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业谈债市
我们将在此公众号平台及时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寻找债市投资方向,为广大投资者提供全面、及时、便捷的固定收益市场分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业谈债市

债市的支撑与约束| 国盛固收杨业伟团队

业谈债市  · 公众号  ·  · 2024-03-17 22:10

正文





本周债市总体下跌,期间大幅震荡。 本周债市大幅震荡,前两个交易日大幅下跌,10年国债和30年国债收益率两个交易日累计大幅上行7bps和11bps至2.35%和2.54%,而后市场开始企稳,后半周利率有所回落。全周10年国债和30年国债分别累计上行3.7bps和7.6bps。随着无风险利率的上升,3年和5年AAA-二级资本债也累计上行10bps左右。短端利率也有所上行,但幅度相对较小,1年AAA存单利率累计上行4.5bps至2.28%。


本周债市大幅震荡之际,机构分化加剧,显示市场对债市走势判断存在较大差异。 本周前两个交易日债市大跌时,主要的卖出力量来自基金和券商,而农商则大幅买入,保险也开始增持。后续三个交易日市场企稳,基金开始逐步买入。全周农商净增持国债现券1635亿元,其中20年以上的超长国债495亿元,而基金和券商则分别减持国债现券494亿元和259亿元,其中20年以上国债现券分别减持183亿元和130亿元。交易分化的加剧形势市场对债市走势存在较大差异。


虽然本周分歧加大,但主要来自利率下行至静态低位后的止盈行为所致。 短期来看,当前债市的支撑因素并未发生明显变化,偏弱的基本面与资产荒环境下,债市短期不存在持续调整的基础。另一方面,由于前期债券利率下行到较低水平,静态情况下,利率大幅下行下限存在一定的约束。因而,债券可能进入阶段性的震荡市。


从债券的支撑力来看,主要来自相对偏弱的基本面和资产荒。 虽然1-2月出口表现相对超预期,但其中部分来自春节错位因素支撑。而内需压力则相对有所上升,基建和地产或出现进一步放缓。随着地方政府债务管控加强,以及地方债发行节奏缓慢,春节之后开工进度缓慢,根据百年建筑网数据,今年春节后第四周建筑企业复工率依然低于去年10个百分点左右,是过去四年最低水平,显示基建增速或放缓。而地产方面由于房地产销售面积的下降,新开工、土地购置等都将承压,地产投资也存在进一步放缓可能。基本面依然偏弱。


同时,目前信用供给不足,资产荒的环境并未改变。 2月金融数据显示信贷社融增速均有所放缓。3月票据利率保持震荡,显示信贷或未显著回升,而政府债券发行缓慢,资金需求不足。同时,地方债发行缓慢,超长期国债增发或需要一定时间,地方债供给约束主要来自项目不足和资本金缺乏,而超长国债发行需要经历项目申报、额度分配、审批发行等一系列过程,这需要一定时间,因而短期政府债券供给依然不足。这意味着债券资产荒环境将在短期延续。


央行相对审慎的操作对债市并非边际变量,也不会带来利率抬升。 当前央行操作相对审慎,本周央行逆回购投放缩量至30亿,同时MLF利率保持平稳。在防范资金空转等目标诉求之下,央行对宽松的流动性继续保持审慎。但需要看到,从去年4季度以来,边际上并无明显变化。因而,从实际效果来看,当前资金价格已经稳定在政策利率附近,DR007持续保持在央行政策利率OMO附近,因而虽然央行动作在调整,但以资金价格作为实际结果则变化不大,因而也不会带来利率的抬升。同时,由于存单与MLF利差较大,这个价格之下银行接受MLF意愿不足,因此MLF缩量续作也是情理之中。


虽然债市走强的支撑因素并未发生变化,但前期利率大幅下行之后,也对这些因素做了足够反映,静态情况下,利率下行也面临一定约束。 我们在上周周报《利率可能阶段性筑底》中对此做了阐述。首先,前期利率较大幅度的下行已经反映了较低的预期,继续下行可能需要更多新的因素催化;其次,短端资金价格保持平稳对长端存在约束,曲线深度倒挂短期或不现实;再次,债券利率下行也在逐步降低债券资产的吸引力,较低的票息将减少增配力量。结合以上因素,我们估计10年国债利率静态低点可能在2.2%左右。


短期债市或处于震荡期,10年国债利率或在2.2%-2.4%,30年或在2.4%-2.6%。 当前债市的大幅调整,主要是节奏的变化而非趋势反转。超长期国债供给等因素可能影响债市短期预期,中期内可能均不支持债市趋势的反转。在政府债券供给未有放量,信贷依然偏弱环境下,资产荒持续,利率也难以抬升,短期或进入筑底阶段,在稳内需政策未实质性加码的情况下,10年国债利率或在2.20%-2.40%。超长债特别国债供给更多的影响超长债利率的节奏,而非决定超长债利率的趋势,相反,超长债的发行可能带来超长债市场深度的提高,超长债换手率可能持续提高,低利率环境下,超长债能为债券交易带来超额收益,年初以来20bp左右的利差仍合理,超长债的利率或在2.40%-2.60%。


