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造光绪元宝
民国九年袁世凯钱币 奉天省造光绪元宝
户部大清铜币 民国双旗币
重:38.36g 直径:4.54cm 重:22.81g 直径:3.95cm
重:17.68g 直径:3.51cm 重:15.6g 直径:3.52cm
重:7.05g 直径:2.87cm
编号:JHZLFW-00785
民国双旗币该枚钱币为浙江省造光绪元宝库平一两,直径4.54cm,重38.36g。正面中央为“光绪元宝”,左右两边各一字为满文铸局,中心烙有梅花纹饰,外环珠圈,上缘文字 “浙江省造”。下缘纪值文字为“库平一两”;背面中央铸龙图及火龙珠,威风凛凛,龙眼炯炯有神,无其它纹饰。藏品虽经历了无穷岁月,但纹路依然清晰可见,也见证了其历史的积淀,具有非常明显的历史过渡性特征,有着难以言喻的价值。
“浙江省造光绪元宝”保藏价值难以估计,是古玩保藏商场的新宠。此枚浙江省造光绪元宝当十具有很高的收藏和投资价值,有明显历史年代的沉积,不难看出它明显的历史过渡性特征,该枚钱币虽然历经沧桑,但纹路依然隐约可见,有着难以言表的收藏投资价值。
浙江省首座正式的造币厂是在浙江巡抚廖寿丰向朝廷奏准设浙江银元局后,自德国购置机器,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正月开铸。而后来清廷却以各省设局过多、成色重量参差、不便商民使用为由,于该年四月下令除特许外均停铸银元,因此,“浙江省造光绪元宝”银币实际流传下来的数量相当稀少。
光绪元宝是清朝光绪年间流通的货币之一。由湖北两广总督张之洞率先引进英国铸币机器铸造银元和铜元,之后各省纷纷仿效。共有十九个省局铸造,除中央户部,地方省所铸铜元,皆在其正面上缘镌写省名。光绪元宝是大清光绪年流通大面值货币之首,是我国首批引进海外技术的印发流通货币,对于现今也蕴藏了一定历史意义。
此两枚钱币正面鲜然可见中间为袁世凯戎装左侧面像、眼睛注视前方,上方为楷体书写“中华民国九年造”; 而钱背是两株交叉的稻穗,中央为"壹圆"字样。钱币表面有一层厚实的包浆,图案精美别致、文字深俊,有自然流通的痕迹,非常值得收藏。
“袁大头”在中国货币史上的出现,是银元发展的必然结果。经过多年铸造,“袁大头”数量增多,流通渐广,虽僻处边陬,也有其踪迹。“袁大头”银元的通行将“鹰洋”、“龙洋”渐渐从市面挤出,促进了银元的统一,为“废两改元”提供了条件,是我国近代货币史上划时代的成就,在近代中国货币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袁大头普通币正面为袁世凯左侧五分像,上铸“中华民国X年”或“中华民国X年造”中文繁体,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寓意“民主、共和、宪政及君主立宪“之思想希冀。背面为嘉禾之图案,古称生长奇异的禾,古人以之为吉祥的征兆。亦泛指生长茁壮的禾稻。铸在钱币之上寓意国家重视农桑、以民生为本;其另一思想取其家和之谐音,寓意”家和万事兴“之意;铸币之上当政者有国泰民安、吉祥如意之愿景,民间收藏,寓意"家和万事兴"之吉祥之宝,故有很高的收藏研究价值。
光绪元宝是清朝光绪年间流通的货币之一。它在收藏市场上是钱币收藏的大类,历来备受藏家的关注,不同版别的光绪元宝都有独特的韵味,各具特色。在古玩收藏领域,“物以稀为贵”是永恒不变的价值规律,奉天省造的光绪元宝存世量比较稀少,因此,已成为很多藏家追逐的焦点,市场前景可观。
这枚钱币为甲辰年奉天省造光绪元宝,直径3.51cm,重17.68g。钱币正面珠圈内铸“光绪元宝”四字直读和满文“宝奉”,上缘镌“奉天省造”,下缘镌币值“当制钱十文”;钱币背面中央位置为蟠龙图案,神龙腾飞,威武大气,刻画精美。
