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微博上有个让人忍俊不禁的热搜。
贵州清镇一个二年级的小男孩手里拿着一张奖状,大摇大摆往家里走去,那六亲不认的步伐,把心里的得意展现得淋漓尽致。
男孩的妈妈说:“儿子期中考试只考了77分,为了鼓励儿子,答应他如果考到90分,就给他买辆单车。”
今天正好发成绩单,儿子不仅考到了90分,还领了张奖状。
她看到儿子这样的走姿,被逗得不行,忍不住拍了视频发到网上,没想到居然上了热搜。
在视频最后,我们看到小男孩的妈妈在他回家以后,第一时间就带他去买了辆单车,小男孩骑着车,心满意足地飞驰而去。
网友们除了纷纷被这个小男孩圈粉外,还表示超级
羡慕他有个说话算话的妈妈
。
新闻下方,点赞最高的评论这样说道:“这家长真讲信用,说买就买,小时候我都是被骗大的。”
而这条评论也引发了网友们的疯狂吐槽:
骗还好,遇到老妈心情不好的时候,打一顿都有可能。
一直被骗到大,做不到的就不要承诺。我现在很难去相信别人。
我以为只有我被骗,原来大家都一样。
这个新闻之所以会引起这么多人的议论,是因为说话算数的父母真的太少了,而孩子们谁不希望有个说到做到的爸妈呢?
02
很多家长觉得孩子还小,随口一个承诺就能把孩子糊弄过去,但是他们却不知道,孩子会把爸妈随口说的一句话记很久。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曾经做过一个关于中小学生学习和生活现状与期望的调查,发现孩子们最不满意父母的12种行为里,说话不算数以43.6%的比例位居第一。
在孩子眼中,爸妈说话不算数,真的很让人绝望。
2018年2月,温岭一个12岁女孩小燕在大冬天离家出走,幸好被民警发现。
当民警问她出走原因时,小女孩委屈大哭:“我爸爸太虚伪,答应我的事情做不到……”
原来,小燕的爸爸为了鼓励她好好学习,承诺她期末考试达到90分就带她去看海。
小燕很高兴,为了能去看海,她拼命复习,结果期末考试真的达到了爸爸的期望。
但是,当她拿着成绩单要求爸妈兑现承诺的时候,爸妈却用一句话轻描淡写地推脱了:“这么冷的天,看什么海啊!”
“考到90分就去看海”,明明是爸爸自己答应的,为什么自己这么努力完成了目标,爸爸却不兑现承诺?
小燕越想越伤心,最后选择了离家出走。
社会学家扎克曾经说过:“父母是子女最亲近的人,也是最值得信任的人。”
对孩子来说,爸爸妈妈说的每一句话,都会被当成真理。
一旦父母言而无信,孩子就会受到巨大的打击,感到非常失望。
2018年11月12日晚上7点半,一个小男孩坐在5楼空调外机上,准备跳楼。
警察劝说的时候,男孩带着哭腔要求和妈妈见面,民警立刻拨通了电话,趁机把小男孩救了下来。
事后,民警得知,小男孩之所以跳楼,是因为爸爸说话不算数。
原来,小男孩的爸爸为了鼓励他好好考试,答应他如果考到前五名就把没收的手机还给他,还会给他配一副眼镜。
但是等他真的考到前五名了以后,爸爸却迟迟不肯兑现承诺,他又生气又伤心,冲动之下想到了跳楼。
现实生活中,为了激励孩子认真学习,父母通常都会用一个承诺来给孩子“加油”:
这次考90分就给你买一部手机;
你考了双百分就带你出去玩;
你听话,我就给你买遥控飞机。
……
这些承诺对孩子而言真的很诱人,但如果父母不能及时兑现,也真的会让他们很伤心。
这些父母说话不算数的行为,正在一点一点消灭孩子的希望,也在逐渐降低自己在孩子面前的威望。
03
斯坦福心理学家米歇尔曾经做过非常著名的“棉花糖”实验。
他在600多名儿童的面前都放了棉花糖,许诺15分钟内忍住不吃的孩子可以再得到一块棉花糖。
实验结束后,他进行了长达十四年的跟踪调查,发现当年坚持到最后的孩子在生活中更具有竞争力,由此提出了“
延迟满足
”的理念。
从这个实验中,我们不难发现:
孩子能否延迟满足,和大人能不能说到做到有很大的关系,有时候孩子看起来是在无理取闹,其实这是因为父母总是言而无信。
拥有能及时兑现承诺的父母,这样的孩子真的很幸福。
去年11月,上海浦东一家幼儿园门口惊现一只大“恐龙”。
小石榴的父母为了鼓励女儿养成独立的好习惯,就答应她如果她能在幼儿园好好吃饭,就可以满足她一个要求。
小女孩听后果然做到了,并且表示希望有一只恐龙接自己放学,于是小石榴的爸爸就买了一套恐龙的衣服去接她放学了。
看到这只恐龙后,小石榴兴奋地围着恐龙转了好几圈。
小女孩能有这样说话算数的爸妈,相信在她成长的道路上,根本不需要刻意训练延迟满足,因为她知道,爸妈答应她的,一定会做到。
04
父母的承诺对孩子而言意义重大。
为人父母,在给孩子许诺时,一定要注意以下三点:
李亚鹏曾在节目《朗读者》中提到这样一件事:
女儿李嫣在他45岁生日的时候给他写信,称如果他能戒烟,自己会更爱他。
看到这封信以后,李亚鹏说:“嫣儿,对不起,爸爸将来有一天一定会做到的。”
董卿问“将来是什么时候”,他只说是不远的将来,因为对孩子不敢轻易承诺。
孩子会把父母说的话都记在心里,所以我们有些事如果做不到,千万不要随意承诺。
李开复曾在文章里提到一件关于父亲的趣事:
有一次,父亲突发奇想给他出了一道自认为很难的数学题,他觉得李开复肯定不会做,就随口说如果做出来,就把自己的派克金笔送给他。
没想到年幼的李开复一下就把题给做出来了,惊讶之余,父亲还是立刻把金笔送给了他。
父亲这样的举动一直影响了李开复的一生,他一直把诚实正直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心理学家罗达·邓尼说过:
父母错了,或违背自己许下的诺言时,如果能向孩子说一声对不起,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尊,同时能培养孩子尊重人的习惯。
当因为一些不可抗力,实在没办法完成答应孩子的事时,一定要记得及时向孩子说明原因,并且想办法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