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群学书院
群学书院由南京大学学者举办。秉承百年学府悠远文脉,依托全球领域智库资源,定期举办各类专业课程、沙龙、研讨、参访。传播多元文化,共铸人生理想,为创造健康社会不断前行。总部地址:南京中山陵永慕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舰大官人  ·  Trade War is on the ... ·  10 小时前  
视觉志  ·  七言 | 拒绝别人,好爽啊 ·  2 天前  
天玑-无极领域  ·  智商正常的人都知道,赌毒不能碰。10月被套的 ... ·  3 天前  
猫笔刀  ·  有个数据差距太大了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群学书院

最另类的脑科学家和他笔下的颅内宇宙

群学书院  · 公众号  · 自媒体  · 2025-01-03 08:15

正文





自从艾萨克·阿西莫夫去世后,我们再也没有⼀位像伊格曼这样的科学家,他以如此多样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
——《华尔街⽇报》

大卫·伊格曼或许是当今最出色的科学家和小说家。

——斯图尔特·布兰德



“怎样思想,就有怎样的生活。”用来形容大卫·伊格曼,恰如其分。

他是称得上“顶级头脑”的科学家:任教于斯坦福大学,在《自然》《科学》等顶级期刊发表100多篇学术论文。


他是受欢迎的“明星”:著有风靡全球的畅销书,担任大热剧集《西部世界》科学顾问,执导的电视节目获艾美奖提名,登上时尚杂志封面……


他赢得“挑剔”读者的偏爱:电视剧台词引用了他书中的故事,好书立刻登上热搜被“抢购”;凯文·凯利称他是“心智大师”,“论理明晰,处处惊奇。(读他的书)你的心智会感谢你”。


最出色的科学家和作家的身份在他身上融为一体,但伊格曼还在进化。在硅谷的富豪们试图打造出一个超级AI的当下,一生都在研究“人类大脑”的伊格曼责无旁贷。他用「自我进化四部曲」来证明,人类的成功并非在于不可更改的“天赋”,而在于能够持续进化的大脑。







新年·最全面的六朝古都邺城文学研学

春节·山西古建筑朝圣之旅

点击图片即可查看详情



扫码添加任一工作微信,均可咨询报名   







最另类的脑科学家

和他笔下的颅内宇宙

来源 | 湛庐



摔出来的科学家


8岁那年,伊格曼到离家不远的一个工地“翻墙头”,不小心从墙头上掉了下来,导致他的鼻骨骨折。这一摔不过短短几秒钟,但当时伊格曼却感觉时间变慢了。即使40多年后的今天,他对当时的感觉依旧记忆深刻,并将它形容为“爱丽丝在兔子洞里翻滚时的感受”。这次特殊的经历,激发了伊格曼对时间感知的兴趣,引领他日后从事该方面的研究,并最终成为该领域最有话语权的专家之一。


时间变慢背后的原理是:身处危机之时,我们会对时间产生预期判断,多数情况下我们是在“回顾”时间,所以时间的长短体现的是记忆的密度。后来,伊格曼多次亲身尝试“零重力式蹦极”,成功地测试了这种时间感知差,验证了童年时期令他印象深刻的特殊体验。


如今,伊格曼已经是斯坦福大学的神经科学家,以感觉替代、时间感知、大脑可塑性、联觉和神经法学方面的工作而闻名,这次经历也被他写进了《皱巴巴果冻的绚丽人生》一书中。该书影视版《大脑的故事》(The Brain with David Eagleman)由他亲自执导,并获艾美奖提名。


伊格曼还是广受欢迎的TED演讲者、古根海姆学者奖获得者,同时也是美国心智科学基金会的首席科学顾问。他曾获通信理论领域的最高荣誉克劳德·E.香农奖和麦戈文生物医学传播杰出奖,以及美国神经科学学会授予的极具影响力的年度科学教育者奖。


烧脑神剧背后的科学顾问


在《西部世界》第一季制作期间,伊格曼碰巧正与其中一位剧作家交流。得知该剧组没有科学顾问后,他亲自飞往洛杉矶,同该剧的编剧和制片人展开了长达8小时的讨论,对剧中的核心问题提出了出色的洞见。

