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华网军事
中华网军事是中国访问量最大的军事站点,频道由新闻资讯、品牌栏目、军事图库和军迷生活四大版块组成。中华网军事坚持以独特的视角报道军事事件,受到数百万军迷的关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民兵  ·  新文职进入不了工作该如何办?来看 → ·  昨天  
中国民兵  ·  新文职进入不了工作该如何办?来看 → ·  昨天  
全国妇联女性之声  ·  官兵借住校园,离开时给学生留下的“开学礼物”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华网军事

2016年中国无战事 但30多名军人为国牺牲!

中华网军事  · 公众号  · 军事  · 2016-12-23 17:47

正文

在过去的12个月中,超30名军人为国牺牲。他们中的大多数风华正茂……


2016年,中国没有发生战争,但中国军人有牺牲。根据媒体报道,在过去的12个月中,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民兵预备役部队牺牲人员超过了30人。他们中的大多数,风华正茂。还有的牺牲,不为人们所知。


我们在这里谈牺牲,不是向社会要待遇,更不需要别人悲怜,我们想说,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要走向强大、复兴,就必然会有人付出和牺牲,昨天如此,今天如此,明天也将如此。


当2016年的日历即将扯下最后几页,请允许我们再次缅怀这一年来为国牺牲的中国军人,也请原谅我们没有一一完整地讲述他们的故事。


维和烈士申亮亮灵柩回国仪式


没有战争,他们为世界和平倒在异国他乡


当维和战士申亮亮头顶蓝盔肩绣国旗,意气风发踏上飞机舷梯的那一刻,机场上送行队伍里的人谁会想到,孤蓬万里征,此地成诀别。


2016年6月1日,中国赴马里维和工兵分队遭遇有预谋的恐怖袭击,士官申亮亮在哨位上阻击袭击者时,不幸壮烈牺牲。


中国军队派出军机,将申亮亮的遗体运回了祖国。飞机落地那天,正好是中国传统的端午节。29岁的申亮亮还没有结婚,父亲母亲都是河南地地道道的农民。当地武装部派人通知申亮亮家人的时候,他的父亲正在地里干活儿,哥哥还在外地打工。


这就是今天的世界。天堂和地狱并存,魔鬼与天使交锋。“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鲁迅的话,犹在耳畔。对于参与国际维和的中国军人来说,生死考验就在眼前。我们享受着和平的阳光,不代表世界一片太平。当我们担心新买的衣服在街头跟别人撞款时,万里外的非洲,还有人在炮火纷飞中居无定所。当我们用手机拍下佳肴美味发朋友圈时,地球的另一端还有人连下一顿午餐在哪里都不知道。


在联合国的维和行动中,2016年因为战乱、疾病、车祸等原因遇难的维和人员已经超过70人。在联合国历年来的维和行动中,印度派出的维和部队牺牲人数达到162人,巴基斯坦139人,孟加拉国127人。法国在马里的单方维和行动,已经付出了近百人的阵亡代价。


有人说,军人回家只有两种方式——站立的凯旋或者躺倒的牺牲。一个鲜活的生命,甚至来不及留下什么话,就和我们天人永隔。在维和战场上的牺牲,来得就是这么猝不及防!尽管,这战火和家乡远隔重洋。


中国军人在异国的牺牲还在继续。仅仅过了40天,2016年7月11日,中国第二批赴南苏丹维和步兵营一辆正在执行难民保护任务的装甲车被炮弹击中,中国维和士兵李磊、杨树鹏先后牺牲,倒在了南苏丹首都朱巴。


在我军维和史上,2016年是一个悲伤的年份。中国军人以实际行动证明了中国军队“忠实履行使命,维护世界和平”的口号,不是一句刷在墙上、挂在嘴上的空话。


2016年在我军维和史上,也是一个值得铭记的年份。第一支直升机分队海运启程。中国少将王小军出任联合国西撒特派团部队司令,我们的维和部队,担负起了更核心的军事任务,中国也势必在国际维和事务中拥有更多话语权。这就是,中国军人牺牲的价值所在。


时隔23年后,2016年4月1日,中国维和烈士陈知国的父亲陈家兴、母亲黄世玉和妹妹陈立在中国驻柬埔寨大使馆武官李宁亚陪同下,第一次来到当年亲人倒下的地方——柬埔寨磅湛省斯昆镇中国维和烈士纪念碑进行祭扫,柬埔寨国防部副国务秘书彭西潘等国防部官员、中国驻柬大使馆人员、中国援柬军事专家、华侨华人代表及柬埔寨各界人士百余人参加。


中国自1990年派军队参加维和行动以来,累计派出超过3万人次的军事人员,是5个常任理事国中最大的出兵国。参加国际维和行动26年,中国已经有19名维和人员牺牲。当前,仍有约2400名中国维和军人,分布在黎巴嫩、苏丹、南苏丹、刚果(金)、利比里亚、马里等9个维和任务区,他们中,有军事观察员、参谋军官,还有步兵、工兵、运输、警卫、医疗等兵种和专业。


中国派出3万多人次的维和军人,全部被授予联合国维和勋章。


没有战争,他们为了人民群众倒在和平年代


22岁的年轻人,会在做什么?


