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书林斋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书林斋

我们还能梦回大唐吗?

书林斋  · 公众号  ·  · 2018-09-15 15: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后台回复「 书林斋 」可查看文章集锦


唐朝人对西域胡人是没有歧视的,在唐代的识宝故事里,往往是中原人看到一个不知名的宝物,而西域商人告知这是何种宝物,并且说明这是他们那里的。由此可见唐人并不在乎自己不懂、自己落后于人,同时还能看到在唐代,中原人和胡人之间的贸易交流十分频繁。


和唐代相比,明清时期的识宝故事就变了样。胡人往往变成了南方人,故事也不是买卖而是诈骗了,在故事里南方商人阴险狡诈,总是会骗走北方人手里的宝物。从中也能看到北方人不平衡的心态:文化发源在这里,政治中心在这里,可是有钱人和新的文化聚集地都去了南方。


用标签来表现一个朝代的形态其实是粗暴的,但是从上述识宝故事的演变中,我们依旧能够清晰地感知到唐人开放、包容的心态,赵世瑜曾经专门写过一篇论文讨论这件事。


其实在另一个层面也能看到对比。


从出土文物中我们会看到,唐代对文臣武将的优待。


唐代开始设立翰林院,这个机构专门为皇帝起草诏书,皇帝对翰林院也十分重视,在白釉「 翰林 」「 」字款罐会看出,这是皇帝专程烧制赐给文臣们的。



而从出土的彩陶俑也会发现,唐代不仅有彩绘陶文官俑,还专门烧有彩绘贴金骑马俑。


这个文物十分珍贵。



《唐六典》记唐甲十三种,马甲是其中之一,虽然记载十分详细,但由于时间过久,再加上绘画和石刻里没有过马甲的存在,所以唐代马甲究竟什么样一直是个谜,直到 1971 年彩绘贴金骑马俑在懿德太子墓出土,这才填补了空白。此外我们知道,唐宋时期是轻骑兵到重骑兵的转变时期,而彩绘贴金骑马俑正表现出了重装骑兵到轻装骑兵的变化过程。


再早些时候,在窦皦(唐初)墓里出土的水晶缀十字铁刀,就很能清楚看到当时的军事装备形态,这是目前保存最早最完整的横刀,据推测是十六卫所用。



同时反映唐代特色的还有一大堆炼丹炉。


虽然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想长生不老,但在唐代还有一个不成文的隐疾,按照安家琪的考证,唐代皇室由于饮食的缘故,多有风疾,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武则天、唐德宗、唐顺宗、唐穆宗、唐文宗、唐宣宗等,都有过发病症状。



因此炼丹盛行不仅仅是因为想要长生不老,还有炼丹治病的原因,这也是唐代的皇家特色。


尽管如此,唐代皇室的生活仍旧十分奢侈。带銙要用玉带,炼丹和茶具都要用金银,为了生活享受,什么都要用金银雕刻,甚至开元通宝(唐初到宋初一直在使用)都要专门做出金开元通宝和银开元通宝出来。


另一方面,这也因为唐代实在是太有钱了,作为贸易市场,唐代的开放性和奢靡度是挂钩的。《捧包裹侍女图》、《捧盒男装侍女图》、《持如意侍女图》等女性形象,与明清时期的贞节牌坊是完全不同的,女性的化妆用品也多种多样。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话是不假,不过能够有资格爱美的却也不是普通人,《新唐书 ·舆服制》里就严格规定了花钗的使用规格,不仅寻常老百姓买不起,就算买得起,也不能逾越。


开放的另一个表现就是最一开始说的,唐代对外来人的平等和包容。《胡人打马球图》、《胡人备马图》和彩绘陶骑马带猞猁狩猎胡女俑就是绝佳体现。



甚至连黑人都有。


彩绘黑人立俑八十年代出土于郭村唐墓,可能来自大食国,也不排除就是从非洲地区直接过来的「奇人」。



人来了,自然文化也就来了。


道教、佛教、祆教和景教在唐代人的日常生活中也十分普遍,《高士图》里的道教思想,大唐智藏禅师舍利装具里的佛教思想,米继芬墓志里同时涉及到的祆教(父)和景教(子)更是表现了文化的交融并蓄。



国家博物馆这次办的「大唐风华」展,分为「 文武安天下 」「 皇室的珍宝 」「 长安多丽人 」「 骑猎散歌尘 」「 大唐异乡客 」和「 学理共归真 」六个部分,意在表现大唐的风采。


而这个展是 09 04 日开办的,联想到那天结束的国际大会,国博的这个展想传达的是什么政治意味,自然也就清楚了。从这个角度,我们也能反过来看到那场大会想传达的是什么样,或者说想做成什么样的结果。


无论结果如何,唐都已经存在在那里了。中国人往往喜欢说「 梦回大唐 」,因为唐作为一个国号,具有无比的荣光,政治上它是贞观之治,经济上它有开元盛世,文化上它能兼容并蓄。自唐天宝以后,无数中国人都在怀念着盛唐气象。


在日本人心中也有自己的唐,面对着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日本的姿态放得很低,他们多次派出遣唐使前往唐土。并带回了唐的建筑、宗教和礼仪。很多人误以为「 唐朝在日本 」,其实日本只是学习了唐文化并加以改造,绝不意味着唐文化就在日本。


在《汉书》与《后汉书》里,日本都被称之为「 」,相传「 日本 」的名字正来自隋唐年间日本圣德太子,圣德太子在国书里写道:「 日出处太子致日落处太子。 」因日本在东方,因此自称「 日本 」,《新唐书·日本传》中也有记载:「 稍习夏言,恶倭名,更号日本。使者自言,因近日出,以为名。


越自卑就越自大,越自大就越自卑。因为日本一直以唐为参照物。


所以你看到的唐是什么,唐就是什么样。



希望我们不要变成日本。


再将它和明清对比一下,更有意思。明天发一篇关于《天下粮仓》的文章,会聊一聊明清的核心问题,欢迎大家适时关注。

欢迎分享至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推荐: 孙晓《隆庆天下》:被遗弃的伟大时代


阅读原文处可查看文章集锦。


来公众号「书林斋」(Kongli1996)、微博「孔鲤」及豆瓣「孔鲤」。


我写,你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日喀则在线  ·  招聘
8 年前
最搞笑笑话王  ·  本人五一征婚,条件如下!打开看看!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