到了第二季,该剧开始探讨“自由意志”的本质问题,这正是伊格曼最熟悉的研究领域,所以他亲自担任了这一季的科学顾问。在编剧阶段,伊格曼与编剧和制片人就“记忆”“意识”“人工智能的各种可能性”等问题展开了头脑风暴,以科学视角完善了这个令人脑洞大开的科幻故事。


此外,他还担任过罪案剧《罪案第六感》(Perception)的科学顾问。通过这些影视作品,伊格曼将科学的声音带给了更广泛的受众。

脑科学创新实践的领军人


除了研究脑科学的理论,伊格曼更致力于脑科学成果的创新实践与商业应用。他目前是两家知名科技公司BrainCheck和Neosensory的联合创始人。


BrainCheck是一个移动平台,已被数千个医生办公室和医院系统采用,以评估与痴呆或脑震荡相关的认知变化,该公司被评为2017年最具投资价值的初创企业之一。


Neosensory开发的新感官背心用于增强人的感知,以帮助聋哑人、盲人等有感知缺陷的人提升其他器官的感知力,也可以用于虚拟现实场景。如今,新感官背心在硅谷技术的支持下,已浓缩为手表大小的腕带,使用起来更便捷,并获得了《快公司》2021年“改变世界创意大奖”。


伊格曼还发明了用于认知障碍的早期检测和验证的设备,并获得了专利。同时,他还是许多优秀的初创公司的科学顾问,包括NextSense、Neurable、Tenyx、Skywalk、Ampa等。 


文笔惊艳、想象奇崛的科普明星


目前,伊格曼已在《自然》《科学》等世界知名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是多家科学期刊的编辑委员会成员。他也为《纽约时报》《发现》《大西洋月刊》《连线》《新科学家》等杂志撰稿,并经常在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和英国广播公司中发表演讲,讨论科学界的新鲜事和重要事件。


除了学术著作,伊格曼还热衷于大众科普,出版了许多畅销书。除了前文提到的《皱巴巴果冻的绚丽人生》,他的最新作品《粉红色柔软的学习者》更是获得普利策奖提名,《哈佛商业评论》称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们对大脑运作过程的基本认识”。



《1立方厘米银河系的我》则是《纽约时报》评选出的畅销书,也是施瓦辛格的枕边书。


《三磅褶皱的创造力》是伊格曼与音乐大师安东尼·布兰德合著的变革性力作;《死亡的故事》刚出版就登顶《纽约时报》畅销榜,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并多次被改编为歌剧、电影。



此外,伊格曼曾登上意大利Style杂志封面,被评为最聪明的创意人之一。《纽约观察家报》更是将他比肩哥白尼:“一个充满魅力的科普者……伊格曼志在为心智科学领域做出哥白尼在天文学领域所做的同等革命性贡献。”

原来脑科学可以这么好读


我们每个⼈的⽣活,都是由这三磅重、果冻状⼤脑书写的完整⼈⽣


我们所有的意识、情感、决策、创造⼒,都源⾃宇宙中最复杂的事物——⼤脑。


当860亿个神经元在潮湿的电化学⽹络中涌动时,⼀个全新的⾃我正在浮现。⽆论你⾝处⼈⽣的何种年纪、境遇,拥有何种先天条件,⼤脑每时每刻都在帮你重塑⾃⼰。而且⼤脑的进化能⼒,更是让我们成为“最擅⻓绝处逢⽣的物种”,总是能够在重重压⼒下找到前所未有的解决⽅案。


在本次「大卫·伊格曼自我进化四部曲」的出版之际,伊格曼特地为中国读者撰写了独家序言,邀请我们和他一起探秘脑内的微观宇宙,了解我们的⼤脑如何运作,如何创造,又将引领⼈类去向怎样的未来?


