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晶见
有数据,有态度,有温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晶见

越来越多省份要求售电公司交履约保函,是时候为跨省交易的售电公司来一个“售电通”了

晶见  · 公众号  ·  · 2017-11-15 20:48

正文

今天(11月15日),辽宁发布辽宁电力市场售电公司履约保函管理办法,与广东的类似,售电公司需要根据预计年售电规模缴纳相应的银行履约保函,不过这个保函向电网企业提供违约担保,由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作为履约保函受益人。

档次细分,减轻部分售电公司压力

辽宁的保函制度一共分有 10档 ,详细给出了每个售电规模对应的银行保函额度,最低200万,封底2000万。这个设定与广东、云南一样,只是辽宁的电量划分规模最高去到54亿千瓦时,广东的上到30亿就已经按照封底计算了。

所以,相对来说, 这种较高的售电规模划分标准,在某种程度可以减轻大中型售电公司的财务压力 ,毕竟有的售电公司只是刚过30亿的规模,这样与广东0.5分/千瓦时的计算,少缴了300万。

售电有风险,违约不少见,售电公司缴纳保函、预付款或者保证金也是为了预防市场风险,虽然一开始有的人并不赞同,但是各个省份也在陆陆续续结合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来制定相应规章。

在过去晶见就曾经针对这类制度进行一个更长远的思考( 电力市场逐步推进,信用体系是最不能缺位的,但是会遇到的问题也不少 ),那些跨省跨区交易的售电公司是不是也要每个省都缴纳履约保函呢?

一张“售电通”,业务开展很畅通

比如不少省份开始逐渐放开售电公司的省外购电权,北京电力交易中心也在向各省推送售电公司,这些售电公司在参与交易的时候就不可避免地面对各样银行履约保函制度。

假设一个售电公司年售电规模20亿千瓦时,方便计算就四个交易省份均分,需要缴纳的银行履约保函额度也要800万,这样一来运营成本肯定就上升了。

目前各省开始着手电力市场的信用管理建设工作,交易中心之间信用信息互通有无,在这样的基础上能否建立一个折算的指标允许售电公司缴纳一定的银行履约保函可以在不同省份通用呢?

比如北京交易中心和广州交易中心联合推出一个 “售电通” ,整个各个省级交易中心的售电公司信用信息建立一个信用产品。

延伸阅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