风险提示: 风险偏好变化超预期;货币政策超预期;外部不确定性超预期。





一、 债市的支撑与约束


本周债市总体下跌,期间大幅震荡。 本周债市大幅震荡,前两个交易日大幅下跌,10年国债和30年国债收益率两个交易日累计大幅上行7bps和11bps至2.35%和2.54%,而后市场开始企稳,后半周利率有所回落。全周10年国债和30年国债分别累计上行3.7bps和7.6bps。随着无风险利率的上升,3年和5年AAA-二级资本债也累计上行10bps左右。短端利率也有所上行,但幅度相对较小,1年AAA存单利率累计上行4.5bps至2.28%。


本周债市大幅震荡之际,机构分化加剧,显示市场对债市走势判断存在较大差异。 本周前两个交易日债市大跌时,主要的卖出力量来自基金和券商,而农商则大幅买入,保险也开始增持。后续三个交易日市场企稳,基金开始逐步买入。全周农商净增持国债现券1635亿元,其中20年以上的超长国债495亿元,而基金和券商则分别减持国债现券494亿元和259亿元,其中20年以上国债现券分别减持183亿元和130亿元。交易分化的加剧形势市场对债市走势存在较大差异。


虽然本周分歧加大,但主要来自利率下行至静态低位后的止盈行为所致。短期来看,当前债市的支撑因素并未发生明显变化,偏弱的基本面与资产荒环境下,债市短期不存在持续调整的基础。另一方面,由于前期债券利率下行到较低水平,静态情况下,利率大幅下行下限存在一定的约束。因而,债券可能进入阶段性的震荡市。


从债券的支撑力来看,主要来自相对偏弱的基本面和资产 荒。 虽然1-2月出口表现相对超预期,但其中部分来自春节错位因素支撑。而内需压力则相对有所上升,基建和地产或出现进一步放缓。随着地方政府债务管控加强,以及地方债发行节奏缓慢,春节之后开工进度缓慢,根据百年建筑网数据,今年春节后第四周建筑企业复工率依然低于去年10个百分点左右,是过去四年最低水平,显示基建增速或放缓。而地产方面由于房地产销售面积的下降,新开工、土地购置等都将承压,地产投资也存在进一步放缓可能。基本面依然偏弱。




同时,目前信用供给不足,资产荒的环境并未改变。 2月金融数据显示信贷社融增速均有所放缓。3月票据利率保持震荡,显示信贷或未显著回升,而政府债券发行缓慢,资金需求不足。同时,地方债发行缓慢,超长期国债增发或需要一定时间,地方债供给约束主要来自项目不足和资本金缺乏,而超长国债发行需要经历项目申报、额度分配、审批发行等一系列过程,这需要一定时间,因而短期政府债券供给依然不足。这意味着债券资产荒环境将在短期延续。


央行相对审慎的操作对债市并非边际变量,也不会带来利率抬升。 当前央行操作相对审慎,本周央行逆回购投放缩量至30亿,同时MLF利率保持平稳。在防范资金空转等目标诉求之下,央行对宽松的流动性继续保持审慎。但需要看到,从去年4季度以来,边际上并无明显变化。因而,从实际效果来看,当前资金价格已经稳定在政策利率附近,DR007持续保持在央行政策利率OMO附近,因而虽然央行动作在调整,但以资金价格作为实际结果则变化不大,因而也不会带来利率的抬升。同时,由于存单与MLF利差较大,这个价格之下银行接受MLF意愿不足,因此MLF缩量续作也是情理之中。



虽然债市走强的支撑因素并未发生变化,但前期利率大幅下行之后,也对这些因素做了足够反映,静态情况下,利率下行也面临一定约束。 我们在上周周报《利率可能阶段性筑底》中对此做了阐述。首先,前期利率较大幅度的下行已经反映了较低的预期,继续下行可能需要更多新的因素催化;其次,短端资金价格保持平稳对长端存在约束,曲线深度倒挂短期或不现实;再次,债券利率下行也在逐步降低债券资产的吸引力,较低的票息将减少增配力量。结合以上因素,我们估计10年国债利率静态低点可能在2.2%左右。


短期债市或处于震荡期,10年国债利率或在2.2%-2.4%,30年或在2.4%-2.6%。 当前债市的大幅调整,主要是节奏的变化而非趋势反转。超长期国债供给等因素可能影响债市短期预期,中期内可能均不支持债市趋势的反转。在政府债券供给未有放量,信贷依然偏弱环境下,资产荒持续,利率也难以抬升,短期或进入筑底阶段,在稳内需政策未实质性加码的情况下,10年国债利率或在2.20%-2.40%。超长债特别国债供给更多的影响超长债利率的节奏,而非决定超长债利率的趋势,相反,超长债的发行可能带来超长债市场深度的提高,超长债换手率可能持续提高,低利率环境下,超长债能为债券交易带来超额收益,年初以来20bp左右的利差仍合理,超长债的利率或在2.40%-2.60%。

风险提示: 风险偏好变化超预期;货币政策超预期;外部不确定性超预期。






本文节选自国盛证券研究所于2024年3月17日发布的研 报《 债市的支撑与约束 》,具体内容请详见相关研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