“此刻我深感荣幸,也十分欣喜,我有关大脑的4本书终于全部译为中文,与你们见面了。多年来,我一直为人类心智那复杂而美丽的舞蹈深深吸引,进而投身大脑生物基础的研究。这套作品中的每本书都像一颗独特耀眼的珍珠,它们共同串连成名为“大脑奥秘”的珠链,而这正是我毕生渴求的无价之宝。


写作这套作品的动机,源自一个简单的问题:大脑,这一仅仅由细胞和生化物质组成的体系,怎会孕育出如此丰富多样的人类体验?这个问题引领我踏上了探索之旅,从无意识到社会驱动力,再到学习和记忆的机制、梦境的起源以及我们是否能为人类创造新的感官体验。你可以从这些作品的字里行间,体会到我对大脑奥秘怀有多么强烈的好奇心,以及我是多么想通过研究大脑来探寻我们生而为人的本质。


对于这套作品,我推荐你从《1立方厘米银河系的我》开始阅读,它阐述了有关无意识思维的基本概念,即我们毫无察觉,大脑却在默默运作。之后,你可以接着读《皱巴巴果冻的绚丽人生》,它将带你领略大脑在社会互动、决策制订以及未来展望中拥有的广阔天地。再之后,你可以翻开《三磅褶皱的创造力》,去了解大脑,特别是人类的大脑,如何展现出它绝妙的创造力。最后,《粉红色柔软的学习者》将聚焦大脑的动态重连,揭示神经技术的最新突破以及伴随而来的伦理议题,徐徐展开一幅生动的当代神经科学画卷。


这套作品中的每一本都阐述了大脑科学的现状,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它们将为你带来了解当代神经科学的全面视角,既让我们更深入地认识自我,也为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提供宝贵的启示。


在中国出版这套作品,对我而言意义非凡。中国拥有源远流长的创新历史,如今更是在全球科学舞台上大放异彩。因此,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探讨这些话题显得尤为贴切。我很高兴这套作品能够与中国读者见面。我相信,这些作品一定会引起热衷于探索神经科学及其文献的学生、专业人士和爱好者的深刻共鸣。


最后,我要再次由衷地表达自己的荣幸与感激之情,期待这套作品能够点燃更多人思考的星星之火,激发人们对于大脑奥秘的无限探索欲望。愿与你们共同展开一场关于人类心智的深入讨论!”


我们的美梦、清醒时的人生,都源自大脑飞速运动时的数十亿细胞。你关于自我与人生一切问题的答案,或许就藏在你的眼球后面,那皱巴巴果冻般、有着比银河系恒星还多的连接,三磅重的柔软的学习者。 



THE END



新年·最全面的六朝古都邺城文学研学

春节·山西古建筑朝圣之旅

点击图片即可查看详情


扫码添加任一工作微信,均可咨询报名






文化名人纪念演讲

梁漱溟先生逝世三十周年纪念讲座 | 梁漱溟文化思想 | 叶圣陶孙女回忆叶氏文脉 | 柳诒徵先生纪念讲座 | 陈寅恪先生诞辰一百三十周年纪念讲座 | 陈作霖先生逝世一百周年纪念讲座 | 作家张爱玲诞辰一百周年纪念讲座 | 林散之、高二适先生纪念讲座 | 钱穆先生逝世三十周年纪念讲座 | 阮玲玉诞辰一百一十周年纪念讲座 | 上官云珠、周璇诞辰一百周年纪念讲座 | 谭延闿逝世九十周年讲座 | 孙中山先生逝世九十五周年纪念论坛 | 王阳明逝世四百九十周年纪念论坛 



文化名家系列讲座

莫砺锋:开山大师兄 | 周文重:国际关系新格局 | 周晓虹:口述历史与生命历程 | 周晓虹:费孝通江村调查与社会科学中国化 | 周晓虹对话钱锁桥 | 周晓虹、张新木、刘成富、蓝江对谈:消费社会的秘密 | 群学君对话舒国治 群学君对话叶兆言 | 黄德海、李宏伟、王晴飞、王苏辛、黄孝阳五作家对话 | 孙中兴:什么是理想的爱情 | 杜春媚对话郭海平 | 程章灿:作为诗人与文学史家的胡小石 | 谷岳:我的行走之旅 | 黄盈盈:中国人的性、爱、情 金光亿:人类学与文化遗产 | 周志文:人间的孔子 | 严晓星:漫谈金庸 | 周琦:越南法式风情建筑 | 魏定熙:北京大学与现代中国 | 胡翼青:大数据与人类未来 | 生命科学与人类健康系列高峰论坛 | 毕淑敏读者见面会 | 徐新对话刘成 | 谢宇教授系列演讲 | 王思明:茶叶—中国与世界 | 祁智对话苏芃:关于写作 | 甘满堂:闽台庙会中的傩舞阵头 | 张静:研究思维的逻辑 翟学伟:差序格局——贡献、局限与新发展 应星:社会学想象力与历史研究 | 吴愈晓:为什么教育竞争愈演愈烈?李仁渊:《晚清新媒体与知识人》 | 叶檀读者见面会 | 冯亦同:金陵之美的五个元素 | 华生、王学勤、周晓虹、徐康宁、樊和平对话 | 



