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时期对“中产”的判断标准都不一样。
就像隔壁王叔说过,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虽然没有正经“中产”的概念,但谁家要是拥有28大杠、缝纫机、手表、收音机、照相机等被称为
“三转一响一咔嚓”
的物件,就是众人眼中殷实的代表。
到了90年代,吃得起
金拱门
,坐得上大
“黄虫”
,打得了
“大哥大”
的人,怎么也算得上是中产。
如今,“中产”这个词仍在不断进化,它又有了新模样,
年龄不在31-45岁之间,不给自己镀层本科金,家庭年收入没个20万,不结个婚生个娃,不弄套房子搞个车
,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新中产”。
而随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拥有上述配件的新中产现在在街上已经一抓一大把了。
就是这么一个“中国最具规模的群体”被英国杂志《经济学人》的专题报道描述成“世界上最焦虑的一群人。”
(2017年新中产群体地域分布 图据/《2017新中产资产配置报告》 由功夫财经、薛掌柜、吴晓波频道联合发布)
目前看来,子女教育、家庭养老、生活品质升级等问题,正是中国新中产的焦虑所在。
尤其是对于积累了一定财产,已组建了家庭,面临赡养父母抚养子女的新中产而言,生活经济压力促使他们只能不断寻求更多财富积累方式,以支撑当前社会环境下的消费升级,提高家庭生活品质。
(图据/《2017新中产资产配置报告》)
我们不妨来看看一位成都新中产的微观世界。
老李,83年生人,如今在武侯新城从事地产行业。
上有老(他的父母跟他住)下有小(两个孩子,1个5岁半,一个1岁)
大儿子的幼儿园学费加生活费算下来一个月就要四千多,还不算其他零食玩具支出
小儿子的奶粉尿不湿等等硬性支出也快小两千
自住120平三室的房子每个月四千月供,还有物业水电停车费一千三左右
交给父母一家六口的生活费四千,不够的话父母还要贴
出行主要是开车和打车,保养油钱和保险每月折下来差不多一千五
加上一些避不开的交际费,老婆要买化妆品和衣服……
粗略计算,每月家庭支出在两万左右——这笔必须支付的开支几乎与他的月薪相当。
现在,他们一家正筹谋换个大点的房子。
因为在居住空间、子女教育和父母养老上,都需要品质的进一步提升。
这一切都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但35岁的老李却已经很难在工作上找到新的契机,增加自己的收入。
基于此,他尝试过国债、股票等不同的资产配置方式,结果不尽人意。
“国债风险小,但相对收益也低,利息可能还跑不赢通货膨胀;股票之前投过30万,结果中途撞上个‘熊期’,最后本金剩不到2万。”老李晃晃手中的烟,“喏,原来抽60的黄鹤楼,现在改20。”
……
(网易财经早前做过一个算法,一个一线城市的中产家庭若要满足所有支出项需要900万以上的资金)
老李的生活虽然只是个例,但背后却是整个新中产阶层心中永远的梦魇。
似乎任何一次可能经历的中年事业危机、家庭成员健康亮红灯、夫妻婚姻触礁等关卡和危机,都能让新中产们无可避免地陷入
阶层急剧坠落
。
更要命的是,它看起来总是那么逼近,稍微一个停顿,就可能被追上并吞没。
还有更加可怕的事也在同时发生,时间。
时间不停,人的工作能力伴随着精力同时下降,越来越多的牵挂和生活琐事也在把新中产们和年轻人区分开来,想要在职场上捅破天花板获得再次晋升的机会微乎其微。
于是,沉醉于资产配置的排列组合,成为了新中产们抵抗梦魇和风险的唯一武器。但,新中产的主流资产配置方式是什么?
根据《2017新中产资产配置报告》
显示,仅有4.3%的新中产对投资理财非常了解,而大部分新中产因为时间、精力等原因,无法对该
领域深入研究。
另据报告,新中产群体对投资回报认可度最高的产品种类是房地产,占比72.2%。
而房地产之所以受到中产阶层的普遍认可,除了它肩负着
“安身立命”
的居住职责外,就当下来看,还因为它们是
保护财富不贬值的重要方式之一
,抗跌性较为坚挺。
(图据/《2017新中产资产配置报告》)
其实,从理性出发,我们都知道新中产的焦虑不可能因为一个地产产品就得到完美化解,但在当前社会环境下,房子的确是缓解新中产焦虑的一个重要方式。
下面问题来了——什么样的地产产品才能与新中产的需求大致契合?
简单来讲,需要符合三个大的原则:
如若按照上述标准判断,成都有符合的产品吗?
当然!