也许还在为学业奔波,也许已经开始养家糊口。无论是享受着幸福还是在经历苦难,至少,你还拥有生命。


22岁,我们的战士刘景泰、欧阳文健,为抗洪救灾壮烈牺牲。


受台风“尼伯特”影响,福建省部分县市严重受灾。2016年7月9日,刘景泰所在部队奉命参加抗洪抢险。他与战友赴前方侦察途中,在施救一名陷入泥潭的骑摩托车群众时,遭遇山体滑坡,被突发的泥石流卷入闽江支流梅溪河。


在部队搜救过程中,刘景泰的母亲陈淑丽一直强忍着悲痛。7月14日,也就是搜救的第六天,当看着这一群与儿子差不多大的孩子,冒着烈日寻找刘景泰而一直没有收获时,她主动跟部队领导说:“战士们太辛苦了,要不,就不找了吧……”


有时候,坚持做一件事很难。但当时,放弃却比坚持难成百上千倍。一个母亲,需要流下多少眼泪,说服自己多少次,才能放弃见儿子最后一面的念想?这又是怎样的慈母之心,才能忍着自己的伤心欲绝、肝肠寸断,惦记着战士的苦累,作出如此深明大义的决定?


这就是我们的军人家属,质朴而博爱。他们知道,军人穿上这身军装就意味着国家责任,他们也自觉地把自己放在了全力支持这份国家责任的位置。烈属和烈士一样,让人肃然起敬!


“寻找闽清失踪抗洪官兵”的消息很快在网络上传播开来,全国各地的网友纷纷留言,为战士祈福,呼唤英雄早日归来。网友“童童”说:“向勇士致敬!愿平安归来!”网友“冷暖自知”祈求:“英雄战士平安归来!”网友“潮起潮落”为英雄鼓劲:“战友你要挺住!”显然,这些只是美好的祈愿。


白发人送黑发人,是人间最痛心疾首的别离。英雄无法死而复生,但找到烈士的遗体,就成了对生者最大的安慰。事发后,刘景泰所在部队没有放弃对英雄的寻找,直到9月4日,烈士遗体终于在福建闽侯被发现。


烈士欧阳文健,同样年轻。他生前是武警海南边防总队临高支队特勤分队战士。8月的海南,台风“电母”引发的洪水冲毁了家园。欧阳文健在营救被洪水围困的群众时,不幸被洪水卷走,壮烈牺牲,年仅22岁。追悼大会在临高县新文化馆举行。海南省政府有关部门领导干部、欧阳文健的父母、生前战友、家乡政府代表等社会各界万名干部群众赶到这里,一同送别心中的英雄。


8月22日,公安部批准欧阳文健为烈士,并颁发献身国防金质纪念奖章;公安部边防管理局批准追认欧阳文健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共青团海南省委追授欧阳文健为“优秀共青团员”“海南青年五四奖章”称号;武警海南边防总队为他追记个人二等功;临高县委县政府追授欧阳文健“救灾爱民模范”称号。


再高的荣誉也换不回鲜活的生命,但这份殊荣,却可以砥砺生者继续前行。这是来自国家和人民最高的敬意!


水火无情。消防员朱军军在今年4月22日江苏靖江火灾事故救援中,为了保证灭火供水不间断,掩护战友撤退,延误撤离时间壮烈牺牲。


33岁的退役武警谢靖忠,休假期间勇救落水群众。牺牲时,妻子怀有5个月的身孕。看到烈士的幼子手捧遗像,那情景让人忍不住泪如雨下。我们更无法想象,一个柔弱女子从身怀六甲的喜悦反转到失去丈夫的悲伤,要经历情感上多远的山山水水。也许,很多人会说,遗腹子长大就不要再去当兵了。但是,据不完全统计,烈士子女继承父辈遗志光荣参军的,仍然占大多数。


我们之所以看不到黑暗,是因为有人替我们将黑暗挡在了身后。从没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谁不向往触手可及的小确幸?可是军人从不敢忘记入伍之初,亲手写下的那份《献身国防志愿书》。这世界,需要有人下海,也需要有人河。为国、为民、为和平“用命”,就是军人最高的使命。

每次山崩地裂江河呜咽,总有迷彩的身影在废墟泥淖中撑起天空。当大灾大难来临的时候,总有一种力量在悄然生长,总有一面旗帜在高高飘扬。举起的右臂,擎起一支军队的神圣使命,攥紧的拳头,握着祖国的幸福安宁。他们,用行动默默践行为人民出生入死的誓言。


一名年轻的军人,曾在本子上写下这样一首小诗:我最亲爱的老乡/你是我的父母/我是你的兵/子弟兵的姓氏每一笔划都流淌着/你的血脉/只要听到你的呼唤/不论身在何方/我都会第一时间/为你而来。