此币币面清秀硬朗,文字雕琢明晰,工艺神乎其技,镜面光滑平整,浮雕感强烈,虽然流传已久,但其品相仍保存得非常完好,而且外表精巧,铸工精湛,包浆老道,色泽沈穆,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难以寻觅的精品古币,收藏价值相当不错。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当年该局就铸行了没有干支纪年的“奉天省造光绪元宝”,该币铸额小传世甚罕,不为广大钱币收藏者和研究者所熟悉,所有由民间人士编撰的银币图录中都没有该银币的实物图片资料,证明了该钱币的存世量非常稀少。
存世量的大小是决定古钱币价值最重要的因素,此外,钱币的品相也至关重要,在收藏领域,品相被称为“收藏品的生命”,可见,品相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清代以来经历了多场战争,珍稀的甲辰年奉天省造光绪元宝损失严重,至今,数量已经极其有限,是一币难求的稀缺品。为此,众多有收藏价值的藏品都纷涌而至,致使其市场价值不断上升,呈现出欣欣向荣之势态。
中国古钱币的收藏可追溯千年,时至清末民初时已到登峰造极之势,发展到现在,古钱币的收藏热点一直发生着变化。这其中最具代表的就是对于清代钱币的关注。铜币制作量在历史上来讲一直都是较为稀少的,相对于古钱币和民国纸币来说更是少得多。
我国清代钱币虽然制造时间不长,但是有许多珍品币流传,这些难得一见的藏品,在近年的拍卖市场中却屡有出现,如光绪元宝、大清铜币等等。除此之外,还有着很多的稀有版本钱币有待发掘。
近日,玖泓文化有幸征得铜币一组,该组钱币直径皆2.8厘米。左侧是“大清铜币户部当二十文”,钱币正面珠圈内书“大清铜币”四字直读,正中刻铸造局。珠圈外上环满文,左右分书“丙午”纪年及“户部”二字,下铸币值“当制钱二十文”;钱币背面珠圈内铸蟠龙纹饰,珠圈外上环书“光绪年造”四字,下环书英文字样。正面文字清秀俊美,大气磅礴,背面龙纹打造深峻清晰,包浆自然,铸造精湛,经历岁月洗礼,历史沉淀丰富。
各种各样的大清铜币、光绪元宝承载着一个时代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特色,深受历史熏陶。在这小小的钱币之上,有着特殊的历史意义,完美呈现出实用与工艺相结合的艺术风范。作为收藏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双旗币”在货币收藏界被称为铜币之宝,它是中国近千种近代银币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铜币品种,也是近代中国币制变革中的一个重要角色。双旗币铜币因其独有的艺术观赏价值和文物价值,在收藏界备受欢迎。
上图中的双旗币十文,重:7.05g,直径:2.87cm;钱币正面中央图案为“十八星铁血旗”和“五色国旗”交叉而立、旗后有缨带,双旗寓意全国一统与民族大团结;圈外上部书中华民国;左右饰有花纹;下方为开国纪念币;背面则镌“當制錢十文”标明币值。左右图案则为稻穗组成嘉禾纹,寓意丰民足岁; 此枚铜币现存世量少之甚少,极为罕见,具有很高的收藏和投资价值。此藏品上面的包浆自然明显也见证了其历史年代的沉积,不难看出它明显的历史过渡性特征,该铜币品相完整,纹路清晰可见,有着难以言表的收藏投资价值。经过这几年的钱币市场酝酿,以机制币为主的钱币交易市场正在悄然升温。特别是内地市场掀起一场铜币投资热。铜币是钱币收藏的很大一类,不同版别的铜币都有其独特的韵味,值得投资者们细细品味。在古币的市场交易中,这类双旗铜币更是备受青睐,成为很多收藏大家们追逐的焦点。
相比近两年不断低迷的国内艺术品市场行情,今年钱币交易显然要活跃很多,各板块精品迭出,精彩依旧,珍稀钱币成交价稳步提高,尤其是明清民国钱币异军突起,因存量稀少受到高端藏家青睐,成为钱币交易市场一个新的热点。
中华民国开国纪念币是近代中国钱币中的精品,有着历史熏陶,是价值很高的革命文物,具有深远的历史纪念意义;同时,还是考古和研究中国历史文化难得的实物。 珍贵的中华民国“开国纪念币”记录了辛亥革命惊天动地的伟大历史,由于历经百年风雨,“开国纪念币”存世量极为稀少,尤其是品相好的更为稀缺,因此很受收藏爱好者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