比如↓↓↓
这个已成为成都今年前三季度单盘销售排头兵的项目,虽然不能彻底化解新中产的焦虑,但在
子女教育、家庭养老、生活品质的提升,以及财富保值
等新中产关注的焦点问题上,足以成为抚慰新中产焦虑的一剂良方。
(蓝光长岛国际社区鸟瞰图)
作为一个纯改善型项目,蓝光长岛国际社区的总价已经帮它做了客群初筛,也就是说,有能力购买的大部分都是中产阶层及以上。
它有多受成都中产圈青睐呢?或许从以下几组数据便可窥见端倪。
稍早前,亿翰智库发布的《2018年1-9月中国典型房企单项目销售金额TOP100》显示,蓝光长岛国际社区是成都唯一一个进入前20的项目。
同时,也以63.52亿元的单盘单年成交金额位列成都第一。
而据开发商蓝光发展对外发布的最新消息显示,截止目前,该项目单盘销售已破百亿,其在新中产圈的号召力可见一斑。
或许你会好奇它为什么会吸引到如此多的成都新中产家庭,我们不妨对它的中产属性做一个复盘解析。
我们知道,很多家庭为了争取教育质量更高的优质学位,往往会花大价钱择校。
但对于长岛国际社区的业主来讲,这样的情况可能并不存在。
根据规划,
项目配备建设有2所幼儿园、1所小学、1所中学。
项目所在的1520亩岛地之上
,除了占地约373亩的长岛国际社区外,还有大量市政建设用地,其中,
将有相当体量被用作教育配套设施建设
。
据我们了解,
这些教育资源品质不俗
。比如
项目已经与知名教育品牌贝爱双语幼儿园正式签约
。
贝爱拥有世界领先的幼儿教育方法,“让创变随时发生”的教育理念,不但与国际接轨,还很符合新中产提倡的“教育方式上精英化选择”的观点。
蓝光深谙这一客户心理诉求,在教育配套呈现上做了与之契合的准备,这是它们的“精明”所在。
大嘴巴还发现,除了子女课堂内的精英教育营造外。
蓝光还很有心机的在社区内打造了适合子女的课堂外成长系统,引入美国童子军训练营,创办拥有不同兴趣课程的儿童中心。
这些都是吸引新中产家庭的重要因素。
(项目实景)
从中国目前社会大环境来看,主流的养老方式分为两种。
一是社区家庭养老;二是老年人聚集在社区一处养老场所中生活。
后者因为提供了不同种类的商业服务,需要按月收取相应费用,从数千元到上万元不等,这对于大部分退休工资有限的老人而言,是笔不菲的开销。
再加之中国上千年“孝为先”、“三代同堂”等传统文化和观念的影响。
因此,在物理空间承载范围允许的前提下,大部分子女都愿意接老人同住,彼此有个照应。
据我们了解,蓝光长岛国际社区在户型设计上便考虑到了这点,呈现的产品均为改善大户型。
如
目前主推的155平米户型,格局为四室两厅三卫,尤其是双主卧套房配备独立卫生间的细节打造,充分展示了照顾老年人夜间活动动线的细心与体贴。
(155平米户型实得约163平米 该户型呈现出阔尺双厅,长约7.2米,宽约1.8米观景阳台,视野开阔)
室内空间以外,蓝光还利用周边自然景观和社区功能型园林的搭配,为老人创造了一个生命健康呵护系统。
我们都知道,养老对生态环境的要求非常高。
而长岛国际的生态环境可以说是重要加分项。
作为一个独立存在的岛,项目所在的长岛西靠江安湖湿地公园,东临江安河,北接永康森林公园。
河流+湖泊+公园+湿地
紧紧环绕的神仙配置,全成都恐怕也找不出第二处了。
区域空气质量,负氧离子含量不用多说,大家都懂得起。
回归到社区内,蓝光专门设置的老年人康体区,大大增强了项目与老人的亲近感,这种对新中产家庭关系的周到考虑,同样也成为了打动他们置业的点。
(长岛国际社区为健康生活方式设计的双环氧跑道、智能夜光跑道)
在更广泛的认知中,一般受过良好教育的新中产,对精神世界和生活品质不会没有要求。
说实话,虽然它离成都当下大热板块武侯新城直线距离不过几公里,在到达项目之前,大嘴巴还是觉得周边环境,目前呈现度并不高。
不过,到达项目以后,大嘴巴却认为外部环境对项目的影响其实微乎其微。
一方面
是因为它独特的岛地位置,将项目与外界天然地分隔;
另一方面
是项目规划建设的品质配套,合力让长岛国际成为了脱离板块的独立存在。
纽约艺术装修体验馆
、
上面提到的儿童中心
、
户外宠物角
、
母婴室
,以及自建的可供业主
吃饭、看电影、逛超市
的多业态商业布局,都能满足新中产对品质生活的追求。
要知道这一些列行为都可在社区内自家楼下完成,这样看来,长岛国际社区也算是一个微缩版的菁英时空了。
(园林一景)
关于这点,其实就是新中产在资产配置上遇到的局点,深层次是对项目发展空间的一个探讨。
而上面已经论述过的3点均可作为项目未来发展上拥有强劲动力的砝码。
从市场角度来讲,它也还有更广泛的发展空间,列几点,大家随便感受下:
板块力虽然目前城市面貌尚未成熟呈现,但长岛国际所处的永康森林区,是政府确定重点打造的生态宜居板块,未来可期。
洼地期首批进驻的长岛国际,不但能抢占先机树立标杆,用品质为区域定调,还将顺理成章的成为板块未来红利兑现的最大受益者。
这点成都有实际案例可循,金融城金融岛上的复地项目便在几年内完成了价值飞升。
(黄色块状为蓝光长岛国际社区)
剪刀差 跟大家分享这样几组数据。项目北侧发展较为成熟的外光华片区,目前二手房价在2万上下。
东南侧不远处的武侯新城,与长岛国际同属高端精装改善的楼盘,价格已突破1.8万/平米,片区内的二手房均价约2.3万/平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