稻盛和夫#盛和塾
回归到做人最基本的原理原则,用它来规范人们的日常生活,这是现今时代的要求
京瓷是我27岁时周围的朋友帮我创办的公司,经营企业我是外行,既没有知识又没有经验,根本不知道怎样才能把企业办好,烦恼之余,我决定,姑且“将作为人应该做的正确的事情以正确的方式贯彻下去”。
这个意思就是,不可说谎,不给人添乱,要正直,不贪心,不能只顾自己等等,无论哪一条都是孩童时代家长和老师教过的——长大成人后忘了的——单纯的规范,就将这种规范作为经营的指针,作为判断事物的基准。
在企业经营方面我固然无知,但我知道做事违背道德就不可能成功,这也算是一种单纯的信仰。
这是一个最简单的基准,却又是一个很正确的原理,遵循这一原理去经营企业,就不会迷惑,就能在正确的道路上阔步前进,就能把事业引向成功。
如果要问我成功的理由,我想理由就是这一点。就是说,我的才能或许有限,但我拥有虽然单纯却非常有力的指针——追求做人的正确的准则。
作为人,是正确还是错误,是符合还是违反基本的伦理道德——我把这一条当作人生最重要的规范铭记在心,毕生坚守不渝。
回归到做人最基本的原理原则,用它来规范人们的日常生活,这是现今时代的要求,追回丢失的智慧,这样的时机已经到来。
举例来说,社会上认为,当期利润率有几个百分点就是优秀,而超过10%的话就是非常优秀的企业了。这被当作“常识”。然而,再也没有比这个“常识”更可怕的东西了。
有的企业每年都保证5%的利润率。即使日元升值,汇率大幅变动,通过努力经营,最终仍能确保每年5%的利润,但是,既然这份努力可以消化汇率变动,那么,如果没有这种变动也能付出那份努力的话,应该可以获得更高的利润率。
然而,由于5%的利润率已成为“常识”。企业为了完成这个目标采取各种措施,拼命努力。
但一旦5%的利润率已经达到,就放下心来,不会付出更多努力去追求更高的利润率。“常识”可以帮助完成目标,却不能超越目标、成为再创新高的指标。
我认为,“利润无非就是销售额减去费用所得到的结果,若是如此,重要的就是努力使销售最大化,经费最小化,这样努力的结果,利润自然随之而来”。
京瓷成立以来,就一直致力于构建实现“销售最大化,经费最小化”所必需的组织结构与经营体系。
我并非要否定常识。但因为我不知“常识”,才不得不基于“原理原则”进行判断。
其结果就是我不断为实现销售最大、费用最小而付出努力。在这个过程中,京瓷成了高收益企业。
*摘自
《敬天爱人》
曹岫云
译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事业的“原理原则”不在公司的利益或面子,而是看怎么做对社会和世人有利
事业的“原理原则”在哪里?不在公司的利益或面子,而是看怎么做对社会和世人有利。
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才是企业经营的根本,也就是所谓“原理原则”。
如果是这样,单纯形式上的合并并不能履行使命,合并必须明确经营责任,才能让新公司尽快走上轨道,企业才能长期稳定运行,才能促进公平的市场竞争,才能给客户和社会带来利益。
从这个角度进行客观的判断,最好的结论就是让DDI执掌经营主导权。同时,我还提出了未来日本通信信息产业应有的前景。我诚心诚意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对方。
而且我还提出,IDO和KDD的最大股东丰田,成为合并后持股略低于京瓷的第二大股东。
我的热情和诚意为对方接受,合并案顺利谈妥。后来KDDI的飞速发展众所周知。
不是把自己的利益、而是把他人的利益放在首位——贯彻这一经营的原理原则,最终使我们走向成功。
如果公司充满正气,有不对头的地方,就会马上显得很突出,会很快得到必要的处理
“财务会计向我报告结算的结果,本月产生了这么多的利润。但这些钱到底在哪里?”这是我上述的“管理会计学”的出发点。
这里所说的利润,如果不遵循“一一对应”——我的会计学的基本原则,那么它往往是靠不住的、空洞的利润。
如前所述,只有将每一次物品的流动与每一张票据的处理,保持明确的对应,最终归纳的数字才能反映真实情况。
不管你采用了多么精明的会计处理手法,只要稍稍偏离了这个“一一对应的原则”,会计就不可能正确反映企业的实际状况。
京瓷不仅在财务部门的会计票据上遵循“一一对应的原则”,而且包括接单、发单在内,所有的票据处理,都运用这条原则。
正因如此,迄今为止,非常幸运,尽管企业规模迅速扩大,却从来没有在管理上犯过大错。
然而,坦率地说,即使花费心血构筑了自以为万无一失的管理系统,仍然不能完全避免不正当行为的发生。
那么,管理不严格不健全的企业会发生什么问题呢?看到近年来频繁出现的企业舞弊丑闻,我不免担心。
在这样的企业里,许多情况下,即使发生不正当的行为也不将它视作问题,而是轻轻放过。
因为大家都有各自或大或小的问题,所以即使相互间察觉到有疑惑、有不正当的行为,也视而不见,放任不管。
而上司呢,因为面前有更大的问题需要处理,有时即使发现了某种不好的行为,也不干预,反而加以掩盖。
如果公司充满正气,对坏行为处理非常严厉,周围的人都很清廉,那么某位员工的某种行为有不对头的地方,就会马上显得很突出,会很快得到必要的处理。
但是,如果公司的风气是,指出自己认为不正当的行为,反而被大家视为“背叛”那么问题将被隐瞒。
对小小的不当行为睁一眼闭一眼,一旦公司内部形成这种氛围,那么整个组织就会化脓变质,最终必定会发展成动摇企业根基的大问题。
正因为如此,为了杜绝违规违法的不正当行为,首先经营者自己必须具备严格自律的明确的经营哲学,必须努力做到与员工们共有这种哲学。
【转载须知】
今天的学习内容为:
人生哲学-实证-持续净化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