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张江发布
"张江发布"由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管委会运营,旨在帮助企业面向全球推广新技术、新产品,对接资本、市场、人才等创新创业要素,助推上海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
51好读  ›  专栏  ›  张江发布

速递 | 境外优质企业有望在中国上市?上海自贸区3.0版满满全是“干货”,快来看看吧!

张江发布  · 公众号  · 上海  · 2017-04-01 14:33

正文


摘要


3月31日,国务院印发《全面深化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改革 开放方案》,对上海自贸试验区下一步改革作出部署。这是上海自贸试验区设立以来的第三版方案,意味着 上海自贸区 改革进入“3.0”时代。


国务院日前正式印发《全面深化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这是上海自贸区设立以来,国家出台的第三个改革方案,被外界称为“上海自贸改革的3.0版”。与过去的改革方案相比,新版方案有何亮点?对上海自贸区在新一轮改革开放中进一步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又会起到怎样的指导作用?


首次提出设立自由贸易港区


“改革系统集成”,这一名词在上海自贸区深化改革3.0版方案中多次出现。



“去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就提出,上海要以系统集成的新方略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从上海自贸区自身发展来看,办事效率要继续提高,改革开放要继续深化,都对集成创新提出了迫切需求。”复旦大学上海自贸区综合研究院秘书长尹晨说。


具体到改革系统集成的要求上,方案中提到,上海自贸区要建立更加开放透明的市场准入管理模式;要全面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等。尹晨指出,“一共9项要求,本身就需要跨部门参与和集成创新。同时,这9个领域,在自贸区前期发展中已具有较好基础,集成后能较快地实现复制推广。”


系统集成创新的另一个目的,是为了建立开放型经济体系的风险压力测试区,形成适应经济更加开放要求的系统试点经验。“比如,上海自贸区要对标最高国际标准,自由贸易港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尹晨指出,“迪拜、新加坡以及欧洲各国的自由贸易港在通关时间、成本、单一窗口便捷性等绩效上都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上海自贸区要建成国际标准的自由贸易港区,实际上是倒逼海关、边检、口岸等各个部门,通过协同创新和系统集成来赶超这些具体的标准。”


大部门制改革考验监管能力


方案对上海自贸区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打造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先行区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同时出现的还有许多新概念。


转变政府职能的第一项要求, 就是健全以简政放权为重点的行政管理体制。 其中,深化大部门制改革,建立精简高效的跨部门协同机制,被明确纳入改革要求。对此,上海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原所长石良平研究员认为,这与27年前浦东开发开放伊始就提出的“小政府、大社会”恰好呼应。


但减少干预绝不等同于不作为。在石良平看来,大部门制改革考验的不仅是政府转变职能的决心,还考验各部门事中事后监管的能力。尤其在“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下,拆机构、并职能对上海自贸区推进“放管服”改革有重要意义。


深化创新事中事后监管体制机制 ,是方案中对上海自贸区转变政府职能提出的第二项要求。石良平认为,随着大部门制改革提上议程,民间组织和社会力量对政府和市场的监督,都将成为未来监管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方案同时要求, 上海自贸区要加快构建以大数据分析为支撑的“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


石良平说,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是:

首先建立统一信息标准、实现信息共享。

其次要明确制定标准的牵头人和牵头单位。

第三步是保障共享后的信息安全,“否则共

享就有可能好事变坏事。”


境外优质企业有望在中国上市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