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青年志Youthology
青年志自2008年开始专注研究青年文化,我们联结青年领袖,洞察文化趋势,启发商业创新,我们相信未来是年轻的。和青年同行,与趋势共赢。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航空工业  ·  中航工业党组领导到相关单位开展调研工作 ·  18 小时前  
英式没品笑话百科  ·  身为父母的网友们要注意了 ... ·  2 天前  
冷兔  ·  以防你没见过喜欢玩踏板的狗狗!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青年志Youthology

西西西太阳——她就是奇妙能力博物馆馆长 ︳蘑菇人物志

青年志Youthology  · 公众号  ·  · 2019-02-17 11:46

正文

“大家都说,青年志是个有趣灵魂的集合地,蘑菇仓君相信每一个个体都是不同的,每个看似一样的身份和选择下其实都有着不一样的故事。比起聚光灯下的人物,我想通过一个个鲜活的年轻人故事,以一张图片+一首歌+一句个人介绍+一段故事,给大家介绍介绍我的朋友们。”

今日蘑菇仓君

毛毛君 —— 好奇心驱动者,愿扎堆在故事里构建自己对这世界的继续认识。谢谢你的故事哦~



本期人物

“我想像灯一样,想亮就亮,想灭就灭,完全把控自己,完全确定自己什么时候该放彩,什么时候黑暗。”

西西西太阳,往上能当阳春白雪,往下能做下里巴人,一个多元面向的人。


# 你的极致热爱可以/不可以和你的工作一致? #

2019年2月12日,北京下了一场大雪,鹅毛一般大的雪花落在瓦片上积了厚厚一层。同我电话时,西西西太阳穿着人字拖鞋在办公室外,我们聊着她自己、她的工作以及她理想的生活。很高兴认识她,希望没有冻着这个热爱阳光的西西西太阳。而她说, 她要赤脚感受今年最后的冬天。


西西西太阳是她的微信名,她取这个名字是因为很多事情转瞬即逝,如果不去尝试就永远没有可能发生,突破一下,万一太阳真的从西边升起了呢?

图片来源@GIPHY

她说: “我想像灯一样,想亮就亮,想灭就灭,完全把控自己,完全确定自己什么时候该放彩,什么时候黑暗”。


在她身上,任性和脚踏实地并不矛盾。她说自己就是一个多元面向的人,可以很天真、很感性、很疯狂,又可以很理性、很睿智、很端庄。“往上能当阳春白雪,往下能做下里巴人,做自己,不拘着。”


她对自己的人生调性有着令人羡慕的清晰认知。这种清晰感不是依赖传统路径被告知,而是相信自己的判断,相信自己的感受力,相信自己看见的世界和感受到的环境,对自己的优势和想要的生活清晰明确。

图片来源@GIPHY

拥有旺盛的少年感,她在旅途上尽情地释放着自己的感知能力,感受着当地的空气,享受着当地的美食,常常用尽“全身的细胞”去体会出当地的文化。“用文字把当下的感受记录在自己名为奇妙能力博物馆的公众号中,朋友都称我为馆长。这个博物馆对我而言,纯粹是一个送给自己的礼物,想以后看看自己都去过哪里。”「真实」、「鲜活」、「炙热」、「激活」以及「奇妙」都是出现在她文章里的高频词汇。


她想对你说:“别浪费自己!不要用别人的长处,来比自己不足,因为那都没有意义。”

她的「样子」

极富少年感的馆长大人

2016年11月21日,西西把自己设计的纹身纹在了她的背心处,这个纹身图案蕴含着她自己的哲学。当时她23岁,在英国读研究生。


“我背后边那个图可有讲究了!”,她在电话那头和我说。


“猛地一看那个图是一个太阳,太阳代表的是人积极乐观的一面,其实它也是一个月亮,代表着人比较消极和阴霾的时刻。左上角有个缺口,代表我不是一个完美的人,这个世上本就没有完人,我有我的缺点。右下角有我的星座,代表人与生俱来的个性特点,思维方式和性格。 ”


她觉得,人这一辈子,就是在这四者之间找平衡。

除了背后,她身上还纹着一个笑得特别开心的海绵宝宝和一段话「carpe diem,only live once」( 及时行乐,只活一次)。她说, “纹身这个东西毕竟跟一辈子,不想好的话,容易后悔。”


