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七七事变80周年。这不能忘却的纪念,时刻提醒你我:振兴中华,吾辈自强!
Q:这和中国华电有什么交集?
A:
华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佳木斯热电厂
在这段历史中不断变迁……
(建厂档案、资料)
华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佳木斯热电厂的前身叫“佳木斯发电厂”,
兴建于1938年
,建厂初期的装机总容量为2.25万
千瓦。
新中国成立
后,在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下,佳木斯发电厂
先后经过六期扩建,目前的装机容量是2台30万千瓦机组。
(五十年代,1号机与辛勤工作的工人)
(1951年2月2日,佳木斯发电厂透平车间工友欢送欧阳绥同志光荣地解决3号机组振动重大难题)
79年来,该厂到底发生了哪些翻天覆地的变化?
1945年8月,日本侵略者在败退时,
对机组进行了疯狂地打砸、烧毁和破坏性拆除,使机组失去发电能力,并密谋炸毁发电所
。饱受亡国之辱的工人们自发组成反破坏小组,进行护厂活动,使日寇计划破灭。工人们凭借记忆和日伪时期偷画的图纸,不分昼夜破解难题,短时间内恢复发电。
(解放战争时期,佳木斯发电厂的汽轮发电机组)
1947年,著名音乐家马可从延安来到佳木斯,走进企业体验生活。当时,第一代发电工人火一样的劳动热情和热血报国的精神气概深深感染了马可。
《咱们工人有力量》
这首歌随即诞生。
(70年代,原厂西大门)
(机组发电剪彩)
(1969年1月31日,厂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员合影)
(厂领导班子学习党的十一大文件)
(1983年,热网施工现场)
这样的历史韵味、红色气质,一直是佳热电厂前进的动力。
当年,
佳木斯发电厂
的工人在日本法西斯式的管理和核心技术封锁的情况下,团结一心、想方设法保护电厂设备,与敌人做着顽强不屈的斗争。
把这样的红色精神传承好、发扬好,就是提振队伍精气神最好的路子。
(2004年12月8日,黑龙江华电佳木斯发电有限公司举行揭牌仪式)
(2006年8月,2X300兆瓦供热扩建工程奠基仪式)
2012年11月,在厂党委的领导下,佳热电厂遵循华电文化体系,传承红色基因,精心打造的具有地域特色和企业特点的
“家·佳”文化体系
应运而生。
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
。
佳热电厂
制作了一批新时代的作品。
(话剧《燃烧的旋律》)
通过发掘和运用红色资源,
佳热电厂
将红色传统赋予了时代新意。“家˙佳”红色文化,得到了广大干部职工的认可,助推企业内强核心竞争软实力、外树华电“家·佳”品牌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