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前不久刷爆网络的“丹麦生蚝”吗?
24日,@丹麦驻华大使馆 发布一篇求助微博:
目前,丹麦被太平洋生蚝这一新物种入侵,
它们在丹麦没有天敌,肆意疯长。
然而丹麦人却不吃生蚝,
科学家和渔民都束手无策。
一时间,
急坏了热心的中国网友:
纷纷支招↓↓↓
阿m同学:芝士焗生蚝,炭烧生蚝,酱爆生蚝,白灼生蚝,酥炸生蚝,生蚝豆腐汤,生蚝干焖香菇,香煎生蚝,生蚝粥。
李纯良Leon:把签证放宽,开辟吃生蚝签证,十年内无限次往返,每次停留最长一个月,我估计五年差不多就消灭这些生蚝了。
小刀之影:有生蚝移民项目吗?就是我去吃,你们发工资的那种。
窗外有雨怀里有猫:你就说要吃到几级保护物种?
xhsissi1020年代:空投十万中国吃货,一个月荡平丹麦海岸线。
我是小神蛋:你把广东人运过去,小心把你们丹麦人都吃了。
浅怀:不是我吹,让我们这些吃货过去,两个月就该立法保护生蚝了。
等着收信的汉子:叫蚝就行了,不要叫生蚝,哪儿有蚝长出来就是熟的?
很酷的呜啦啦:不好意思!这是从中国逃出去的那批生蚝,请尽快逮捕回我国,让我好好惩罚惩罚它们。
河套学院微博协会:千万别弄免签,不然你们的子孙们有可能只能在历史书上才能见到这种生物。
Leung_df:我保证吃到你国怀疑人生!
寇丽丝梦游世界:肯定是你们丹麦人不会做,不可口,所以大家都不爱吃,看看我们四川每年吃小龙虾,小龙虾都不够我们吃,请带我们四川人去吃。
请求中国吃货伸出援手,
丹麦驻华大使馆是认真的。
还记得本月初,
丹麦首相来成都逗熊猫吗?
丹麦首相拉斯穆森抵达成都,开启为期3天的访华之旅。
拉斯穆森专门前往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探望了两只即将前往丹麦定居的熊猫。
据悉,哥本哈根动物园内的熊猫馆,将于2018年正式迎客,届时这里将成为来自中国成都的两只大熊猫在丹麦的永久住所。
丹麦是“一带一路”北欧方向的重要国家。近年来,中国、丹麦旅游交往日益密切。2016年,两国双向旅游交流规模超过21万人次。2017年还是“中丹旅游年”哦~
丹麦人不仅带走了
我们成都的“毛笋”
↓↓↓
还请了一位中国少年
来做旅游代言人
↓↓↓
易烊千玺一抵达丹麦,
就义不容辞地开始“战蚝”了
↓↓↓
请大声告诉小布:
我们中国的吃货,
是不是全世界最有效率的吃货?
使馆还发布了一系列挖蚝攻略
↓↓↓
还贴心提醒:
太平洋生蚝的壳很厚、很紧、也很锋利,爱吃生蚝的动物都拿这玩意没辙,所以才会在丹麦成灾。我们去消灭它们的时候一定要准备好生蚝手套、专门开生蚝的刀。
你的朋友丹麦向你发出真诚的邀请:
既然丹麦方面这么认真,
那么,四川的吃货们也认真了。
↓↓↓
身在丹麦的四川美女边苗苗
和亲友驱车2小时去海边挖生蚝,
4小时挖了300斤……
△边苗苗朋友圈截图
小布一点都不羡慕 (才怪)
边苗苗挖蚝回家后,在擅长厨艺的父母操作下,将“战利品”按照四川的吃法,做成了碳烤生蚝、爆炒生蚝,生蚝烘蛋等……
来丹麦4年多,在苗苗的印象里,丹麦人对食物很小心,生蚝基本上只有一种吃法:配点柠檬汁,生吃。
小心翼翼地尝了一口后,丈夫罗尼脸上起了化学变化,三下五除二把一盘爆炒生蚝吃得精光,一家人大快朵颐。
没两天,几个丹麦朋友闻讯主动找上了门:听说你们家发明了一些美食?
热情好客的边苗苗父母一阵忙碌,把菜品端上桌时,几个丹麦朋友你望着我,我望着你,反复确认:这,能吃吗?
考虑到当地人吃得清淡,边苗苗父母把辣椒放得很少,尽管如此,当第一口爆炒生蚝下肚时,朋友们还是辣得直伸舌头。
不过嘴上说着辣,但身体却很诚实,一大桌子生蚝还是被吃得干干净。听说四川还有很多种做海鲜的做法,他们一脸的羡慕:你们四川真幸福啊。
临走前,几个朋友刚出门,就转身约起了边苗苗一家:过几天,再去挖,好吗?
以后生蚝听了“四川人“3个字,
估计都要瑟瑟发抖了……
而四川人烹制的生蚝,
能征服丹麦人的胃,
靠的就是我们四川特有的调料啦~
走,挖生蚝,
请带着烧烤架、调料……
毕竟吃货人民来自调料王国。
面对中国吃货极尽的“洪荒吃力”,丹麦驻华大使馆表示,只要能够获得中方的进口许可,丹麦可以向中国出口生蚝。
但是,
你以为这是“中国吃货”
第一次“拯救世界”吗?
这已经不是
中国“吃货”们
第一次被“召唤”了。
“身在欧洲”的大闸蟹泛滥,
中国“吃货”奉上经典菜谱
↓↓↓
随便一网下去就是一大堆帝王蟹!
当地老百姓已经吃不动了!
中国吃货火速前往“救援”
↓↓↓
美国人一直想对牛蛙实施原地清除,
可惜太多了,根本不行。
这又让中国吃货操碎了心,方法很多啊:
干锅,泡椒、蒜烧、酱爆等等都可以啊,
具体可以参照对鲤鱼的处理方式嘛!
美国人真是太没创意了!
↓↓↓
澳洲三文鱼泛滥没人吃,
被贱卖当作龙虾饵料,
中国网友:别引诱我们了!
↓↓↓
美味食材在世界各地的泛滥
都让中国的吃货们操碎了心。
反正小布我是决定
以后看菜单选旅游目的地了。
本文内容整理自:丹麦驻华大使馆、成都商报、中国青年报、中国之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