城市文化与人文美学


东方人文美学深度研修班(第一期)| 东方人文美学深度研修班(第二期)大唐风物,侘寂之美: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第一期)| 大唐国宝、千年风物: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第二期)| 当颜真卿遇上宫崎骏: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第三期)| 史上最大正仓院与法隆寺宝物展: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 |  梦回大唐艺术珍品观展会 | 四姝昆曲雅集:罗拉拉、单雯、孙芸、陈薇亦 | 昱德堂藏扬州八怪精品展 | 《南京城市史》系列人文行走活动 | 《格致南京》系列文化活动 文心雅韵:中国传统人文美学系列讲演 | “文学写作与美好城市”高峰论坛 | 仰之弥高:二十世纪中国画大家展 | 首届微城市文化论坛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一期:南京运渎)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二期:明孝陵)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三期:文旅融合)|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四期:城南旧事)|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五期:灵谷深松)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六期:清凉山到石头城)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七期:从白马公园到明孝陵)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八期:从玄武门到台城)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九期:从金粟庵到大报恩寺)|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期:从夫子庙到科举博物馆)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一期:从五马渡到达摩洞)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二期:从狮子山到扬子饭店)|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三期:从南朝石刻到栖霞寺)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四期:牛年探春牛首山)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五期:中山陵经典纪念建筑) | 从南京到世界:第一届微城市论坛 | 园林版昆曲舞蹈剧场《镜花缘记》秋栖霞文学日系列活动 | 



社会科学研修班与专题课程


社会心理学暑期班(2016) | 社会心理学暑期班(2017) | 社会心理学暑期班(2018)| 社会科学经典理论与前沿方法暑期班(2019)| 口述历史与集体记忆研修班(2020)| 中国研究:历史观照与社会学想象力学术研讨会 | 中国社会学:从本土化尝试到主体性建构——纪念中国社会学重建40周年学术研讨会 | 第一届长三角社会学论坛(2018) | 第二届长三角社会学论坛(2019)| 长三角论坛2019新春学术雅集 第三届长三角社会学论坛(2020)



新书分享会 | 经典品读会


《金陵刻经处》生活的逻辑:城市日常世界中的民国知识人(1927-1937)|《谢辰生口述》 | 《袍哥》《年羹尧之死》《朵云封事》|《两性》|《放下心中的尺子——庄子哲学50讲》|《东课楼经变》| 《旧影新说明孝陵》| 《光与真的旅途》| 《悲伤的力量》| 《永远无法返乡的人》《书事》 | 《情感教育》 | 《百年孤独》 | 《面具与乌托邦》 | 《传奇中的大唐》 | 《理解媒介》| 《单向度的人》| 《陪京首善》|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 《诗经》|  《霓虹灯外》 | 《植物塑造的人类史》 | 《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 | 《拉扯大的孩子》 | 《子夜》 |  《读书的料及其文化生产》 | 《骆驼祥子》 | 《朱雀》 | 《死水微澜》| 《通往父亲之路》 | 《南京城市史》(新版) 《被困的治理》 | 《双面人》 《大名道中》 | 《笺事:花笺信札及其他》 《九王夺嫡》 |  《乡土中国》 | 《白鹿原》| 《冯至文存》 | 《在城望乡》 | 《海阔天空》 | 《遗产的旅行》《城堡》 | 《被遗忘的一代:第四代导演影像录》 | 《了不起的盖茨比》 | 《南京城市现代化路径研究》 | 《湖中之云》 | 《社会变革的棱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