她希望可以像海绵宝宝一样,即便遭受重大打击或生活的不公平,也能做到打心眼儿里的善良、纯真和乐观。希望自己在生活的大染缸里,经过一番蹂躏,还能怀有初心,永远保持善良的感觉,热泪盈眶。

她的「工作」

压力与成长并存,在每一次体验中更明晰自我

2019年大年初九晚上22点,她还在办公室加班开会,饭还没顾上吃。


她所在的创意执行公司在官网上是这样介绍自己的——我们以惊呼疯狂的追求,职位实现超出预期的结果,让不可能变成可能。


加班熬夜早已是家常便饭。他们需要一遍一遍地过方案,经历着推翻打碎再重建的过程,同时也是挑战自己思维惯性的过程。对于她而言,这是“成长路上自我更新和裂变的机会,也是提升自己的过程”。

图片来源@GIPHY

“有时候为了一个标语,需要想出70多个答案。或者为了一个方案的通过,等到项目结束了,回头一看,四五十稿, 每一稿都是推翻重来,或者是极致细化。虽然推翻重来的过程,是挺痛苦的,但是这就像破茧重生的过程。当你从一个新的纬度去挑战的时候,做出来是很有成就感的事情。”


虽然工作压力大,最近她也产生了很多焦虑,但是这样的工作内容给喜欢挑战的她,带来更多的是靠近目标的成长感。


面对压力,她有两条明确的解决方案:


第一,做解压式的放松。例如享受极限运动、滑雪、潜水或者给自己一趟任性的说走就走的旅行。


第二,主动寻找突破,深耕式地直面问题。她会用比别人更多的钻研时间,主动寻找解决办法。“比别人多钻研一步,多看十份报告,多想十个点子。”


在聊天中她反复提到一种能力:「创意」。她说创造力和创意是她吸取养分的地方,是贯穿在她血液里的东西。我在和她的聊天中发现, 「创意能力」是她认真地自我审视后,结合自身兴趣、先天条件还有日后发展所提炼出的一个核心竞争力。


“如果我拥有创意能力,就像加了一个厉害的技能点,结合我原本善于和人打交道的沟通能力,两条腿才能走稳道路。”

图片来源@GIPHY

她的「理想生活」

“一面书柜,一面酒柜”

“我想要的生活是,可以浪,可以疯,但是也有安静的那一刻”。


她是从小在北京长大的北京人,留学回国后没几个月,她就从父母家搬了出来,选择自己租房子,变成了“独居青年”。她说因为是距离产生美,当然自己也要为这个“任性”买单,支付额外的房租和生活费用。她说:“如果我权衡好了这件事情,那我就会去做,如果我承诺要做,那我就会为这行为买单。”

图片来源@GIPHY

在如今这个可以24小时不间断社交,一个人可以拥有无数个圈子的社会中,她可能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一样,想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不像传统观念认为的独居会带来孤单,对于今天的年轻人,或许独处给了他们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安静地恢复自己的精力,从而激发更多的热情和思考。


她说:“你发现没, 人都是越待越独。当学会和孤独共处的时候,就还蛮享受一个人的空间的。高速旋转之后的疲惫和低沉适合自我消化,独处是对身边人最后的保护。”


她说她的理想生活应该包括:实现财富自由和找到一个自己的极致热爱的东西。


她说拥有极致热爱是她特别向往的状态,在看过更大更广的世界以后,她想找到那个缺少的信仰,信仰不一定要是宗教,就是一个永远不愿妥协,不愿放弃,愿意一直坚持。


与理想生活的「差距」: 虽然距离理想的生活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她觉得现在是紧跟着目标在前进的。创意工作和寻找极致热爱是相互助力。 “我认定这个方向没有错,那就沿着这个方向走下去!”


注:文中图片均来自本人


# 你的极致热爱可以/不可以和你的工作一致? #

在下文互动留言区说说你的想法吧





每周 2个年轻人的故事,你也会是其中的一个。


如果你按耐不住等我们来找你, 那点击「 阅读原文 写下自己的基本信息吧,下一篇也许就是你!



系列专稿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