没有战争,他们在实战化军事训练中马革裹尸


女飞行员余旭的骨灰,由她年过半百的父母带回故乡四川崇州。在那里,父老乡亲为她举行了隆重的公祭仪式,缅怀这位飞向天堂的金孔雀。2016年11月12日,她所在的八一飞行表演队在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进行飞行训练时发生一等事故,余旭跳伞失败,壮烈牺牲,年仅30岁。


余旭


余旭牺牲的消息引起了社会极大关注,无数素不相识的民众为她流下热泪。

也许是巧合,人民军队第一名飞行员龙文光,和余旭同为崇州人。他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三期步兵科,后被选送到苏联学习飞行。一次飞行任务中,飞机油料耗尽后迫降苏区,龙文光加入红军,驾机参加了黄安战斗,并击伤一架敌机。

1933年,龙文光被俘,写下绝命诗“千秋风雨世间飘,生死一世付鸿毛。吾为自由空中飞,不算英雄亦自豪”之后,年仅34岁的龙文光高唱《满江红》,宁死不跪,慷慨就义。


83年后,他的同乡、女飞行员余旭在天空中化成了一道永恒的彩虹。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军加强开展实战化军事训练,把实战化标准贯穿在军事训练的全领域、全过程,全面提升训练强度和难度。2014年,中央军委颁发了《关于提高军事训练实战化水平的意见》。全军上下按实战化标准找差距和不足,开展指挥机构对抗训练,全面实兵、实弹、实爆训练,险难课目的训练时间和比例增加。同时,军事训练监察工作全面展开。


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八一飞行表演队装备的战机,是我军现役的国产第三代战机歼-10,战机训练的课目和动作来源于实战,接近飞行器的设计极限。很多战术动作和经验,都作为空军飞行部队的教材推广,危险系数大,对飞行员的要求也很高。在世界空军发展史上,曾多次发生过重大伤亡事故,一些优秀飞行员魂断蓝天。


军人总是与危险相伴。2015年,陆军第21集团军某特种作战旅特战三连在海拔4700米的雪域高原组织武装伞降训练时,突发两伞相插特情,连长吴建的伞衣与战士水生岩的伞衣紧紧缠绕在一起。在只能保全一伞的生死关头,吴建在空中作出生死抉择,放弃飞掉主伞和打开备伞的机会,果断与小水伞衣分离,不幸极速坠地,英勇牺牲,年仅30岁。


同年,朱日和训练基地,“蓝军旅”士兵蒋长勇在1302.2高地执行战场警戒任务时壮烈牺牲。按照国务院颁发的《烈士褒扬条例》规定,蒋长勇被北京军区司令部评定为烈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该旅为他追记二等功。


2016年6月,全军实战化军事训练座谈会在北京召开,再次提出以有力举措推动实战化军事训练深入发展。对训练演习中搞形式主义、弄虚作假的要“一票否决”。要加强训练监察,推动创新发展。各级党委要落实好抓训练的主体责任,通过加强实战化训练,全面提高能打仗、打胜仗的实战能力。


2016年,在训练场上为国捐躯的不止余旭一人。2016年4月27日12时59分,歼-15飞行员、海军少校张超在驾驶舰载战斗机进行陆基模拟着舰接地时,突发电传故障,危机关头,他果断处置,尽最大努力保住战机,因推杆无效被迫跳伞,坠地受重伤,经抢救无效壮烈牺牲。


10月12日,西部战区陆航某旅40岁的特级飞行员孙历君在驾机执行西藏常态化战备执勤任务中,因直升机失事不幸遇难,光荣牺牲。这位曾经在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救灾中经历过生死考验的优秀飞行员,飞行历程戛然而止在3195小时32分。同时牺牲的还有其他两名机组成员,让我们记住他们的名字:


唐海军,男,汉族,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人,1979年9月出生,1998年9月入伍,中校飞行员,中共党员。


谯东泽,男,汉族,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人,1987年9月出生,2004年12月入伍,上士空中机械师,中共党员。


3位烈士的骨灰,被安放在成都烈士陵园。


也许还是巧合,牺牲的几位飞行员,分别来自陆军、空军和海军。他们中最大的刚满40岁,最小的只有29岁,正是精力充沛、经验丰富、业务成熟的黄金年龄,正是为国效力的人生壮年。如果我们把训练当成战斗,把训练场当战场,烈士们可谓马革裹尸,为国捐躯。


张超驾驶的歼-15战斗机,是我国自行研制的舰载战斗机,主要依托航母平台,遂行海空作战任务。“一带一路”的壮美格局已经展开,强大的中国需要走出去,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已经完成了多次海试任务,舰载战斗机飞行员是航母形成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歼-15飞行员张超


张超牺牲之后,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签署命令,授予张超“逐梦海天的强军先锋”荣誉称号。


中国军队在实战化训练的道路上没有因为牺牲而停滞脚步。2016年年底,中央军委再次颁发《加强实战化军事训练暂行规定》,从2017年1月1日起,将对全军实战化军事训练作出硬性规范。这些硬性要求包括强势开展训练打假治虚,针对训练作风不实问题,对违反训练规定的严肃问责,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